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人有三急:香港廁所標誌的變遷
來源:橙新聞    2020-09-23 09:57
洗手間設立的原意是便利顧客,若然為了標奇立異而讓用家左猜右猜,豈不是本末倒置?若然要進一步推動「無障礙空間」,建議設計師盡量跟隨國際標準而不作大修改。

【識港網訊】論香港數量最多的公共建築,公廁可算榜上有名,合共八百多所遍佈全港。昔日香港衞生技術有限,第一個公廁位於中西區的繁鬧街道之下,而現在為了方便管理,很多時與垃圾站結合,縱使它們隱藏在不知名角落,周邊街道總是充斥着「Toilet 公廁」的指示牌,它們之所以看似一般交通指示牌,原來是因為昔日英國道路研究所的一個決定。

香港上環威靈頓街地下公廁,是全港最舊的公共廁所,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圖:非凡出版

源於馬路的洗手間標誌

自五十年代起,英國的汽車價格變得親民而開始普及,當年中央政府意識到要盡最大努力規劃同修建快速公路,以解決將來迅速增長的車流量,他們亦同時積極審視那些雜亂無章、由多個部門各自負責設立的「標識系統」以及「交通標誌」,務求以統一的設計語言來確保速度提升了的道路可以安全暢通,這可算是英國「標識系統」走向現代化的重要轉捩點,當中「Toilet 公廁」標牌就是其中一例。

看似一般「方向型交通標牌」的他,最早在1957 年已經被編入英國的交通標誌規例 (Traffic Signs Regulation 1957)裏,不過僅是公廁,當時就有多個說法,包括「Public Lavatory」、「Public Urinal」、「Public Conveniencies」、「Ladies」、「Gentlemen」、「Men」及「Women」。

英國「Public Conveniences」標誌。  圖:非凡出版

時至1963 年,英國政府發表交通標誌委員會報告(Report of Traffic Signs Committee),又稱禾貝斯報告(Worboys Report),再三強調設計「公廁指示牌」理應是地方政府的責任,本來就不屬於中央交通條例所管制的範疇,但地方政府為了減少行人在路邊以及相鄰的土地大小二便,紛紛要求禾貝斯將「廁所」納入路牌設計研究之列,禾貝斯亦認同司機和行人有需要清楚知道廁所的去向,使得旅程更加便利,於是「公廁標誌」繼續成為交通標誌系統的一部分,並以現代化路牌的姿態見人。

觀塘「Public Lavatory 公廁」標誌。  圖:非凡出版

紅男綠女如廁去

由於當時尚未有一個國際共同認可的「公廁標誌」(No internationally known symbol is available),禾貝斯於是統一用「Toilet」一詞表示公廁,認為遊客和本地居民看到會一目了然。與此同時,禾貝斯亦為男女廁設計獨立標誌,顏色為「男紅女藍」,與現代認知完全相反。禾貝斯並無解釋用色的箇中原因,筆者猜測或許是因為紅色代表男士的雄心壯志,藍色代表女士的優雅形象?雖然香港的公廁指示牌一般只是寫有中英文字,不附帶男女公仔,但禾貝斯的設計似乎影響了部分公共屋邨及設施的標牌設計,例如石硤尾邨的男廁圖標用了紅色,女廁用了藍綠色,兆康商場以及豪華戲院等舊式商業建築都使用了紅色的男廁標誌。另外,筆者收藏的一個八十年代的「洗手間」燈箱,據說是八十年代一間茶樓的指示牌樣板,顏色為「紅男綠女」,這正好是個意味着衣着優雅的中文成語,予人深刻印象。

八十年代茶樓洗手間指示燈箱樣板。  圖:非凡出版

火柴人洗手間標誌

汽車普及同時亦為鐵路系統帶來衝擊。1948 年英國多間鐵路公司收歸國有,並合組為英國鐵路公司(British Railway),但到了六十年代因為不敵汽車的廉價便捷而日漸衰落。為了革新形象,中央政府在1943 年設立的跨界別設計研究單位—Design Research Unit被委託為該公司設計新的品牌形象,相關守則在1965 年推出首版,內容涵蓋標識系統乃至車身外觀,其中一樣重要突破是推出綫條簡單的修腰火柴人男女廁公仔,而不再是完整人像或頭像,現在香港的舊商場、九龍寨城公園等地都可以找到類似的設計。

