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CHAT六廠重思紡織含義
作者:Esther   來源:橙新聞    2020-03-24 11:52
「紡織」對公眾並不陌生,至少,紡織品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身上的衣服,身邊的家用,屋內的裝飾,無不有著紡織品的影子。然而,「紡織品」似乎也承載了我們對於「紡織」的絕大部分了解,換句話說,「紡織」這一概念往往只以其「紡織品」這一成果被眾人理解。可「紡織」的含義真的止於此嗎?當這一概念不斷延伸並與藝術發生碰撞的時候,我們還能有怎樣的思考呢?

【識港網訊】「紡織」對公眾並不陌生,至少,紡織品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身上的衣服,身邊的家用,屋內的裝飾,無不有著紡織品的影子。然而,「紡織品」似乎也承載了我們對於「紡織」的絕大部分了解,換句話說,「紡織」這一概念往往只以其「紡織品」這一成果被眾人理解。可「紡織」的含義真的止於此嗎?當這一概念不斷延伸並與藝術發生碰撞的時候,我們還能有怎樣的思考呢?

2020年3月21日開始,為期近三個月的「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展覽在CHAT六廠(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開幕。展覽包含7位著名當代藝術家,透過他們各自迥然不同的藝術實踐,紡織通過材料、主題概念及技術的不同維度被詮釋,而在這場展覽中,我們會發現,當紡織與藝術交織在一起,紡織不僅可以作為一種美學追求,還可以作為一種實驗手段,甚至是一種政治論述——「紡織」有著無限可能。

展覽現場  圖:Esther

紡織作為一種美學追求

藝術家加藤泉以其神秘的人形生物為人所知,而除了這一形象,他向來擅長通過不同的媒介挑戰傳統繪畫。木頭、軟膠、手頭都曾是加藤泉的創作的媒介。這次展覽中,加藤泉以來自深水埗的布料作為媒介進行創作,而在展示的方式上,他打破了傳統的西方帆布畫的二維概念。這其中最為搶眼的莫過於展廳中兩幅巨大的懸掛作品,標誌性的人形生物由頭和身體兩部分組成,畫上身軀的布料一經折疊,四腳型態自然而成。懸掛的布料顯現出了特別的形狀與質感。

展覽現場  圖:Esther

來自紐約的藝術家金允寧則著眼於紡織的染色技巧,探索布料的理想色彩。本次展覽中展出的13幅模糊色彩的抽象畫其實是藝術家對於肉體瘀傷的細緻觀察,這是受詩人卡爾·菲利浦斯的詩作「Alba:Innocence」的啟發,詩歌描寫詩人對愛人身上瘀痕的沈思,藉以想起他與伴侶共處的回憶。金允寧從天然物料中抽取顏料,染在帆布或亞麻織物上,再鑲上畫框。天然的染色技巧和平靜的色彩讓觀眾重新理解膚色,並從其中感受到詩人所提及的親密的溫度。

展覽現場  圖:Esther

紡織作為一種實驗手段

來自上海的藝術家畢蓉蓉種愛收集世界各地的建築物的裝飾圖案,並將其轉換為不同的視覺語言,包括織物、繪畫、動畫與裝置等。本次展覽中,畢蓉蓉就嘗試將多種媒介並置,她以錄像、地毯、編織物及壁畫的形式展示了她挪用的各種圖案。當這些圖案離開了原有的建築物,他們也就失去了原有的語境,成為了抽象的形式。

展覽現場  圖:Esther
展覽現場  圖:Esther
展覽現場  圖:Esther

來自柏林的藝術家大衛·梅達拉(David Medalla)則邀請觀眾一同參與一場藝術實驗。此次展覽中,他用垂懸的布料構成一個參與式平台,讓觀眾往帆布上縫上任何東西。因此,這件名為《及時一縫》的作品實為一個尚在進行的藝術項目,展覽的整個過程中,作品承載的意義都在不斷變化,而展覽結束之時,作品才算完成。

展覽現場  圖:Esther

來自香港的藝術家楊家輝探索的是紡織藝術和表演藝術相互作用的結果。在劇場中,相同劇目也會因劇團領班和其風格採用不同的演員、不同的道具,傳達劇目的中心訊息。因此,戲服十分講究,讓觀眾一眼看出每個角色的身份和戲份。本次展覽中,楊家輝的作品《仙》中,不僅展出了與傳統粵劇戲服不一樣的服裝,更用類似的螢光布料包裹著臨時的「戲棚」,而當戲裡的人物也穿著這與眾不同的紡織品時,《八仙賀壽》的含義便大大不同了。

展覽現場  圖:Esther
展覽現場  圖:Esther
展覽現場  圖:Esther

紡織作為一種政治論述

來自首爾的藝術家咸京我用一種非常複雜和糾葛的流程創作紡織作品,以一種隱密的方式架構起南北韓溝通的橋樑。從南北韓戰爭之後,兩國人民就禁止直接溝通,人們只能接收到來自自己政府的單方面消息。咸京我2008年意外收到一張來自北韓的文宣,她以此為靈感,開始了一個刺繡項目。她私下與北韓人民溝通,把作品的指示由中間人交給不知名的刺繡工匠,完成了《隱藏訊息系列》。在此次展覽展出的這一系列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簡短隱密的字句淹沒在五彩斑斕的刺繡作品中,而正如藝術家為作品標注的創作媒介「北韓手工刺繡、絲線、棉布、中間人、偷運、暗號、賄賂、張力、焦慮、審查制度、意識形態及木框」,這些紡織作品成為了藝術家回應現世中既有的權力框架的絕佳方式。

展覽現場  圖:Esther
展覽現場  圖:Esther

來自曼谷的藝術家卡葳塔·瓦塔娜嫣恩(Kawita Vatanajyankur)則試圖反思並回應紡織工人的悲痛經歷。本次展覽中,她展出了六段影像作品,這些影片乍一看就像是電視上色彩豐富的商業廣告,但實則展現了在工業化生產中,重複而機械化的動作令工人的身體成為工序的一部分。而策展人在布展時更為作品增添了意義:這些作品被放置在CHAT六廠的迴廊內,徹夜播放,隔著兩層玻璃就可以看到樓下的禮品店——事實上,作為消費者,我們只關注手中的商品,並不知道他們的生產者是誰,也無意去關心他們日日夜夜無休止的勞動和惡劣的工作環境。

展覽現場  圖:Esther
展覽現場  圖:Esther

CHAT六廠開幕一週年

對於CHAT六廠來說,此次「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展覽是有不同的意義的。CHAT六廠聯席總監高橋瑞木及張晶晶表示︰「2020年3月標誌着CHAT六廠開幕一周年,我們會一如既往,於本展覽上繼續突破當代藝術的界限,希望就紡織作為一種媒介和表達方式這一課題上,引發更多有趣的問題和提供更多思考角度,而非只在找尋確實的答案和解決方法;同時亦展示CHAT六廠邀請的藝術家對傳統藝術框架和社會表逹的重新思考。我們相信,本季節目將激發大眾去了解,紡織及紡織思維如何啟發亞洲當代藝術家的新創作。」

CHAT六廠聯席總監高橋瑞木  圖:Esther

而除去「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展覽,CHAT六廠還開辦了多個春季項目同時發生,常設展覽「紗廠絮語」也同期展出。

 

「意象連綿:方法的彌合與觀念的縱橫」

展期:2020年3月21日至2020年6月14日(逢星期二休息)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

地點:香港荃灣白田壩街45號南豐紗廠CHAT六廠紗廠坊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3/23/010143722.shtml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