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三渡橋謎題考(5)
作者:彭玉文   來源:橙新聞    2019-09-11 09:23
香樂思把三渡坑石橋分類為clapper bridge,中文說法是板樑橋,建造方法是,在河床上用石塊砌成數個橋墩,在橋墩間橫置數塊石板或數條石柱,鋪成橋面。

【識港網訊】香樂思把三渡坑石橋分類為clapper bridge,中文說法是板樑橋,建造方法是,在河床上用石塊砌成數個橋墩,在橋墩間橫置數塊石板或數條石柱,鋪成橋面。歐洲的clapper bridge都是古橋,有百年以上歷史,有的更建於中世紀。三渡坑石橋曾經是clapper bridge的證據,是「望向河底,見到古雅的大塊花崗石柱,那是從橋上墮下的」。

斧山某濕地保育區附近一條clapper bridge,有數百年歷史的古石橋被洪水沖倒後,政府不是建新的,而是把石塊尋回來,依原樣重建。我的學生及新西蘭師生遠遠見到便很興奮趕跑上去。

【識港網訊】本地現存最老的板樑橋,是建於1716年的錦田水頭村便母橋,但後人用水泥把三條石柱間縫隙黏合而使古風盡失。1906年建的新娘橋和1913年建的蓮麻坑石橋,也屬現時仍可見到的板樑橋。由林村谷出發趕大埔墟甚至上水石湖墟,總比趕元朗墟快捷,而大埔區海產與林村谷農產互相需要,不可能沒交通。據1898地圖顯示,林村谷與大埔實有古道,社山村後山有山徑通往梅樹坑及石古壟,北上粉嶺南下大埔墟均可。從經濟發展及地緣需要看,三渡坑石橋自古便有存在的理由,如果由附近立村七百多年的鍾屋村,和立村四百多年的坑下莆村人建造,而至今仍存在的話,便可能比便母橋更古。

林村河劃出了林村谷範圍,灌溉了農田,但未使林村谷封閉,單在圍頭轉彎後直出大埔吐霧港一段,在1898年地圖上,便找到三處渡口:第一渡在圍頭,第二渡在大埔頭,此兩渡理應隨同圍頭及大埔頭兩古村的落成配套而生,歷史悠遠,當有數百年。上述兩者之間的梅樹坑(當時地圖未有建築物圖例)之建石橋,因前後未有貼近之圍村,可推斷是附近圍村建成之後,也就是繼第一渡及第二渡之後,因為地緣需要而建設,是為第三渡(地圖見本系列第二篇)。在下猜想,坑下莆、放馬莆、鍾屋等村,雖然可用圍頭渡出大埔墟或太和墟,但畢竟是迂迥路線,浪費時間腳力,所以開闢了第三渡,不惜在稻田間開路到梅樹坑過河,之後眾村開始富庶,一致認為要解決水漲便不能通過的問題,便集資建石橋。前輩說,三渡坑石橋本有橋碑,六十年代建抽水站被埋。似無人將碑文拓印或手抄流傳,所以此一曾經廣為人知的地標,只有六十歲以上人士方知它曾經存在,亦呼不出其名,說不清其史。找到碑文,甚至把碑出土,如果上面刻有有關村落捐款人,在下的假設,才可大抵證實。

三渡坑一名,據前輩邱東說,「林村河至坑下莆附近,滙合二流,即為三渡坑」。前輩文句古雅,令人印象深刻,但想深一層,匯合二流,與名為三渡坑之間,實無邏緝關係。就在下以上假設,三渡坑一名,可解釋為「有三個渡口的坑」,或是「位於第三個渡口的深坑」,在下以為後者突出了該處比全條林村河段都要深削陡峭的特徵。這種地形都是由於強烈的山洪沖蝕河底及兩岸泥土而形成,梧桐寨石澗、大小奄山澗、觀音山澗,以及大刀屻南坡所有水系,在持續大雨後,一齊匯集,流到此峽,河面因大埔公路一面的山體堅固不易侵蝕而收窄,漲至橋面水位,結果就是把阻住洪流的十二條花崗石柱一一沖斷了!

林村河沒河盆示意圖

區內甚至是全港最具規模的板樑橋就此消失,六十年代前的復修已大減其古樸風韻,六十年代後的新橋是水務局私產,對公民來說無一點記憶可以形成,也就沒有任何欣賞愛惜價值。

1960年代建成的三渡坑行人石橋,屬水務局專用;其後在旁又建一條行車橋。

_________

彭玉文,香港生態史地歷奇著述者。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9/10/010125974.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