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晨讀香江】國產疫苗在港再遭抹黑
2021-04-06 09:31

【中評社】儘管科興(克爾來福)與復必泰(BioNTech)疫苗的不良反應率處於同一量級,但針對兩種疫苗的負面報道量與關注度卻天差地別,凸顯部分港人的「恐中心魔」在一些媒體別有用心的引導下充分暴露。據衞生署統計,截止3月21日,科興疫苗的異常事件率為0.25%,而復必泰則為0.17%,差距不大;若以不適送院率為標準,則科興為0.02%,低於復必泰的0.09%。明明兩款疫苗質素基本相當,科興疫苗的不良反應案例在社交媒體受到的關注卻遠超復必泰。即使因部分批次包裝瑕疵而被港澳政府叫停,復必泰疫苗的負面新聞關注度也沒有超過科興。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接種科興疫苗的不良反應的嘲諷指數是復必泰的兩倍。大量評論更聚集在相關新聞下對科興疫苗接種者幸災樂禍。凡此種種均充分顯示出,部分港人對內地的扭曲偏見已根深蒂固,而社交媒體和網絡輿論又放大了這種負面情緒。

【大公報】毋庸置疑,新選制格局下,「泛民」在體制內的空間顯著收窄,乃是客觀現實。然而多年來「泛民」在以往的地區直選中,一直取得過半數的選票,這也是「泛民」過去所倚仗的參政「本錢」。倘若放棄參選,不僅失去體制內的資源和發聲平台,更是放棄運用手上僅有的政治本錢,「泛民」需要深思熟慮。有「泛民」政黨以為自己有點「家底」、還可以「捱過去」的想法,不過是昧於現實,不願面對新選舉制度年代的政治環境和未來發展。從當前包括民主黨在內的「泛民」政黨顯然還未讀懂中央完善選舉制度的深意,還在所謂的「限縮空間」、「橡皮圖章」的埋怨中糾纏不休。另一方面更在未來參選與否的自我設限中掙扎。事實上,「泛民」根本無需庸人自擾,他們只要接受新選舉制度,願意公開講自己愛國,真心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取得足夠的選委提名支持便可參加。「泛民」與其糾結於自己的參政空間會否收窄,不如更加積極的融入「愛國者治港」的政治主流,向選委和選民展示自己對國家和香港的忠誠。

【星島日報】英國政府昨公佈疫苗護照計畫,已打的國民,可憑認證入場觀看球賽、聽演唱會和進入休閒場所,並於下月中開放出國旅遊。這措施基於一個釜底抽薪策略,就是盡最大力度推行疫苗接種,當大多數人都有了保護,就全面放寬限制,並開放與外國互通,而從近期發展看來,這目標有望達到,其中最先互通的國家之一,可能是打疫苗步伐同樣快的美國。全球要走出疫情困境,這的確是一條出路,但反觀香港,接種疫苗仍然十分緩慢,按現時速度,肯定跟不上各國互通的走勢,屆時港人只能坐困愁城,沒法旅遊公幹,經濟亦難以復蘇。要避免出現這最壞情況,政府必須加鞭總動員急起直追。

【香港01】要讓港人逐步接受選舉制度調整,首先要化解香港社會對中央普遍存在的誤解。誤解是傳統精英和激進派輿論長時期誤導的結果,建制派沒能力駁斥,治港體系亦視而不見,甚至在無意中令誤解得以鞏固。誤解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內地的無知和偏見,許多港人下意識地不願意看見自己由絕對優越淪落到相對落後,不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結果是由逃避現實惡化為拒絕接受現實,因拒絕而讓誤解深化,無法再有開放的胸襟去接受嶄新的政治格局,更無法擁抱一個自己不再熟悉的國家和世界。另一方面是精英階層對內地的傲慢,他們往往以西方的視角對內地評頭品足,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阿拉斯加回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的傲慢時如是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同樣的批駁也可應用到香港的精英身上—「你們沒有資格趾高氣揚地同中央說話,內地不吃這一套」。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