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廣府人為何如此重視解慰酒?
來源:橙新聞    2020-11-12 14:20
「解慰酒」大家聽得多,但如何製作和有甚麼需要留意的地方,香港人嫌煩,所以下個訂單,請酒家餐廳安排。但畢竟是白事,付了錢總要清楚貨是否對版,至少數量上要清楚,切忌弄錯。「解慰酒」應有七道菜一糖水,慢慢數清楚:

【識港網訊】「解慰酒」大家聽得多,但如何製作和有甚麼需要留意的地方,香港人嫌煩,所以下個訂單,請酒家餐廳安排。但畢竟是白事,付了錢總要清楚貨是否對版,至少數量上要清楚,切忌弄錯。「解慰酒」應有七道菜一糖水,慢慢數清楚:

首先,請先吃糖水。為何要先吃糖水?有說先甜後鹹,是讓親友抹掉悲傷,也象徵逝者將後福留予子孫。說實話,做白事,糖水再甜也甜不起來。然後,「必然存在」的第一、二道菜是冬瓜和豆腐(俗語中的「有乜冬瓜豆腐」,便成為形容死亡或發生一些不好的事);再來,是第三、四、五、六、七道,都是「齋」便可。

注意一:碟子請用白碟或藍紋白碟,忌用「期壽無疆」或喜慶用的碟。

注意二:潮州人的話,糖水先行,例必紅豆沙湯圓。

一頓飯算是勉強吃下,但解慰酒到底該在甚麼時候吃的呢?

這是廣東人的習俗傳統。

按照廣東人(準確點說,是廣府人)傳統習俗,辦喪事之後,家屬便安排「解慰酒」招待親朋戚友。正因為吃在葬禮及做法事之後,坊間顧名思義的說法,指吃過之後能解憂,且得安慰。另一說法,人們會視做白事的地方(如殯儀館)都是污穢、污糟,出席者易招惹「霉氣」或「行衰運」(倒運),所以「解穢酒」也是流行說法。而去殯儀館當晚,家屬開設的「齋菜」招呼,亦可稱作「解慰酒」。

我們不妨查找古籍。例如刊印於清代光緒年間的《廣州府志》記述了喪俗及葬俗:

喪禮,昔有用樂如蘇軾所譏,鐘鼓不分哀樂者。近來士夫悉遵丘濬儀節然,亦有仍用鼓樂者。初喪祭用,七至四十九日而止,親戚誄奠,主人報禮。元《志》所謂「喪葬必盛餚饌以待送客」是也。俗尚佛事,有識者亦為之,曰習俗固然。青烏家言,惑俗已久,有停棺數十年不葬者,近奉嚴禁,俗亦稍變。

上文所提及的,讀者會發覺與今天喪葬事宜相似的地方。「初喪祭用,七至四十九日而止」不就是今天七七四十九日的齋期嗎?又有「喪葬必盛餚饌以待送客」,這不就是「解慰酒」嗎?

又,「俗尚佛事,有識者亦為之」可以看到做佛(法)事的重要,甚至有識之士也要跟從,所以稱之為「習俗固然」。但看到最後,字數雖不多,批評的口吻卻愈來愈強,指「青烏家言,惑俗已久」。青烏是風水的另一名稱,用上「惑俗」的字眼,可見編著者並太不喜歡,並指出下葬覓風水地導致「有停棺數十年不葬者」的問題,而政府採取嚴禁措施,「俗亦稍變」。當然,「俗」很難改變,風水命理,我們現在還是很在意,很講究。

又,書中細緻記述了廣府喪葬各項儀式:

始死,召師巫開路安魂靈,投金錢於江,買水以浴,而七七日百日,皆為佛事。富家出殯,用篚鼓旛旐。有官者結楮為神像,具酒食於墓以待客,謂之「岡頭酒」。

一方面可見廣府人講求報喪聲勢大,並流行佛事喪葬儀式。另一方面,由延請法師喃嘸、買水、擔旛、出殯、製作神像等儀式,仍然是今日喪葬的重要元素。至於「具酒食於墓以待客,謂之『岡頭酒』」句,指出當時喪家會準備酒食,在墓待客,稱之為「岡頭酒」。這葬後待客的酒食,似乎是今日的「解慰酒」的雛形。

說回頭,無論稱「解慰酒」還是「解穢酒」,「七道菜」和「齋」都成為必然的元素。我們看到古代的「盛餚饌以待送客」或「岡頭酒」,都離不開「佛事」和「七七」。更重要的是,作為孝 子賢孫並未脫孝,仍有喪期要守。

原文鏈接:https://m.orangenews.hk/details?recommendId=142443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