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集思港議】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控疫
作者:周武輝   來源:香港商報    2020-10-12 09:50
本港抗疫工作的做法和心態,過去較多提到客觀因素,惟疫情反覆的現實,需要香港化被動為主動,下定決心,從嚴防控,實現「清零」才是硬道理。

本港疫情似有反彈跡象,酒吧、酒店、學校、殘疾人士院舍等陸續出現感染群組,專家對此憂心忡忡。港府持續加強控疫措施,包括在灣仔、葵青、九龍城及油尖旺4區設立臨時檢測中心,免費為市民進行採樣,亦考慮新的做法,擬研究修訂法例,針對特定群組及社區實施強制檢測,這是正確的抗疫手段和方向。

相較全球而言,香港防疫並不算差,惟經歷大半年的反覆,本港疫情始終無法「斷尾」,陷入「一放鬆就反彈,一反彈就收緊」的惡性循環,為此已付出慘重的社會及經濟代價。這種「疫情循環」的狀況必須得到改變,香港應下定決心,學習借鑒內地防疫經驗,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果斷堵塞防疫漏洞,忍短痛免長痛,換來早日成功清零,令經濟社會發展回復正常。

國慶中秋假期過後,本地感染尤其是源頭不明個案持續增加,多名醫學專家警告,如果不對高危地方做好針對性預防措施,冬天隨時有過萬人出事、逾千人死亡。

港府因應近期疫情的實際發展,不斷加強各項抗疫措施,惟這些措施,也是過去常規的打法,相信能夠起到抑制疫情反彈效果。但是,經過三波疫情,事實已經證明,上述控疫措施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不能真正將疫症清零,將所有「火頭」撲滅,疫情隨時會出現反覆。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在網誌中指出,香港需要的是建立一套可迅速處理突然出現群組爆發的應變機制,當中須包括提供大規模且徹底的檢測,以及風險辨識標籤,讓確定沒感染的市民能保持日常出行的便捷,也讓經濟活動可繼續運作。的確,香港一日無法真正走出疫情陰霾,社會經濟活動就無法復常,市民要承受更漫長的折騰。若想改變「疫情反覆」的處境,香港必須優化控疫的方式,在原有的策略之上再進一步。

內地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本地新增個案全部清零,基本恢復經濟和社會正常運轉,控疫經驗值得香港學習借鑒。包括「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推行全民檢測,找出並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鏈,以阻止疫情擴散;嚴防輸入病例,所有人員進入內地須在指定酒店隔離14天;運用「健康碼」,實現跨省市的互認對接,最大程度讓民間活動及經濟運作皆逐漸回復正常。內地正是採取「強制+科技」的方式換來疫情全面受控,香港應好好考慮如何建立這類機制。

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已有團隊自行研發一個感染風險提示的手機程式,提示職員遠離有感染病毒風險的建築物,此前也有運用手機應用程式配合電子手環監察強制檢疫的人士。運用科技手段建立香港的健康大數據庫,加強病毒追蹤能力,不涉其他,與港人重視私隱並不相悖,而實行強制檢測亦關乎整體社會的利益。

本港抗疫工作的做法和心態,過去較多提到客觀因素,惟疫情反覆的現實,需要香港化被動為主動,下定決心,從嚴防控,實現「清零」才是硬道理。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