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筷子,深嵌生活的文化基因
作者:幾又 (書評人)   來源:南方教育時報    2021-01-15 12:42
筷子就像深深打入國人生活的兩根文化鉚釘,一方面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如同本書所指,裡麵包含古人運用槓桿原理的智慧,以及歷史禮儀基因等信息。

【識港網訊】筷子,對於每位中國人來說,尋常到常常覺察不到其存在的重要性,倘若哪天沒了筷子,才會發現生活亂了套。筷子就像深深打入國人生活的兩根文化鉚釘,一方面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如同本書所指,裡麵包含古人運用槓桿原理的智慧,以及歷史禮儀基因等信息。

《筷筷有禮:筷子上的傳奇、規矩、智慧、美德》 稻田讀書 編著 紅旗出版社 2020年09月版

到底是誰發明了筷子,無據可考,但筷子在歷史文字中並不鮮見。如本書所述,中國歷史上最早關於筷子的文獻是《韓非子·喻老》中《紂為像箸》一文。韓非子借紂王用象牙做筷子這一微妙變化,闡述了“慎微”的重要意義。這裡的筷子已經不單單是工具意義上的,而是延伸到權力自律的深層寓意。

本書梳理了筷子的古往今昔,讓讀者看到筷子已經深深嵌入華夏禮儀文化之中。從主賓坐位的設置,到迎客做客之道;從筷子長短之別,到筷子擺放方向;從筷子使用範圍,到舉筷和放筷的時機……如果說傳統禮儀是消除彼此敵意、建立溝通信任的重要儀式,那麼,筷子堪稱餐桌文化的重要信物。

本書的一個重點論述是分餐製。自“非典”後便大力倡導分餐製的深圳大學人文教授王曉華認為,唐宋合餐製的出現,器具的更迭起到了輔助作用。技術的進步迫使權力自覺放下身段,與“下人”同桌而食,這一論述的邏輯力量稍顯不足。合餐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舊能夠體現權力的中心意志,比如對賓主位置的邏輯設定,但這種預設的尊貴,顯然與歷史上分餐製中權力高高在上的意義不可同日而語。

文化是個怪現象,合理只是其次。就像清兵入關後,中原漢人冒著被殺頭的風險也不肯蓄辮子;而等到1911年滿清帝國“關門謝客”時,許多漢人居然抱著所謂“老祖宗”的傳統不放,死活不肯剪掉辮子。當眾人圍坐一桌,可以彰顯國人“合家團圓”的深層文化寓意時,合餐製的文化地位實現了登峰造極。近年來,每年春節幾乎總能看到一些地方大搞千人宴、萬人宴,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彰顯大團圓的祥和氣氛。

如王曉華教授和本書所極力倡導的那樣,從衛生角度看,分餐製乃大勢所趨。許多人並非不知曉分餐製的種種益處,尤其是年輕人。但一坐上桌子,又不自覺地走到合餐製的老路上去了。當筷子成為一種深深嵌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基因,“脫嵌”自然變得愈加艱難。更何況,現在大街小巷的酒店餐館無不是建立在合餐製文化基礎之上。從這層意義上講,分餐製或許需要從家庭、社會、教育等多個方面施以“組合拳”。還有一點我們應該明白:歷經上千年的合餐製文化,要想以分餐製取而代之,需要長期甚至數代人鍥而不捨的努力。

一種文化基因的結晶沉澱,從來不是朝夕可及的。

原文鏈接:http://szjy.sznews.com/PC/layout/202101/15/node_14.html#content_977315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