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墨韻書香傳國學一脈
作者:彭彩萍   來源:深圳晚報    2020-11-16 10:35
學子與植物百草相伴,與詩經國學文化為伍,這些中式校園文化建設如護花的春泥,滋養著學生的精神氣質,將傳統文化根植在學生心中。

【識港網訊】三面青山流嵐,滿眼天台生翠,耳聆鳥鳴雀語。在深圳市中心城區梅林山下,有這樣一所學校:學子與植物百草相伴,與詩經國學文化為伍,這些中式校園文化建設如護花的春泥,滋養著學生的精神氣質,將傳統文化根植在學生心中。

運用春秋筆法“澤恩”石寓意“師澤無邊”,展現著千年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所有著濃郁中式校園文化的學校——梅山中學,建校20載,學校始終把文化自信擺在教育教學的重要位置,讓千年國學文化在新時代芬芳香滿園。先後獲得全國文學教育先進單位、2017年度廣東省“書香校園”、2019年“深圳市年度閱讀典範學校”、深圳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等殊榮。她同時還是全國首批足球特色學校、廣東省田徑特色學校、深圳市武術、羽毛球基地……

千年國學種子梅山生根发芽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國學在梅山中學生根发芽、花開滿樹。為建設中式文化校園,梅山中學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漫步梅山中學,處處彌漫著濃郁的千年國學氛圍,讓師生潛移默化地接受“中式校園文化”的洗禮。不僅“墻壁在說話、石頭能開口、鏡子會发言 ”,而且一草一木皆成文章,每個角落都有詩意。甫入校門,運用傳統文化中的春秋筆法,創意篆刻的“澤恩”石,令人駐足玩味。它開門見山地提醒家長和學生“師澤無邊”,常懷感恩心,展現千年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鏡子上莊子的“用心若鏡”“正後而行”等先賢哲言提醒師生查身正行,潤物無聲。

學校廣為人知的梅山藏頭聯“聯廊”,從立意到征集,從書寫篆刻到懸掛落實,全程寓教於樂;學校的詩經、甲骨文、陶藝課直及中華文明的童年時代。中醫、武術、書法、篆刻、茶藝、水墨畫、象棋、剪紙、盆景等校本課程讓每一個梅山人觸手可及地觸摸到中華五千年文明,浸潤傳統文化之中,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收獲啟迪和成長,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師生攜手譜寫書香校園篇章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當晨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落下來,瑯瑯讀書聲便在梅林山澗激揚飄蕩。“蒹葭”詩經里美好的文學意象,在校園天台上的詩經植物園找到具象化的答案。在這里,植物與《詩經》共舞,師生可一睹傳統文化真顏,這樣生動的課堂實踐在梅山中學每天都在上演,一顆顆國學文化的種子,在學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柏華詩經工作室眾位老師行走在經典和時尚之間,編纂的《更好的方法讀詩經》專著,摸索出的“三讀六結合”教學方法,讓《詩經》從書中走出來,變成看得見、摸得著時,知識也就變得鮮活起來。“我們在詩經植物園里,身著漢服,追尋那三千年前的美。”初一6班林佳茵同學說。“梅山中學的中式文化教育和校園完美融合在一起,蒹葭蒼蒼之下我們能聽到學生的瑯瑯讀書聲。”這是家長潘巍對梅山中學的第一印象。除了把課堂搬進詩經植物園,2019年梅山中學將百余幅以“梅”“山”開頭對聯撰掛在學校的連廊上,以“篆隸楷行草”多種書寫方式展示,學生穿梭其間成為學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梅墨書香映冬夏,山痕詩影寫春秋”是初三10班吳佳儀的作品。她很開心自己寫的對聯刻上墻,對於她來說,這是一份特別的畢業前的禮物,讓自己在梅山留下了足跡。負責甲骨文課程的老師唐世標,常帶領學生將經典國學內容翻譯成甲骨文,學生還可以將文字雕刻在木板上。唐世標說:“比起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養成文化愛好,形成文學審美,這將終身受用。”

多年來,梅山學子在傳統國學文化的滋養中日益成長。這與梅山中學全體教師默默深耕厚植國學文化,傾力打造人文校園息息相關。校長王雲虎不僅編寫了校本教材《國學天空》,而且身體力行給學生傳授國學知識。在他看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不是進行簡單的說教,而是以各種各樣的有趣課堂形式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希望每一位走進學校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這座校園的中式韻味和與眾不同。”錢飛副校長表示。

原文鏈接:http://wb.sznews.com/PC/layout/202011/16/node_A12.html#content_948794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