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九大類民生支出達174.7億元
來源:深圳晚報    2020-10-29 11:45
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GDP3042億元,增長2.5%;前三季度,新增企業數35808家,累計40.85萬家,同比增長6.78%;今年以來,新增上市企業13家,總量達177家,居全國區(縣)第二。
▲深圳人才公園片區。 受訪單位供圖

【識港網訊】10月27日上午,南山區區長黃湘嶽做客新聞節目,圍繞“以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擔當,奮力打造‘雙區’建設的樣板城區”這一主題,就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的南山元素、南山區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市民關註的民生問題,與聽眾進行交流。

南山科技迸發強大動能

在不久前舉行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南山元素高頻出現,特別是慶祝大會前的央視特別報道節目連線深圳灣創業廣場,展示南山經濟科技發展成績,還點到了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鵬城實驗室。黃湘嶽表示,接下來南山區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聚焦A(人工智能)、B(生物醫藥)、C(文旅產業)、D(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新動能,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黃湘嶽還提到,南山區已第一時間對照《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初步梳理出南山未來一段時期的改革重點。他透露,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推出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部省市共建方案。“實施方案已通過,科技部正在征求意見,空間規劃已通過幾輪修訂,正在報深圳市審定,鵬城實驗室等一批項目已經落地,正在打造運作機制,人才房、公共空間也在積極籌劃之中。”黃湘嶽表示。

而在疫情防控期間,南山的科技企業用高新技術不僅助力戰疫,同時也讓企業自身獲得了發展。據悉,南山區委區政府還主動牽線搭橋,引導企業抱團出海,搶占國際市場。大疆創新生產的無人機,在國外被用於開展空中消殺、物品投遞,讓中國企業的科技硬核實力在海外得以充分展現。

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南山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拼出了一份經濟發展亮麗成績單,奪取了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GDP3042億元,增長2.5%;前三季度,新增企業數35808家,累計40.85萬家,同比增長6.78%;今年以來,新增上市企業13家,總量達177家,居全國區(縣)第二。

民生幸福成色十足

針對市民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黃湘嶽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南山區持續縮減一般性支出,把減下來的錢投入到民生領域,實現了民生投入不降反升,前三季度九大類民生支出達174.7億元,較上年增長10.3%。南山區還開展了學有優教、病有良醫、文體惠民、住有宜居、環境提升、交通順暢、安全保障、民生兜底“八大行動”,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直播過程中,黃湘嶽重點介紹了學有優教建設的舉措和成績。他說,南山在加大學位供給的同時,發力提升辦學質量。南山區大力推進幼兒園建設“5080”工程,截至目前,公辦幼兒園有79所,在園兒童約2.9萬名,占比50.1%;普惠性幼兒園183所,公辦和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兒童占比達80%以上。過去一學年,共新建、改擴建公辦中小學校4所,增加學位4600個,有力地滿足了新增人口的入學需求。與此同時,南山區先後成立七大教育集團,覆蓋公辦學校46所,學位覆蓋率超過60%;與深大、南科大、中科院先進院等院校開展合作辦學,為學校引入各類優質資源。今年,南山區高考優先投檔率50.99%、本科率93.65%、專科率100%,600分以上人數比去年增加1.5倍,南山學子人人上大學。

黃湘嶽還提到了南山區文體設施建設情況,“我們盤活各類資源,把最好的空間留給體育,南山區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8平方米,遠超全國1.9平方米的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