45年前,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掀起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如今,深港攜手在河套“跨小河”“拓先河”,驅動科技創新時代“高鐵”,聯動灣區各區域動力車廂、動力...[詳細]
深圳作爲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在跨境運輸中扮演關鍵角色。香港發往深圳的旅客占其内地總客流的38.4%,而深圳地區發往香港的旅客占内地赴港總客流的38....[詳細]
深港合作45年來,攜手共進鑄就了輝煌成就。港人在深圳特區建設中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展望未來,深港合作前景廣闊,大有可為。[詳細]
對此,深圳海關利用歸類技術規則,新增純電動機坪車商品稅號,上報的稅則修訂議案為國產新能源汽車出口取得“國際通行證”。[詳細]
40年間,數百小店鋪老闆、攤檔檔主,跟著東門市場的更新迭代步伐,執著售賣蔬菜、海鮮、乾貨、臘腸、豬肉等各類菜品,而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客人和店鋪老...[詳細]
深圳將爲“城市中央綠肺”塘朗山專門立法。近日,《深圳經濟特區塘朗山保護與管理若幹規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在市司法局官網發布,並公...[詳細]
羅湖“菁英人才”政策實施細則出爐
近日新鮮出爐的2025年“菁英人才”政策實施細則圍繞“産業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深港人才專項、人才引進、人才服務”等核心闆塊,構建全領域、多層次的人才支持體系。[詳細]
向海發展,深圳打造現代海洋産業體系
深圳加强资源统筹,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优势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数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詳細]
深圳錨定「病有良醫」加速健康變革
深圳建立市「醫療健康+人工智慧」創新平台,13個醫學人工智慧應用場景納入「城市+AI」應用清單,「深小衛」AI健康助理、「華佗GPT」等多款AI導診系統在醫療機構推廣使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