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弘揚養老孝老傳統 共建共享百歲健康社會
來源:寶安日報    2020-10-21 09:41
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人生的長度。在采訪寶安六位百歲老人以後,編者深刻體會到,人生厚度和溫度才是他們一生的堅守,而長度只是他們厚德載物的人生贈禮。
陳財金 105歲
張朱妹 101歲
何偉 100歲
葉官發 100歲
陳晴雲 102歲
林愛體 104歲

【識港網訊】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人生的長度。在采訪寶安六位百歲老人以後,編者深刻體會到,人生厚度和溫度才是他們一生的堅守,而長度只是他們厚德載物的人生贈禮。今年10月是我國第11個“敬老月”,深圳寶安的百歲老人數升到全市各區之首,這38位百歲老人,也成為我區打造“宜居健康、老有頤養”這張“長壽之區”名片的最強代言人。

這些歷經百年沈浮的老人,見證了時代的變遷,見證了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成長為今天的國際化大都市。年輕時,他們是深圳、是寶安的建設先行者;年老後,他們是寶安健康頤養的受益者。這一期欄目,我們特別邀請了六位百歲老人,為大家回憶,在深圳寶安的百歲年華……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寶安區的宜居健康、老有頤養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效果。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區共有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3.79萬人,非戶籍老年人口19.6萬人,百歲老人多達38人(8男,30女),為全市各區數量之首,其中最年長為106歲。

近年來,寶安區衛生健康系統圍繞“病有良醫、老有頤養”目標,著力解決老年人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著力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大力推進老年健康事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養老孝老敬老活動,使得老年人更快樂地融入社會,更健康地迎接每一天新生活。

陳財金

以身代鏟 手築水庫

條件再苦,也不停下勤勞的十指;環境再差,也沒有建不成的堤壩。

1915年出生的陳財金今年已經105歲,是土生土長的沙井人,膝下育有三女一兒,平日多由小兒子陳誌強照顧其生活起居。

一把蒲扇,一臺老式收音機,是陳財金每天午休過後的消遣,有時候也會跟兒子回憶起年輕時候的事,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末修水庫的艱苦經歷。那時,正值大躍進時期,深圳開始規劃修築石巖水庫、鐵崗水庫和深圳水庫等項目,各家各戶都需要貢獻勞動力,陳財金便是其中一員。

“以前修水庫真的難,每天要搬三四十擔水泥,沒有鐵鍬,光靠手扒泥巴到擔子裏再搬。”陳財金說到這時,左手握緊並微屈,如同鏟子狀輕搭在膝上。

那幾年因為修建水庫,陳財金的手心早已積下厚厚的老繭,擔水泥的雙肩也經常酸痛不已,但看著水庫的堤壩一天天建起來,對他來說比什麽都值得。

“以前是計劃經濟,買什麽都要靠糧票,哪怕手中有點錢都買不到吃的,現在不同了,想吃什麽都買得到,比以前幸福太多了。”年過百歲的陳財金見證了祖國這些年的發展與變革,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如今成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對於陳財金來說便是一種無以言表的幸福感。

張朱妹

光腳村長 七年堅守

雙手接過的是責任,雙腳踏過的是信念,揣著印章,七年如一日為百姓奔忙。

101歲的張朱妹是地道的寶安人。解放前,那時還年輕的他跟過父親出海打魚,幫過地主種地。到了上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後,全國各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土改,當時43歲的張朱妹經村民投票選舉為寶安區新安村村長,一幹便是七年。回憶起這7年的村長時光,他最多的描述詞便是“艱苦”二字,白天需要走訪各個村居收集情況,晚上還要回到村委開會討論到深夜。

“當時條件非常艱苦,路沒有現在那麽好,全是泥巴路,沒有車,單車也無法騎行,只能光著腳走遍村裏每家每戶。”

張朱妹記得剛當選村長時,村支委書記將村長印章交到他手上,對他來說這是一份責任,也是全村老百姓的期望。七年來,他每天都把印章隨身揣著,以便隨時處理需要審批的文件,辦事效率大大提高,也成了村民心中的“急性子”。退休時,那枚印章被完好無缺地交還給了村委會。

如今的張朱妹心態依舊開朗,平時飲食清淡,照顧他的護工說村裏的工作人員經常會帶點水果來看望他,老人會拿個幹凈的小袋子,裝上5元或10元的紅包作為回禮。兒子更是笑說父親現在的記憶力還很不錯,銀行卡和家門鑰匙都自己保管得好好的。

何偉

一朝戎裝 一生榮光

巾幗不讓須眉的娘子軍,不忘初心,堅守革命精神,用身體力行感動著每個人。

今年100歲的何偉老太太,手腳靈便,耳朵有點背,但視力仍然特別好,每每談到年輕時自己的抗日經歷,內心的激動心情總會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

1937年,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在擔任東莞婦女抗日同誌會會長的姐姐動員下,18歲的何偉也走上了抗日革命的道路,她加入東莞抗日壯丁隊,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抗日,足跡不僅遍布東莞、惠州、寶安東江流域,更是隨部隊征戰過東北戰場。

