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二奶巷」並不是二奶聚集的地方?
作者:魯金   來源:橙新聞    2019-06-12 09:55
在中區九如坊,有一條小巷,位於從前的九如坊戲院前,可直通至皇后大道中,這條小巷原有其正式的名字,稱為「安和里」,但人們一向不稱之「安和里」,而叫之為「二奶巷」。「二奶」即妾侍,相傳以前有人利用這條小巷來作金屋藏嬌,以免為大婦搜得,因而叫做「二奶巷」。
圖:《香港中區街道故事》

【識港網訊】在中區九如坊,有一條小巷,位於從前的九如坊戲院前,可直通至皇后大道中,這條小巷原有其正式的名字,稱為「安和里」,但人們一向不稱之「安和里」,而叫之為「二奶巷」。為甚麼這條小巷會有這古怪的名稱?而且它的由來向來人言人殊。吳灞陵先生用鰲洋客的筆名,於1948年撰寫《香港掌故》時,對「二奶巷」的得名,有如下的敘述:

大概在那些妾侍之中,已「入宮」的固多,不曾「入宮」者亦屬不少,因為做妻的不容易容許丈夫納妾,因而常常演出「搜宮」活劇……。香港上環大馬路與九如坊之間,有一條無名小巷,叫做「二奶巷」,「二奶」即妾侍,相傳以前有人利用這條小巷來作金屋藏嬌,以免為大婦搜得,因而叫做「二奶巷」。其實是否如此,無可稽考,但也可以反映出港僑立妾的情形是這樣了。

大抵1948年是第二次大戰後不久,香港很多橫街小巷的街名路牌還未完全恢復原整,吳灞陵先生撰稿的時候,見不到「二奶巷」的路牌,以為這是「無名小巷」,其實這條小巷很早已有正式的路名,名為「安和里」,相信在日佔時代,路牌被人拆去當廢鐵出售,戰後又未恢復掛上新製的路牌,吳先生到該處去視察,見不到路牌,就以為是無名小巷而已。

查1900年的街道名冊,已有「安和里」的路名,它的附注寫著:「在中環歌賦街附近」。「二奶巷」不屬上環範圍,而屬中環。算是香港中期發展時建成的小巷。

「二奶」是廣州話中的第二位妾侍的通稱,在香港未實行一夫一妻制之前,仍沿用清代的婚姻制度,那時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第一個老婆,以三書六禮迎娶的,叫做元配,又稱正室。以後的幾個老婆,則通稱妾侍。娶第二名的稱為「二妾」,通稱「二奶」。是以在那個時代,有錢人常常娶幾名妾侍,故有「二奶」、「三奶」、「四奶」甚至「五奶」。這個「奶」字讀廣州音「拉」音,不讀本音。

很多人都相信「安和里」稱為「二奶巷」的原因是這條巷是「二奶」居住的地方,是那些娶妾侍的人,怕元配知道,在這條小巷中「金屋藏嬌」。這是把三十年代的香港婚姻現象加以附會的說法,並不真實。

知畫 圖:《還珠格格3》

在辛亥革命之前,《大清律例》確立男子有立妾的權利。考妾侍這種制度,源出於封建社會的繼承制度。皇帝恩賜的各種爵祿,很多都有世襲的規定,則承襲權就因而產生。若果本人無子,便要向同族人選一嗣子,這是當事人在無可奈何之下才會這樣做的,況且這也有失皇帝賜給世襲之意。世襲即由當事人的血親關係的子孫承襲這些權利,所以准許多娶幾個老婆來生仔,以便承繼爵祿。但是,老婆娶多了,兒女又多了,怎樣辦呢?於是又有「立子以嫡,無嫡立長」的規定。所謂嫡,就是元配所生的子,名為嫡子。妾侍所生的兒子,名為庶子。有些時候,妾侍先生子,其後元配才生子,妾侍的子雖是長子,但不是嫡子,元配所生的子,雖然是次子,卻是嫡子,在承繼權上,嫡子有優先權,若不立嫡子繼承,便屬違法。如《大清律例》卷八之〈戶律戶役篇.總注〉載云:

按吏律內已有官員襲廕之法,而此條立嫡子違法,則統紳士軍民言之也。士庶雖無襲廕職事,而繼嗣承祧,禮之所重,嫡庶長幼之間,立子亦必如法,先儘嫡長子,嫡長有故,方及嫡次子。其妻年五十無子,方得立庶長子,若舍嫡而立庶,舍長而立幼,皆為違法。並杖八十,改立應立之子。嫡庶有分,長幼有序,禮法之不易者也。

從這條清代法例可以見到,妻子的地位是有所保障,而妾侍的地位,是低於妻子的地位,是以在清代時期,因香港仍保留中國的風俗習慣,對妻妾的地位,亦同樣根據《大清律例》獲得承認。在辛亥革命之前,香港上流社會的華人,並沒有害怕正室反對立妾,而要「金屋藏嬌」的。

辛亥革命之後,女權漸漸抬頭,到1925年至1927年之間,中國發生大革命,有很多婦女都參加革命運動,女權更加提高。到了1933年,南京政府訂立各種法例,編成《六法全書》。婦女界提出一夫一妻制,反對男子立妾,是那個時候,本港華人中的元配妻子,才敢於正式反對丈夫娶妾侍。這樣才有男子暗中在外面作「金屋藏嬌」之舉。那時節,香港社會上,亦常有大婦「搜宮」的活劇出現。所謂「搜宮」,就是由正室帶領娘子軍,偵知丈夫在外面和一位女子同居,前去搗亂,強迫丈夫和那女子脫離關係。所以筆者認為,把「二奶巷」視作收藏妾侍居住的地方,是將三十年代的思想附會而成。

