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下架!一雙國產球鞋暴漲31倍,誰是推手?
來源:深圳晚報    2021-04-12 16:58
誰是“天價球鞋”背後的推手?

【識港網訊】

▲陳浩收藏的部分球鞋。受訪者供圖
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球鞋。

據《中國運動鞋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中國運動鞋行業市場預計2025年將突破4000億元,本土運動鞋品牌國內市場佔有率自2017年起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以高端球鞋類漲幅最為顯著。

在電商平台“得物”搜索“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銀白”,結果顯示“商品價格受供需雙方影響,波動過大平台已下架”。這款發售價僅為1499元的國產球鞋,近期在得物平台上售價一度飆升至48889元,漲幅達31倍。而另一款國產球鞋——“安踏哆啦A夢聯名休閒板鞋白黑款”,發售參考價僅為499元,42.5碼售價為4599元,購買記錄近9000條。

深晚記者調查發現,李寧、安踏等國產品牌的“限量款”“聯名款”在多個二手交易平台上價格飆漲數倍,甚至出現了售罄的情況。本屬於日用品的球鞋,卻搖身一變成為“投資商品”,在交易市場中如基金、股票一般被賦予“金融屬性”,這種情況近來在國產球鞋中並不少見。

1

記者調查

目前該款球鞋已從全網下架

“球鞋經濟”受商家主導、供求關係影響

“炒鞋”的邏輯在於利用不對等的供求信息和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投機買賣而從中獲得利潤。近年來,國內運動品牌廠商們紛紛效仿國外大牌推出明星限量款,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只提供極少的供給,因此造成了這些球鞋在二級市場大幅溢價情況。以李寧“韋德之道4全明星系列”為例,2016年2月,該鞋繼加拿大、美國後首次“登陸”國內,於北京、上海、成都三家門店以抽籤的形式限量發售,發售限量不超過100雙。許多沒能抽到購買資格的消費者,只能在二級市場以高價購入。據了解,當年該鞋在二手市場的最高售價便已突破2萬元。

“聯名”則是廠商提升球鞋價格和關注度的另一大利器。今年3月27日,李寧以1599元的價格發布了“韋德之道9 INFINITY x DFT藝術聯名款”,由於鞋子在國外發售,致使消費者只能從其他渠道購買。據了解,該款球鞋在“得物”上購買記錄超過3500條,平均售價在2000元左右。

在球鞋二級市場,買鞋成為一種投資行為,價格受供求市場變化發生波動,專業鞋販或散戶“伺機而動”從中獲利。深晚記者加入一個“炒鞋群”發現,群內多為“炒鞋”散戶交流適合炒鞋的熱門款式或“潛力股”,盈利模式為在其低價時買入再高價賣出。

“炒鞋群”內有人稱:“早上719購入的,下午就漲到779了。”但隨著價格的頻繁波動,買家再轉售需承擔較大風險。談及此前熱議的溢價達31倍的球鞋,群內多人表示“有價無市”。

除了短期內轉手獲利,也不乏存在“長期保值”心理的球鞋買家。深圳大學本科生陳浩目前收藏有70餘雙球鞋。去年他曾在二級市場花費13927元購入一雙發售價為1199元的聯名款球鞋,他十分看好該鞋的升值前景。 “球鞋也是一種貨幣,好的鞋子有漲價的能力。”陳浩說。

2

平台回應

對3名涉嫌惡意影響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採取封禁措施

陳浩表示,近年來國產球鞋越來越注重設計和科技創新,不少款式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購買國產鞋,更多是看性價比。”對於國產品牌球鞋被“炒價”現象,陳浩認為“對真正想要購買的人是一種打擊”。

4月6日,“得物”宣布對20款存在賣家標價波動較大的球鞋進行下架處理,並對3名涉嫌惡意影響操縱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採取封禁措施。但深晚記者隨後在“得物”平台上操作發現,此類情況並沒有得到徹底遏止,部分國產品牌的球鞋甚至存在小幅漲價的情況。

以“李寧45碼男款韋德之道全城9”為例,該鞋在官網上發售價格為839元,但在電商平台上售賣價格分別是1869元和1849元;46碼的男款“李寧絕影”在官網上發售價格為1699元,在電商平台上發售價格為5999元。平台出售方客服對價格漲幅一事表示:“市場價格不穩定,商家無法控制。”在商品評論中有消費者表示,僅短短一周時間,親眼見證了一款球鞋售價從不到500元,漲至現在的950元,部分碼數的價格甚至出現飆升到1800元的情況。不僅球鞋如此,國產休閒鞋亦經歷了小幅漲價的情況。由消費者評論得知,李寧運動時尚系列休閒鞋的售價從190元的始發價,漲至目前的999元。

3

律師說法

“炒鞋”涉嫌違法 若不遏止將影響產業升級

廣東中安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深圳市律師協會理事潘翔認為,球鞋短期可能會因數量稀缺漲價,但中長期難以保值增值。且職業“炒鞋”者利用市場行情遠遠超過商品價值本身,炒作商品、哄抬價格的;或者引誘消費者與其交易,或者炒鞋者之間、炒鞋者與平台之間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涉嫌違反《價格法》《反不正當競爭法》。

此外,“炒鞋”市場還存在通過人為製造球鞋“限量”的屬性從而進行資本遊戲乃至詐騙的情況。潘翔提醒,對“炒鞋”者來說,如果“炒鞋”者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用於囤積球鞋操盤的,更有可能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違法行為;而對於交易平台上的商戶來說,如果其故意誇大或虛構限量款球鞋的數量,超額銷售後無鞋可發貨又不退款的,依法會涉嫌詐騙。

“炒鞋導致商品的價格嚴重背離價值,違背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損害公平交易的市場規則,最終傷害的是整個球鞋行業的產業升級。”潘翔建議,對商品價格異常波動、商家炒作、哄抬商品價格和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應對此及時介入調查和處罰。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浩為化名)

原文鏈接:http://wb.sznews.com/PC/layout/202104/12/node_A07.html#content_1015810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