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過小年】今天冬至,大家都吃甚麼?
來源:橙新聞    2020-12-21 14:33
民間稱冬至日為「過小年」。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於寒冷季節,但春天已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

【識港網訊】民間稱冬至日為「過小年」。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於寒冷季節,但春天已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昔日冬節學堂放假,商業歇市,漁家停網,織工停織,並做應節食品,人們互相宴請,饋贈禮物以祝賀此佳節。

中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冬至應節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多吃餛飩、餃子,而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糍。我們就來看看蘇州、寧夏、福建、潮汕、台灣和紹興地區,是如何慶祝冬至吧。

蘇州:冬至大如年

由於蘇州在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後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傳統更是講究,延續着歷史淵源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風俗。

江南地區有個舊俗,冬至前一天要飲酒賀節,酒稱「分冬酒」。清朝錢大昕《竹枝詞和王鳳喈韻六十首》中有「令節分冬一醉休」之句,並自注云:「冬至前一夕飲酒,謂之分冬酒。」而在蘇州,每年此時街頭巷尾到處都可買到桂花香郁、甘甜爽口的冬釀酒。當地自古有句俗話,說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這一天,席間的必備點心還有各種餡料包成的糯米團,稱「冬至團」。到時候桌上擺好豐盛的團夜飯,全家聚食。有趣的是各類菜品都要應景換成吉祥雅名,如「元寶」(蛋餃)、「團圓」(肉圓)、「撲撲騰」(雞)、「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餘」(魚)等,處處滲透着姑蘇傳統節慶的喜氣和寓意。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這是廣泛流傳於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大補特補,形成秋冬後食羊肉的高峰期。羊肉無論燒、燉、煮、燜都是美味可口、滋補身體的好食物。

另外,餛飩也是蘇州的冬至應節美食。據傳,春秋時吳王夫差沉迷於歌舞酒色,某年冬至設宴,嫌肉食肥膩,很不高興。西施就用麵粉和水擀成薄薄的皮子,內裹少許肉糜,滾水一汆之後,隨即撈起並加入湯汁,進獻於夫差。夫差食之讚不絕口,問為何物,西施信口答「混沌」,此後,為了紀念西施,蘇州人便把「混沌」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餛飩這一美味也就逐漸傳至民間。

寧夏:喝「頭腦」

銀川冬至的習俗是吃羊肉粉湯餃子、喝羊肉粉湯。當地人將羊肉粉湯稱為「頭腦」。才過五更天,勤快的寧夏主婦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她們要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淨、熬湯,熬好後將蘑菇撈出;羊肉丁下鍋烹炒,水氣炒乾後放入薑、蔥、蒜、辣椒粉翻炒,入味後將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後用醋醃製,以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精鹽、醬油等調和;肉爛以後放木耳、金針略炒,將清好的蘑菇湯加入,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韮黃、蒜苗、香菜,這樣就做好一鍋羊肉粉湯了。這鍋湯紅有辣椒,黃有金針,綠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塊、粉條,黑有蘑菇、木耳,紅黃綠白黑五色俱全,香氣撲鼻,着實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

粉湯餃子做好後要先盛一碗供起來,有些人家還會給平日親近的友鄰端上一碗。早餐除了吃餃子,還要去街上買吊爐三尖餅子、茴香餅子回來泡粉湯吃。這風味獨特、香辣可口的餃子,也算是銀川冬至的一種地方菜了。

福建:冬至暝搓丸子

據《八閩通志‧興北府通俗‧冬至》載:「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於祖考。」這說的便是福建地區「冬至搓丸子」和冬至早晨用「甜丸子」祭祖的民俗了。

冬至前一夜,福建當地的方言叫「冬至暝」。這天傍晚,家家廳堂燈火通明,寓意事業輝煌。桌上放着堆成小山狀的紅柑,紅柑最頂層插上「三春」(即民間剪紙者用紅紙剪成福祿壽的紙花)一支,用紅紙條封腰的筷子一副(十雙),生薑、板糖各一塊,一家人洗手、腳,家長點燭上香,放了鞭炮,開始「搓丸」。所搓的丸子為白色,如當年有新婚的,則搓紅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會更紅火。這時,婦女穿上紅衫,孩子眉開眼笑,嬉戲玩耍。大家圍坐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主婦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開水搓捏成圓形長條,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圓坯,然後用手掌將其搓成一粒粒如桂花核大小的「丸子」,這就是「冬至暝搓丸」。有的捏元寶、聚寶盆;有的捏小狗、小豬,取「運氣好,狗仔銜元寶」及「做狗,做豬,做元寶」的俗諺,寓有「財源廣進、六畜興旺」的意思;有的搓成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鵲丸」。搓丸完畢,把丸子放進大笠弧中,扣上蓋子,擺在灶公面前過夜。

