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車險綜改:七成車主車險保費降逾三成
來源:新華網( 證券日報)    2020-12-22 15:48
車險綜改的影響重大而深遠,近七成車主的車險保費降幅超30%;險企則一邊承受保費收入下降的陣痛,一邊直面更加激烈的角力。真正觸及利益藩籬的車險綜合改革才剛剛拉開序幕,懷揣根治“高定價、高費用”等頑疾的決心,車險綜改繼續奮然前行。

【識港網訊】不平凡的2020年即將過去,疫情擋不住保險業改革的步伐,車險綜合改革自9月19日正式實施,至今已落地三個月有余。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車險綜改的影響重大而深遠,近七成車主的車險保費降幅超30%;險企則一邊承受保費收入下降的陣痛,一邊直面更加激烈的角力。真正觸及利益藩籬的車險綜合改革才剛剛拉開序幕,懷揣根治“高定價、高費用”等頑疾的決心,車險綜改繼續奮然前行。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車險保費收入8189億元,占財險保費的63%;今年前10個月車險保費收入6827億元,占前10月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的59.33%。

陣痛

保費價格及手續費率“雙降”

根據上市保險公司最新发布的今年前11個月保費收入數據顯示,11月份,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的車險保費收入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但環比數據在經歷10月份環比下降後,11月份再次回到環比小幅增長的態勢。具體來看,11月份,人保財險取得車險保費收入212.08億元,環比增長9.2%,同比下降11.7%,且同比降幅較10月份擴大4.5個百分點。平安產險當月取得保費收入156.05億元,環比增長3%,同比下降11.5%,且同比降幅較10月份擴大7.3個百分點。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險企保費的環比變化更多體現政策對行業的短期影響,同比情況更能反映政策對行業的長期影響。上述數據的變化,意味著大型險企可能將率先從車險綜改的短期沖擊中逐漸恢覆,但與改革前相比,保費下降之勢尚未終止。

實際上,業界對這一結果在車險綜改實施前便早有預料,車險保費收入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讓利給消費者,這也符合改革之初衷。據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此前介紹,從車險綜改實施兩個月的情況來看,約有90%的客戶年繳保費下降,車均保費由3700元/輛下降至2700元/輛,保費降幅超過30%的客戶達69%。整體來看,車險綜改後,保費價格及手續費率“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及商車險投保率“雙升”的局面基本形成,市場亂象得到明顯規範。

深水區

觸及利益藩籬的改革才剛開始

車險綜合改革在正式實施前,已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原保監會在2015年发布《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以及《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逐步擴大財產保險公司費率厘定自主權,選定了6個地區首次試點,保險公司可以在[0.85-1.15]範圍內,自主制定“核保系數”和“渠道系數”費率調整方案;當年10月,試點地區擴展至12個;2016年7月,該試點方案推廣至全國。

第二階段始自2017年6月份,原保監會发布《關於商業車險費率調整及管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部分地區的車險核保系數和渠道系數最低下限可以為0.7。

第三階段始自2018年3月份,原保監會发布《關於調整部分地區商業車險自主定價範圍的通知》,部分地區的車險核保系數和渠道系數最低下限可以為0.65。

經過逐步改革並加大對車險市場監管力度,我國車險市場經營形勢向好,2019年車險盈利達最近5年最好。但銀保監會黃洪在今年年初的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雖然車險進行了一些改革,但還是小改革,真正觸及利益藩籬的改革、深水區的改革還沒有開始。車險行業長期以來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高定價、高手續費、粗放經營、無序競爭、數據失真等問題仍存在,這也是今年9月份正式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原因所在,車險第四階段改革隨即啟動。

和前三個階段改革相比,此次車險綜改力度大、範圍廣,影響深遠,不僅涉及交強險,也涉及商業險,優化了車險產品和服務,進一步健全商業險條款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交強險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道路交通事故費率浮動系數由1類細分為5類;引導行業將商車險產品設定附加費用率的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到75%。同時,引導行業將“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整合為“自主定價系數”。第一步將自主定價系數範圍確定為[0.65-1.35],第二步適時完全放開自主定價系數的範圍。