「二奶巷」約建成於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那個年代,香港華人仍用古舊的禮法結婚,甚少到婚姻註冊處去辦理註冊手續,而香港亦承認華人那種婚姻法,是以男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娶妾侍,毋須偷偷地在「二奶巷」內金屋藏嬌的。況且,如果「二奶巷」既成為「金屋藏嬌」之所,則這條巷內所住的「二奶」,豈不是等於公開?那末所有的大婦,都可以集中到巷內偵察,把丈夫抽出來,將「二奶」趕出去。試想,有沒有這樣蠢的男人,要把「二奶」,收在「二奶巷」內居住,好讓娘子軍來搗亂?

因此,把「二奶巷」得名的原因,說是該巷曾經住過很多「二奶」,這是不合情理,也不符合事實的。那只是三十年代香港居民,因忘記了這條巷的前代歷史,把當時社會現象附會到「金屋藏嬌」上,因而作出上述的傳說。然則「二奶巷」的得名真正原因是怎樣的呢?說法共有兩種,兩種說法雖然不同,但也異途同歸,故筆者相信這一傳說較為可信。

「令妃」魏瓔珞 圖:《延禧攻略》

其中一種傳說,是光緖初年有一位魏姓的富翁,因為鍾情於水坑口一妓院的紅牌阿姑,要立她為「二奶」,可是這位紅牌阿姑是自由身的,她並非賣身給鴇母的妓女,所以姓魏的富翁沒有辦法用金錢來和鴇母交易。鴇母說:「你還是和她直接商量吧! 」於是,這位富翁就跟妓女商量,妓女說:「女人總是要落葉歸根的,但是嫁人作妾,將來即使生了兒子,也是庶出。庶子很難承繼父業,那末將來人老珠黃時,生活也沒有保障,是以我也有我的打算。」

姓魏的富翁問她怎樣打算?妓女說:「我打算再捱兩年。然後離開香港,回到家鄉去物色一個窮書生嫁給他為妻,要嫁,當然要做正室,這個社會,妾侍是沒有地位的。這是我一向保持賣藝不賣身的原因。我知道你對我好。我也十分歡喜你,但你已有夫人了,我又不能也沒有意思要你休妻,不敢幹這種大逆不道的事,但我總是擔心一旦進了你的門,就要守婦道,以後就不能賣藝的了,將來人老珠黃,怎辦呢?你也得好好地為我設想才好。」

魏翁說:「這個當然,我給你五百兩黃金好不好,你有五百兩黃金在手,以後就不怕了。」妓女搖頭說:「我是知書識禮的。要錢來何用?」魏翁道:「黃金就是最好的保證,我知道你們女人的心理,第一是擔心我將來會變心,第二是怕將來沒有兒女,晚年不知怎樣生活,第三,有了子女又怕他們將來不孝順。自己有黃金在手,甚麼都不怕了,為甚麼說沒有用呢?」

這位妓女說:「難道你不知道有『七出』之條麼?《大戴禮記》說:『婦人七出:不順父母,為其逆德也;無子,為其絕世也;妒,為其亂家也;有惡疾,為其不可與共粢盛也;多言,為其離親也;竊盜,為其反義也。』你給我五百兩黃金,將來人家怎會相信這些黃金是你給我的呢,一定是說我竊盜你的錢,才有這麼多黃金,這豈不是犯了『七出』之條嗎?是以我說錢沒有用。」

據說這位魏翁如此迷戀這位妓女,是她既有姿色,又識文墨,讀過很多書,能詩能文,是當時水坑口一位名妓。

魏翁見她說得頭頭是道,不肯要五百兩黃金,便問她要甚麼?她又說:「我只求一個保證,也不知怎樣才能保證,你為我想想吧!」魏翁說:「除了錢,還有甚麼更好的保證?」名妓忽然說:「你能買一條街的樓宇給我作為保證,我就嫁給你做二奶吧!」魏翁聽了,忙說:「好,就這樣一言為定,我就把一條街的屋宇,全送了給你。」

雪姨 圖:《情深深雨濛濛》

原來魏翁當時在九如坊買了幾幅清理山坡的地皮,建了一列小屋出售,由於這地皮的面積不大,要留出一條行人能出入的道路,所建的屋宇面積更細,是以很久未曾售出。他就靈機一觸,把這一列屋宇送給她,作為下嫁的條件。這一列小屋在一條街上,這一條街,就是安和里。

這位名妓於是嫁給那姓魏的富翁作「二奶」,而她就成了安和里一列屋宇的主人。這件事曾經轟動當時香港華人社會,人人都說魏翁大手筆,送一條街的屋宇給紅牌阿姑,娶她為「二奶」,因此就把這一列屋宇所在的街道,稱之為「二奶巷」,意思是指出這條街的屋宇,是魏家二奶所有,傳為美談。

這種傳說是我在1944年於澳門從一位避亂的羅姓香港富翁口中所聽到的。1942年初,香港淪陷,香港很多富翁都逃到澳門避亂。到1944年,香港開始受盟軍飛機轟炸,有更多富人到澳門來暫住,他們常和筆者會面,也喜談談過去香港的掌故,關於「二奶巷」的傳說特別多,除了這一傳說之外,另有一位老香港人又有另外的一種傳說。

—————————————

上文節錄自《香港中區街道故事》

《香港中區街道故事》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魯金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11/010118810.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