冬至的夜最長,而孩子愛吃丸子湯,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要吃丸子湯,故有「愛吃丸子湯,盼啊天未光」的童謠。主婦把丸子倒進鍋裡,和生薑、板糖、水一起煮成香甜的丸子湯,先祭祖,後全家人分食。此外,還要把丸子黏在門框之上,以祀「門丞戶尉」,保佑全家平安。另要將「喜鵲丸」丟在屋頂,平常丟十二粒,閏年丟十三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鵲來爭食時,噪聲譁然,俗叫「報喜」,寓意五福臨門。

到了冬至清早,一家人帶着丸子、水果、香燭、紙錢等上山祭掃祖墓,寓慎終追遠之意。

潮汕:祭祖

冬至是潮汕地區民間的一個大節日,有「小年」之俗稱。潮汕各市縣冬至的習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墳掃墓的習俗。

在這一天,潮汕人家要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拜祭祖先,然後全家人圍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拜祭完畢,午餐家人團聚。但沿海地區如饒平之海山一帶,則在清晨祭祖,趕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意為請神明和祖先保佑漁民出海平安。

按潮汕習俗,每年一般在清明和冬至上墳掃墓,謂之「過春紙」和「過冬紙」。一般而言,人死後前三年都應行「過春紙」禮俗,三年後才可以行「過冬紙」。但大多數人喜歡行「過冬紙」,原因是清明時節經常下雨,道路難走;冬至天氣較好,便於上山野餐。

潮汕亦有相類似的「吃了冬節圓多一歲」的俗諺。《汕頭舊俗談》裡說:「一說冬至是小過年,過了小年也就應多加一歲了;一說是此俗諺出自古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處決,如果到冬至尚未處決,則循例可延至明年再處決,所以說『又多一歲』。」

台灣:食祖

台灣至今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古老傳統。人們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以此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平或前後約定時間,集中到祖祠,照長幼之序,拜祭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祭祀祖先,在台灣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台灣冬至也有舂米「搓丸子」的習俗,並且要做成紅、白兩種顏色。所以老輩人說:「不吃金丸(紅湯圓)、銀丸(白湯圓),不長一歲。」

紹興:冬舂米、冬釀酒、吃餛飩

冬至是紹興民間一年中的大節,在古代,人們一直把它當做另一個新年來過。《嘉泰會稽志》稱其節「大略如正旦而差簡」,而且諸多事情皆以冬至為起點。是日,民間必會家家團聚宴飲,一如除夕吃年夜飯之俗。

在紹興、新昌等縣,冬至這天人們會去墳頭加泥、除草、修基,以為此日動土大吉,否則可能會橫遭不測之禍。昔日,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米,紹興人愛在冬至日前後將一年所需的米預先舂好,謂之「冬舂米」。一來是因為過了冬至,再有一個月時間就着春了,家事將興,人人須忙於備耕,無暇再去舂米;二來因為春氣一動,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時的堅實,冬舂米可避免米粒易碎而多粞,減少糧食的耗損。

在紹興人家中釀酒,一般都愛在冬至前下缸,稱為「冬釀酒」,釀成後香氣撲鼻,特別誘人,加之此時的水還屬冬水,所釀之酒易於保藏,不會變質。此時還可以用特種技法釀成「酒窩酒」、「蜜殷勤」以饗老人,或作禮品饋贈親友。

舊時越中,無論男子婦女,在冬至人人都要吃碗餛飩,以俗流傳已久。晚清紹興學者范寅在《越諺‧飲食》中說餛飩「或芝麻糖或醢肉裡以麵粉,冬至時食」,可見古代紹興還有吃餛飩的習俗。

《二十四節氣──春夏秋冬的生活智慧》 編者:王曉梅 出版社:香港中華 出版時間:2012年2月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45902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