頑疾

“高定價、高費用”久治不愈

改革並非一勞永逸,對頑疾的根治也難一蹴而就。車險綜改實施三個月以來,盡管消費者權益得到更好保護,但高費用等部分行業頑疾依然存在,也有一些值得關注的新問題出現。

據媒體公開報道,在車險綜改正式實施後,銀保監會至少已召集保險公司、地方銀保監局以及保險業協會、精算師協會等相關人員召開了4次座談會,了解情況、分析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記者從不同險企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車險綜改後,盡管費用整體明顯下降,但部分地區、部分業務仍存在高手續費問題。另外,部分地區交強險賠付率較低,商業險的市場費用仍有超過報備的手續費率上限的沖動,存在套取費用、費用不及時入賬等數據不真實現象。同時,隨著各地逐步明確回溯原則和標準,非理性折扣競爭受到限制,部分地區又出現險企給予合同外其他利益的現象,最終體現在費用上。

此外,為爭搶新車車險市場,不少險企仍然采取高定價、高費用模式,新車自主定價系數均值比舊車高18%,而新車和舊車的賠付率基本差異不大,既損害消費者權益,也不利於維護新車車險市場秩序。

在理賠端,部分險企已決賠付率明顯上升,一方面是受增值服務費用和出險率上升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受工時配件價格太高的影響。

隨著車險綜改新政的實施,市場上還出現部分新問題。例如,有保險中介利用各省市在費率、手續費等方面存在差異的情況,將部分團單業務或渠道業務跨省出單甚至違規出單,擾亂市場秩序和數據基礎。

對此,部分保險監管機構已采取相應措施。例如,據遼寧銀保監局披露,車險綜改實施後,該局密切關注車險整體自主定價系數及新車自主定價系數實際執行值等關鍵業務指標變化情況,對兩家新車業務自主定價系數发生偏差的財險公司,及時約談公司高管,並督促其限期整改。同時,開展車險綜合改革回溯分析,及時掌握轄內商業車險費率水平。

角力

中小險企如何站穩腳跟

“車險綜改開始實施還只是发令槍響,在後續的車險賽道上,保險公司的較量將更加激烈,而競爭歸根結底將聚焦在創新上。”瑞士再保險中國總裁陳東輝表示。

以中小險企經營車險業務為例。車險綜改之前,部分險企只經營較低風險的私家車業務,相應的折扣系數直接給到最低;但車險綜改之後,各地對車險折扣系數均值進行了限定,險企不能直接將所有客戶“一折到底”。這時,保險公司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提高老客戶折扣系數;二是納入一些高定價、高風險的業務。險企如果選擇前者,可能導致部分老客戶流失;如果選擇後者,則面臨新的經營環境。“納入高風險業務後,公司的賠付率可能進一步上升,車險經營將陷入虧損。”一家中小財險公司車險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如何化解?業內人士認為,需要創新。保險公司不能一味將看似高風險的客戶拒之門外,通過選客戶的方式來控制賠付率,而要通過模式創新,將高風險客戶轉變為低風險客戶,讓客戶和險企都受益。“實施車險綜改後,市場倒逼險企進行創新,去研究到底該如何精細化經營車險。”上述險企車險負責人表示。

陳東輝也指出,車險市場化之前,對創新的探討往往是點綴;但在市場化之後,創新將是競爭力的關鍵。

在實施車險綜改的指導意見中,銀保監會也提出,將出台支持政策,鼓勵中小財險公司優先開发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的商車險產品,優先開发網銷、電銷等渠道的商車險產品,促進中小財險公司健康发展,健全多層次財險市場體系。業內人士認為,在期待支持政策的同時,中小險企更應主動出擊,研究加行動,提高創新能力,才能在更加激烈的車險市場中站住腳。

原文鏈接: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0-12/22/c_1126890869.htm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