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黃色的經濟圈,黑色的幽默
作者:路易   來源:獅子山觀雲    2020-01-19 10:07
最近,有網民呼籲在香港建立「黃色經濟圈」,抵制親政府、親內地商戶的生意,讓對抗「暴政」的商戶活下去,良性循環,使民主自由的星星之火燎原。

 

最近,有網民呼籲在香港建立「黃色經濟圈」,抵制親政府、親內地商戶的生意,讓對抗「暴政」的商戶活下去,良性循環,使民主自由的星星之火燎原。

想出這個點子的人一定是個魔幻現實主義作家。

首先,真的可以找到一家純黃店嗎?OK,這家餐廳可能表面非常黃,但誰能保證它的供應商沒有藍色?以食肆為例,食材可以不用內地商戶的,餐具呢?餐具可以不用,家私呢?香港商界與內地關係密切,想繞過一切藍商幾乎不可能。

就算供應商很純潔,一藍不染,黃店總要租鋪吧?租鋪看什麼?不看位置,不看價錢,不看質素,難道要現場對業主做一次政治審查再做決定?真有如此純粹的商戶我都願意幫襯,資助他治療自己的精神病。

其次,怎麼知道它是不是真黃店?有黃絲提出派發反政府貼紙,由商鋪貼出,便於區分。可以預見,一些商戶在「裝修」的威脅下,為了自保會「扮黃」貼出貼紙。連代表飲食業的立法會議員張宇人都表示不介意有商戶這樣做。是否黃營內部要再搞一輪抓鬼運動?

同時,古人雲和氣生財,更多的商戶即便支持反修例也不願因此失去藍營和內地客的生意。甚至有些人單純不想做low自己的店面而不貼貼紙。如果這些商戶因此被誤傷,定會造成黃營內部的撕裂。這場「貼紙運動」大概率會不了了之。

另外,這場運動不符合人性。人是經濟動物,自然會選擇最實惠最好的商品。再以餐飲為例,消費者無外乎考慮價錢、味道、環境、服務、衛生、位置等,如果將政治這種毫不相干的因素擺前,就無法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現實中沒有人真心願意犧牲個人利益。

當然,我相信有很多虔誠的黃絲甘願委屈自己成就理想。那這樣做的結果會是什麼?

想像一下,當社會中有很多人真的看政治立場選店鋪,那麼商戶一定「投其所好」,花主要精力在各種平台上搞文宣,搞表態,用各種方法參與運動,設計各種元素影射政治吸引眼球。這勢必影響主營業務,使服務質素轉差。然而顧客群為了共同的立場還會繼續光顧。久而久之,「弱者留存」,香港人的生活水準亦會越來越差。

初衷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如果落得這種下場,實乃黑色幽默。

當然有人並不在乎,為了民主,食得不好有什麼關係?為了香港,生活水準下降又有什麼關係?堅持一下就能換來更好的明天。假設這場荒誕的運動真的成功,香港的未來會怎樣?筆者想借歷史提一提大家。

抵制甚至破壞社會中某一人群的生意並非香港人的發明。1933年,德國國內的反猶太情緒高漲,納粹支持者開始抵制猶太商貨,呼籲民眾只光顧日耳曼人的店鋪。雖然當時因缺乏大眾支持草草收場,但隨著納粹黨的不斷煽動,民眾對猶太人的迫害一步步升級。直到1938年著名的「水晶之夜」,全德超過7000間猶太商店、29間百貨公司遭到縱火或損毀,滿地的碎玻璃像極了勇武派「裝修」現場。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香港是否要向這個方向走下去?

 

評論員 路易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