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3·22世界水日 科技創新促進城市節水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1-03-22 10:49
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3月22-28日為中國水週。 2021年“世界水日、中國水週”的宣傳主題為“節水中國,你我同行”。在世界水日前夕,深圳特區報記者就節水和水務科技創新等問題專訪了深圳市水務局原總工程師、副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長興。他指出,深圳是資源性缺水城市,節水對國民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2020年深圳萬元GDP水耗不到8立方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而深圳水務科技不斷創新,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節水工作的開展。

【識港網訊】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3月22-28日為中國水週。 2021年“世界水日、中國水週”的宣傳主題為“節水中國,你我同行”。在世界水日前夕,深圳特區報記者就節水和水務科技創新等問題專訪了深圳市水務局原總工程師、副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長興。他指出,深圳是資源性缺水城市,節水對國民經濟發展十分重要。 2020年深圳萬元GDP水耗不到8立方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而深圳水務科技不斷創新,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節水工作的開展。

問:請問該如何理解今年世界水日、中國水週的宣傳主題?

答:節水在我國是全民行動、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水利工作的十六字方針“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首先強調的是節水,說明節水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深圳是資源性缺水城市,百分之七八十的城市用水要從市外引入,節水對我們來講具有特殊意義。

問:請介紹一下深圳節水工作的情況。

答:深圳是國內最早實行節約用水的城市之一,很早就獲得國家節水城市、節水型社會等榮譽。 2020年深圳萬元GDP水耗不到8立方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說明節水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我個人有一點認識,高新技術產業是低耗水產業,深圳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形成節水型產業結構,是對節水工作的最大貢獻。

當然,深圳市民的節水意識比較高,說明節水宣傳普及工作做得好。深圳對規模以上用水企業實行節水設施“三同時”制度,實行計劃用水和階梯式水價制度等,保障了城市節水的順利進行。深圳也是最早開展二次供水水質監測、實施水質發展規劃的城市;再生水已成為生態景觀用水的重要來源;微污染水治理和藻類防治等研究已初步形成具有南方特色的技術體系。

問:如何理解科技創新是核心和動力,深圳水務的科技創新同節水工作有何联系?

答:城市水務工作是一個系統和整體。過去二十餘年,深圳水務科技研究取得豐富研究成果。

首先,一切從解決深圳的實際水問題出發,以服務為宗旨,積極開展城市防洪搶險、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等科技研究,全方位服務於水務發展的需要。緊密結合深圳的水文情勢特點,如水文、氣象、河流、海洋、地理和地貌特徵等;充分運用和挖掘當地的水情信息,包括從周邊城市如惠州和香港收集資料等。政產學研緊密結合,政府主導,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大部分科研成果都有企業參與,尤其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有些科研成果完全由企業獨立出資並主持完成。

其次,一些重點工程獲得高質量的科技支持。深港聯合治理深圳河工程是科技含量最高,科技成果沉澱最為豐富的工程;同時也是在一國兩制大政方針下,兩地科技工作者為共同治理同一河流、合作開展同一領域研究工作的成功典範。深圳河污染底泥策略研究成為近年來深港聯合開展的、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代表性成果。城市水土保持是深圳水務科技創新的一大亮點,開創了國內城市化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先例,在廢棄土石場治理方面的技術創新成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區別於傳統的水土保持概念,深圳的城市水土保持還包括以生態修復為目標的植被恢復和景觀再造。東江供水水源幹線工程全程由泵站、管道、箱涵、渡槽、倒虹吸和總長超三十公里的隧洞組成,是國內第一座全封閉式環保型輸水工程,最具民生意義,被譽為深圳的生命線工程。取水口河勢演變及泥沙淤積規律研究,成為取水口長期安全穩定的科技支撐;長距離輸水管線貝類的生長規律及其防治研究具有歷史意義。

