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大灣區喊話港青,快到碗裡來
作者:哲哲   來源:識港網    2020-12-07 10:52
香港青年應該牢牢把握學習、就業、創業這三個方向,找准適合自己的切入點走進大灣區、融入大灣區,抓住歷史性機遇,切勿因錯失機遇成為歷史性遺憾。

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承擔著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作用。近幾年,深圳在福田、南山、寶安、坪山等多區設立了多個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和平臺,為大灣區尤其是深港兩地青年提供了全鏈條、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服務。早期的如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成立於2013年12月,是一個幫助廣大青年實現創業夢想的國際化服務平臺。又如粵港澳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意創業基地,2019年12月在深圳揭牌,是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的又一高地,為青年的“雙創”夢想插上翅膀。

背靠國家強力支持,坐擁港府政策鼓勵

正值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要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習總書記心系青年群體,尤其對港澳青年予以深深關切。11月25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新一年《施政報告》,該報告配合國家發展方向,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就業及創業的支援政策,鼓勵、資助香港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拓寬青年發展空間,為港青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創業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為何北上大灣區?大勢所趨也

大灣區融合發展是國家發展大勢所趨,大灣區一體化進程不可逆轉,國家與香港是母子,香港與深圳是守望相助的好兄弟,大家都處於同一個命運共同體。當下香港青年應該跳出守舊的思維模式,放下對國家的錯誤成見,認清個人、香港和國家發展的大方向,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來看看香港現狀,因受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困擾,經濟深度衰退,失業率高企不下,青年人的失業率更高出平均數。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公佈的8至10月失業率調查資料,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4%,15至39歲的香港青年的失業率為7.6%,而20至24歲高達19.7%,情況堪憂。鑒於此,港府最新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畫”,在“青年發展基金”預留1億元資助約200家青年初創企業;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撥款4億元資助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大學畢業生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處處出招為港青謀出路。

如此,大灣區不僅自身發展潛力巨大,而且現下還有國家強有力的保障、有港府出錢出政策支持,陷入困境的港青只要能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維,順應時勢抓住北上大灣區就業創業的機遇,就有機會闖一番事業。對於失業港青大軍來說,這是一個轉機,是一個華麗的轉身,識時務者為俊傑。

如何融入? 學習、就業、創業三個方向

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很有必要去重新認識今天的國家、今天的大灣區,只有瞭解,才能更好的融入。過去由於香港教育的失敗,不少香港青年並不認同自己的國家,甚至對國家充滿抗拒,也不曾踏足僅一河之隔的深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香港青年目前急需要做的,就是到大灣區去,所謂眼見為實,只有去了才能看到實際的情況,才能感知到大灣區的未來一片向好,才會為之心動、嚮往北上。連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也喊話香港青年:“買張車票,帶上回鄉證,去大灣區看看。”

青年是未來建設大灣區的主力擔當。12月1日,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共創灣區輝煌、共用祖國榮光”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在深圳舉行,此次論壇旨在凝聚粵港澳三地民心和青年力量,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市委大灣區辦發放重磅禮包,公佈深圳市新政《深圳關於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若干措施》,共18條舉措。

在學習方面涉及港澳青少年來深交流、義務教育、高校助學金、深港澳職業教育合作、深港澳教育交流與合作、港澳機構來深辦學等;就業方面涉及港澳學生來深實習見習就業、專業資質認定範圍、人才政策等;創業方面涉及創業補貼、創新創業活動、深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創業引導基金等,有關措施在學習、就業、創業三個方面為青年提供實實在在的機會,同時,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全方面地解決了港澳青年來深居住的後顧之憂。

香港青年應該牢牢把握學習、就業、創業這三個方向,找准適合自己的切入點走進大灣區、融入大灣區,抓住歷史性機遇,切勿因錯失機遇成為歷史性遺憾。

本網評論員 哲哲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