西樓角公共運輸交匯處洗手間指示牌。  圖:非凡出版
英國鐵路1965 年設計守則內的洗手間Pictogram。  圖:非凡出版

Toilet 與WC

不過現時英國最新的路牌已經將「Toilet」簡化成「WC」(Water Closet 的簡稱),很可能因為男女廁一般會同時設立,所以在路牌上顯示男女廁顯得多餘,另外WC 亦方便放置在油站以及旅遊等資訊牌上。此外若果有提供「暢通易達洗手間」(Accessible Toilet)的話,路牌會同時標註「輪椅標誌」。另一方面,港英兩地的「公廁指示牌」亦有顏色上的差別,英國是「黑框白底」,而香港則有「藍框白底」及「白框藍底」兩款,基本上沿用英國昔日只寫有「Toilet」的款式。

長沙灣白底藍框洗手間指示牌。  圖:非凡出版
英國含洗手間的服務區指示牌。  圖:非凡出版

狗隻專屬公廁

要保持街道清潔除了需要解決行人的大小二便外,寵物如廁也是相當重要。據當年報紙所說,香港首座狗隻公廁於1969 年面世,位處銅鑼灣的哥頓道。報導又風趣地說「雖然狗隻看不懂文字,但寫有中英文之三角形標誌(樹木造型更加貼切)的指示牌可以吸引犬隻(而非狗主)留意,證明頗受歡迎」,這種衞生設施可說是為街道製造一處自然風光。

香港初代狗廁所標誌。  圖:非凡出版

到了七十年代,狗廁所日益受到重視,1973 年油麻地民政司署於九龍天星碼頭入口設置狗廁所及垃圾站分佈圖,該告示板經由英國陸軍軍需處製作,可見政府對於清潔行動的決心,可惜的是該告示板之圖片沒有出現在報導中。與此同時,狗廁所的指示牌造形有所改變,這款指示牌改成狗隻符號附加向下箭嘴的圓形鐵板,目前仍可在港九市區中找到。

截至目前為止,全港有逾四百個狗廁所,而最新一代狗廁所標誌則是由狗隻圖案、中英文和食物及環境衞生署標誌組成,造形改成圓角矩形,背景為醒目的螢光黃色。

香港現時採用狗廁所。  圖:非凡出版

標誌功能應優先於美感

近年有不少商場在進行翻新工程之際,以革新自家品牌為由,傾向使用跟社區和商場現況毫無關係的外文作為商場的新名稱,而指示牌和包括洗手間的設施標誌亦重新設計,造型千變萬化,以營造出「與眾不同」的感覺。

但每個商場擁有不同的標誌款式,卻對顧客造成困擾。有一次筆者接受一間報社訪問,話題圍繞着社交平台上一則投訴文章,有網民指將軍澳某商場洗手間標誌的造型「華而不實」,男女圖案分別不大,如不仔細看清楚門外標誌,容易發生尷尬情況。

將軍澳某商場洗手間標誌,女廁標誌特徵不明顯。  圖:非凡出版

報導中的一位受訪者指商場喜歡只加一點和上下三角形代表男女廁,心急起來較容易攪亂。雖然他認為加上文字會比較好,但亦理解商場要顧及設計,市民應小心看清楚標誌。另一位受訪者因每個商場的標誌都不同,有時也會覺得難以分辨。以上兩點讓筆者即時想到本地例子,在美孚某商場,洗手間標誌的頭部過細,遠看似是一對上下三角箭嘴,以為指示升降機的位置;而太古某商場則使用身體側面作為標誌,這種做法並不常見,加上男女特徵不明顯,需要時間才能理解其意,更不用說那個不符合法例規定、手腳合併的殘疾人士標誌。

美孚某商場洗手間標誌。  圖:非凡出版

洗手間設立的原意是便利顧客,若然為了標奇立異而讓用家左猜右猜,豈不是本末倒置?若然要進一步推動「無障礙空間」,政府或許可以效法日本,針對指示牌標誌提出指引,列出社區中較為重要的公共設施,並建議設計師盡量跟隨國際標準而不作大修改。

太古某商場洗手間標誌。  圖:非凡出版

上述報導的那個商場最後提出折衷方法,有關洗手間門上的標誌換上兩種易於區別的顏色,接下來亦會於門上加設簡潔、明晰的標示,避免再有網民提及的情況發生。

《誌同道合──香港標牌探索》

作者:吳思揚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時間:2020年7月

橙新闻: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e/137737.jhtml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