第三,深圳是最早開展城市水生態保護及修復研究工作的城市。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建的治理深圳河一期和二期工程,開始從香港引入環境監察與審核制度,對工程施工期的水質、噪音、粉塵等實時監測,防止超標擾民或造成環境影響;對紅樹林,鳥類、魚類和底棲動物進行定期觀察,評估工程建設是否對其棲息環境造成影響。城市水土保持中的植被恢復和景觀再造,強調重視生物多樣性、培育保護本地樹種和草種等;

第四,深圳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也最為及時。地理信息系統(GIS)最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深圳三防指揮信息系統開始應用,互聯網技術也於同期在治理深圳河二期工程水文測驗中開始應用;膜袋混凝土、真空預壓處理深厚軟土地基、岩質邊坡噴混植生綠化技術等於二十世紀末期在開始深圳應用。

以上科技研究特點和取得的成果,有力地保障和促進了節水工作的開展。

問:關於城市節水工作,您有哪些建議?

答:首先,節水是一個理念和行動結合的課題。懂水、愛水,才能主動節水,而懂水的前提是親水,親水是行動,是節水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次,節水不是簡單的少用水,而是要大力提高單位水量的使用效率,要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真正體現水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第三,節水工作要以人為本、差異化管理,不能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例如,南方濕熱、北方乾燥,人均生活用水量應該不同。當遇到緊急缺水情況時,應首先滿足人的生活用水。

問:您對深圳未來水務科技創新工作還有那些建議?

答:根據國家十四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水利行業發展規劃,結合國際國內水科學研究發展趨勢,我認為未來水務科技研究的重點和關注點,首先應是堅持不斷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認識創新是第一動力,提供高質量的科技供給,著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創新是水務科技研究工作的核心,只有堅持理念創新,自主創新和體制創新,才能獲取高質量科技研發成果,為水務事業現代化發展服務。其次是要更加重視管理,實行建管並舉。在大量水務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河湖水環境治理工程完成後,必然面臨長效管理。長效管理涉及相關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和完善,綜合反映系統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第三是推行全流域防洪理念。動員流域內每一個可能的空間包括滯洪區、人工濕地和地下蓄洪池等蓄洪滯洪,減輕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理清城市防洪系統與排水系統的關係,加強河流上下游、左右岸防洪和排水功能的有效銜接,減輕內澇的發生。第四是為河流減負,還河流以空間。河流的自然功能是排水,但現在城市河流已經被賦予太多功能,包括景觀、生態、休閒、娛樂和交通等,應因地制宜地設定並管理河流的功能,努力恢復其廊道空間的生態作用,為城市生態系統服務。第五是要推動智慧水務建設。現代信息技術包括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和雲計算等,將在水務行業得到全面應用,其中人工智能技術在水文測驗中已有應用,並將在水質監測等領域開始應用。

問:關於節水和科技創新的最新發展,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佈局。水務行業在污水處理方面,應持續研究能夠節能降耗和利用清潔能源的污水處理新技術與新工藝;探討將污水處理過程中剩餘污泥轉化為能源、將污水中餘溫熱能回收利用,同光伏、風能等自然清潔能源實行一體化管理,提高污水處理廠對碳中和自主貢獻力。在持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應大力推廣應用非接觸式生產和管理技術。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將傳統線下的生產和管理工作轉移到線上,保證防疫安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時,應重視無人值守技術的發展。利用無人機進行河道和水源保護區的空間監管,進行洪災搶險救援物質的輸送;開發專用機器人進行大型水務工程的日常值守管理、進行惡劣水環境下的搶險救災等。

最後,還是要強調堅持節水優先。要加強輸配水工程維修養護,防治工程性滲漏水損失;要完善市內外水資源配置網絡一體化建設,優化調度方案;加強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建設,綜合提升城市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問:如何看待深圳未來的城市節水和水務發展?

答:深圳現在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有過去幾十年深圳經濟特區經濟發展的基礎,有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政策指引,深圳的水務工作在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節水工作一定大有可為。科技創新一定會為節水工作帶來高質量的科技供給。

原文鏈接:http://www.sznews.com/content/mb/2021-03/21/content_24063071.htm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