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邊工作邊等待留學的時機
來源:深圳晚報    2020-10-28 11:00
在同事們的幫助下,短短幾個月時間,曉舟寫出了一系列很有影響力的新聞作品,迅速成長為單位的“生力軍”。“同事都是業界很出色的記者,跟他們在一起可以學到很多專業上的東西,我覺得這和出國留學一樣,都是在接受我想要獲取的知識。”
▲深圳大學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就業還是繼續求學是畢業生面臨的選擇。資料圖

【識港網訊】盡管很多留學生為了圓夢選擇了“逆行”,但不可否認的是,海外疫情的不確定性,也讓有很多本來已經“把一只腳邁出了國門的人”不得已放棄了留學計劃。放棄的理由五花八門,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

轉考國內研究生,或者先就業,都是這部分人在當下的選擇。不過這更像是一次生命道路上的“迂回行動”,因為留學夢依然像一顆種子埋在他們心底,只要有一夜春風,或許又將破土發芽。

這春風,就是海外疫情防控好轉的消息。

先參加工作豐富履歷

在深圳龍華區的一間出租屋裏,深圳大學2019級醫學院畢業生張喆打開電腦,搜索與英國疫情相關的新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天密切關註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已經成了張喆的“必修課”,因為這與他的留學計劃密切相關。

張喆是2018年年底決定出國留學的。經過精心準備,他在2019年畢業後,參加了雅思和經企管理研究生入學(GMAT)考試。2019年12月份,張喆開始申請留學,起初一切都非常順利,今年2月,他開始陸續接到國外大學的錄取通知。“因為畢業前並沒有選好留學的學校,所以我準備留學的時間比較晚,不過,那時候還是很確定今年要出國留學。然而隨著國際疫情防控形勢愈發嚴峻,出國留學的安全狀況開始變得不太明朗。所以,收到錄取信以後我顧不上高興,反而開始糾結是否要推遲留學計劃。”張喆說。

張喆是深圳本地人,不少同學和親友都有留學經歷,加之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家境都很不錯,所以正常情況下留學夢對他來說並不遙遠。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原本可以水到渠成的“圓夢行動”變得可望而不可即。

糾結的不僅僅是張喆自己,還有他的家人和女友。伴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糾結開始逐漸變成擔心和沮喪。進入5月以後,張喆決定要根據英國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要放棄今年的留學計劃。等到7月,他發現英國的疫情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父母也開始極力反對他在這麽危險的時候去英國留學,“畢竟生命比學業更重要。”這是父母的看法,也是張喆在內心深處給自己劃出的一條底線。“那段時間我一直在跟父母溝通,他們當時十分擔心我一意孤行,我非常理解他們,所以最終我下了決心,暫時放下留學計劃。”張喆說。

計劃的改變讓張喆發現自己突然空閑了下來,很快他就給自己重新做了一個規劃,“我決定先去工作,豐富自己的履歷。”在張喆看來,新冠肺炎病毒遲早還是會被人類戰勝的,所以他把自己的留學計劃調整到了2021年,而在這個計劃實施之前,他得盡快找到一份與他未來想從事的相關行業的工作,既有利於將來的學業,也可以很好地解決個人經濟問題。今年9月,張喆找到了一份跨境電商的工作。不過,做了一個月後他發現這份工作與自己之前的想象並不一樣,於是他又果斷辭職,目前正在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我覺得畢業後立即出國留學或者先工作一段時間再出國留學,其實都是不錯的選擇,關鍵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做決定。生活中總會有些意外,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學會淡然面對,同時,做出對自己負責的選擇,並且相信自己的選擇。”張喆說。

入職媒體迅速成長為“生力軍”

無獨有偶,張喆的另一位校友曉舟也做出了和他相同的選擇。曉舟來自貴州,去年畢業於深圳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讀大二時,曉舟就和父母商量本科畢業後是選擇在國內讀研還是出國留學,他本人的意願還是希望能夠留學。“讀大學以後我曾經有過多次獨自長途旅行的經歷,讓我對海外相對陌生的文化和教育體系都產生了興趣,再加上我很喜歡社會人類學這個專業,而這個專業恰恰是起源於西方的學科,所以我對出國留學還是非常期待的。”曉舟說。曉舟的父母都是教師,他們非常理解曉舟的想法,因此很快就做出了支持他出國留學的決定。

曉舟心儀的學校是英國的愛丁堡大學,為此他很早就開始著手相關的準備工作,包括閱讀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專業的專著。父母也早早就做了準備,包括資金、探親計劃,都提前做了安排。2019年曉舟本科畢業後,也順利地收到了愛丁堡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今年2月,曉舟甚至已經在網上看好了租房的位置。

然而隨後發生的事情驗證了那句“計劃趕不上變化”的老話。今年1月中旬,曉舟依舊忙於留學的準備工作,計劃七八月份先赴英適應幾個月,全然沒有意識到國際疫情蔓延形勢。但父親顯然已經感覺到了危機臨近,過完春節,因為要辦簽證,曉舟要提前回深圳,臨行前的晚上,父親在客廳裏突然對他說:你要做好今年去不了英國的準備。曉舟當時楞了一下,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太往心裏去。3月底4月初,隨著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曉舟父母的決心開始動搖。很快大使館也關閉了,簽證也辦不了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問題讓曉舟感到無所適從,考慮再三,他決定打電話請教自己的大學老師,老師很幹脆地告訴曉舟:“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工作。”

之前多年的期待轉瞬成空,曉舟當時感覺非常遺憾。因為疫情,當時大家都避免見面接觸,曉舟只能通過電話把最終的決定一一告訴了自己的父親、女友和要好的同學。曉舟現在回想起打電話的過程,大家似乎也都早已預料到了這個結果,每個人在電話裏都沒有流露出意外。但是掛了電話以後,孤獨和失落瞬間襲上心頭,“很迷茫,因為必須獨自面對這個決定以及未蔔的前途。那天晚上,我一個人枯坐在出租屋裏,一直到淩晨3時。”

不過,曉舟的這種失落感很快就被後來工作以後的成就感所代替。在大學老師的幫助下,他順利地進入了一家本地媒體,由於表現出色,不久前已經轉正,成為了一名正式記者。在同事們的幫助下,短短幾個月時間,曉舟寫出了一系列很有影響力的新聞作品,迅速成長為單位的“生力軍”。“同事都是業界很出色的記者,跟他們在一起可以學到很多專業上的東西,我覺得這和出國留學一樣,都是在接受我想要獲取的知識。”曉舟說。

曉舟曾聽父母講起“非典”,說那時候對生活影響很大,但那時候他還小,沒有太深刻的印象。經歷了這次變故,曉舟說自己真的切身感受到時代大背景對個人命運的影響。至今他依然記得做決定的那幾天反復思考自己以後的規劃、考慮父母的感受,前前後後考慮了很多東西,這種感覺他以前沒有過。曉舟說,那段時間大家都在居家觀察,他發現在獨自面對恐懼時做出正確的決定其實是一件很難的事,但好在自己已經走過來了。(應受訪者要求文內名字均為化名)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