抗日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因為年紀小,何偉受到了部隊裏的哥哥姐姐們的照顧,“我從他們身上學會了很多,也體會到了什麽叫‘革命精神’。”

1982年,何偉離休後回到寶安,依然發揚著革命傳統,多次為寶安區各中小學師生和各單位青年幹部開展革命課堂,弘揚革命先進;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協助當地愛心組織工作,動員親友和後輩參與公益事業。

如今已經100歲高齡的何偉,住在任達愛心護理院,精神依舊充沛,平日保持著閱讀的習慣,一支筆和一份當天的報紙整整齊齊地疊放在床邊。“護理院的人都很友好,也很有趣,他們都愛稱呼我‘老革命’,平時我都愛跟他們講講我年輕時候的故事。”老人開心地說道。

葉官發

和睦家風 世代傳承

一生清貧,勤懇為兒女;知足常樂,苦中也得歡。

住在石巖街道的葉官發今年已100歲,幼年時隨父母從梅縣移居到深圳寶安,直至40歲以後才開始生育,共有四子。“我們祖上幾輩都是農民出身,在過去那個年代經常吃不飽,所以生育都比較晚。”大兒子葉冠興解釋道。

在兒子眼中,葉官發一生雖然過得清貧,但從不對孩子們吝嗇。“我爸以前耕地回來做飯,一定是讓我們幾個先吃,等我們吃完了,他才上餐桌,往往都只能挨餓過日子。”

大概是過慣了苦日子,葉官發如今也保留著清淡的飲食習慣。“之前還能走動時,他會自己走去市場買菜,平時給他買的肉類他都不大愛吃,最喜歡吃的是生菜。”葉官發兒子說道。

雖已年過百歲,葉官發平日生活還是不願意麻煩別人,能自己做的事盡量自己來。“他為人很善良,連對我們這些外人都很好,每次他們一大家子出去聚會吃飯,他都會喊上我,平日裏讓我自己多出門走走,別老圍在他身邊轉。”照顧老人起居的護工如是說。

陳晴雲

祖孫相攜 善心善行

知善,而又行善,淡然面對生活,“做人最重要是開心”。

來到西鄉街道新樂村的公園,陳晴雲剛吃完早餐,桌上還有一瓶水和一份腸粉,見人來時便熱情地招呼著喝水吃東西,令人感到如親奶奶般和藹貼心。

102歲的陳晴雲和46歲的孫子同住一棟,平日相互照顧。“奶奶從小對我很好,總想著買肉買好菜給我吃,我患有小兒麻痹行動不便,多虧了她這麽多年來的照顧,從來沒嫌棄過我。”

陳晴雲已經來深圳生活了34年,子女多數都在香港,平時周末都會返深看望她,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已經大半年沒有相聚,只能憑著微信視頻聊表思念。以前周圍相熟的鄰居都逐漸搬遷或離世,所幸還有孫子和社區工作人員仍相伴在陳晴雲身邊,時不時上門慰問,孫子會在每天下班後過來陪她聊天說話。“以前是奶奶照顧我,現在她年紀大了腿腳不便,該輪到我來照顧她了。”

一如往常,臨近下午,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便會開著巡邏車準時來到,把陳晴雲穩當地送回百米遠的家。臨走時,她還不忘跟每一個人打招呼,口中不停地重復著祝福的話,“你們年輕人要開開心心,要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林愛體

多舛人生 豁達面對

含辛茹苦的單親媽媽,心裏卻把大夥兒都裝下,守護著小家,心系著大家。

每到清晨,福永街道懷德舊村便會傳來一陣悅耳之聲,鐵鍋裏的粥在“撲哧”地沸騰,弄堂裏的小孩在打鬧嬉戲……104歲的林愛體也從這刻開始新的一天。

林愛體出生於1916年的深圳寶安,在那個追求“多子多福”的年代,她的家庭顯得有些特別。林愛體二十多歲的時候生下女兒,不久丈夫因意外去世,一生未再改嫁。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女兒需要人照顧,一邊是家庭的生計來源要解決,林愛體兩邊也沒耽誤,撐起了守護這個小家的重擔。先是在生產隊保管農具,一幹就是十多年,兢兢業業,從未出現失誤。後來去了養雞場餵飼料,每天早出晚歸,把撿來的花生苗細心研磨成雞飼料。她自己也在魚塘養了些魚,家裏人少吃不了多少,逢年過節總要撈點魚分給左鄰右舍。在她身上,不僅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勤勞樸實,更有心系大家的廣闊胸懷。

在外孫的印象裏,除了大方以外,林愛體還是個健談又受鄰裏愛戴的人,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串門嘮嗑,別看林愛體現在百歲高齡了,聽力一點也不輸年輕人,有時候子孫們買給她吃的東西,她總是偷偷留給隔壁小孩們,每次串門嘮嗑都要帶點去。

現如今,林愛體一個人住在懷德舊村,獨居生活怡然自樂。女兒在鄰村住,子孫們也都長大成人。有時候走在弄堂裏,隔壁小孩路過時會甜甜地對她喊上一句:“奶奶好”。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