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婦聯:本港四成婦女面對家庭成員失業困境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1-03-01 19:01
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今午舉辦「香港婦女家庭親子關係調查」發布會。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本著對婦女、家庭、兒童與青少年的關心,特委託駿盈數碼有限公司民意調查中心,對近年婦女面對的家庭問題和親子關係作問卷調查。

【識港網訊】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今午舉辦「香港婦女家庭親子關係調查」發布會。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本著對婦女、家庭、兒童與青少年的關心,特委託駿盈數碼有限公司民意調查中心,對近年婦女面對的家庭問題和親子關係作問卷調查。調查在全港隨機抽取電話號碼做電話訪問,於2020年11月11日至12月12日之間成功訪問541位香港操廣東話已婚女性,問卷就家庭關係好壞、家庭最困擾的問題、家庭財政狀況、子女品行與態度及大灣區機遇等進行訪問,並請婦女表達她對政府的期望。

結果顯示,本港家庭的關係在經歷過去兩年社會動盪和經濟下行之後,家庭關係仍然不差,近50%受訪婦女表示家庭關係良好,關係差的只有24%。家庭收入在1萬元以下貧困家庭和收入1萬至3萬基層家庭以及子女年齡較大的家庭,關係似乎更和諧;家庭收入在8萬元至15萬的中上中產家庭關係最好。婦聯建議政府珍惜「家庭」作為社會穩定的力量,多提倡人倫價值。在各項政策上考慮如何更「有利於實現人倫價值」。

另外,有四成婦女面對家庭成員失業困境。家庭收入在1萬元以下及1萬至3萬的貧窮、基層婦女尤其受家庭財政困擾,多達五成有家庭成員失業。估計與過去一年新冠肺炎肆虐和本港經濟下滑造成失業密切相關。家庭月入3萬至8萬的中下中產家庭關係較差,子女困擾也相對其他收入家庭凸顯。婦聯估計政府的民生和福利政策對這群中下中產照顧最少,建議政府的政策多考慮照顧這些典型的「夾心階層」,財政不一味向貧困人士傾斜,要特別為這群「夾心階層」提供資源。從子女年齡看,子女在11至20歲及21至30歲的婦女面對的家庭困難比較多,其困難多來自子女。11至20歲那一組是相處問題,21─30歲那至組是子女就業問題。婦聯認為,兩者實際上可能是同一個問題,近年社會事件衝擊、學校教育缺失,造成個別的子女性格偏差,也影響到他們的就學就業。

調查又發現,子女、財政、夫妻是多數婦女反映的家庭難題,以子女問題為最困擾。高達7成婦女反映在管教子女時遇上困難,有的子女懶散不上進,有的沒有禮貌,有的理念不同,有的甚至反目成仇。接近三成管教子女時遇上理念不同。這反映不少子女缺乏人生目標,加上近年社會泛政治化,子女容易與父母理念不同甚至反目成仇。七成三受訪婦女希望學校加強道德教育,子女11至20歲受訪婦女群組的訴求特別強烈,高達79.6%。婦聯認為,青少年的品行已經敲響警鐘,婦女呼聲值得政府非常重視,建議政府大力提倡歷千古而不衰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立德樹人,以正兒童青少年之心。請政府撥出資金給幼稚園、小學、中學,讓學生學習經典、蒙學、禮儀、書法、國術,並在未來與國家同步實施中華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程、進校園」,並希望政府在培訓教師時注重師德的涵養,並對其品格作嚴格的要求,教師如有違法,應予以懲戒。

調查反映有近四成的受訪婦女已經或考慮將到大灣區工作或置業,婦聯建議政府協助他們大灣區,讓到了大灣區的港人可以發揮所長,發展事業。婦聯建議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及教育局合作,定期租用會展中心舉行內地企業及學校對香港的大型招聘會、招生會。針對專業人士融入大灣區,要求大學開設該專業與大灣區發展的相關課程,並給予一定津貼鼓勵行業公會多舉辦大灣區的講座、培訓和參訪。

最後,政府的房屋政策和醫療政策受婦女普遍關心,認為這可以給她們的婚姻家庭帶來更多美滿和諧。二成八關心供應住房,二成七希望改善醫療福利,家庭月收入3至8萬的中下中產階層有三成二最希望政府改善醫療福利,基層則首重創造就業的政策。在公營醫療體系方面,婦聯支持政府引入非本地醫學院畢業本港居民在醫管局醫院工作,但建議政府不要忽略納入內地有信譽的醫學院,特別是廣東省重點醫學院,並建議醫管局把舊制度下醫生的強制退休年齡由60歲延到65歲,讓願意繼續留在公立醫院的資深醫生可以安定工作到65歲,以免公立醫院人才大量流失。

在私家醫療方面,婦聯支持政府的「自願醫療保障計劃」,但認為醫療保險免稅額宜考慮由8000元提昇至20000元,以應中年以後人士的醫療保障需要,並促請政府同時考慮社會對護士的需求,請考慮增加培育前線護士和考慮引入非本地畢業的護士,敦促護士管理委員會降低不必要的執業限制,提高考試透明度,以便各類護士大量投入社康服務之中,進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形成全港各級醫療服務一體化。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