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圳40年】經濟稅收實現良性互動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0-08-27 12:54
在稅收方面,深圳用足國家政策,積極創新徵管手段。針對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企業所得稅的政策,深圳稅務機關向企業廣泛宣傳,紮實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工作,讓盡量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創辦之初就能享受到國家扶持政策,為企業成長壯大創造了更大空間。

【識港網訊】據中新社報道,深圳特區迎來40周年。專家分析,40年來,創造奇跡的深圳在經濟发展與政府稅收之間實現了良性互動。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40年前,時任蛇口工業區建設指揮部總指揮袁庚提出「每多運一車土石獎勵4分錢」後,深圳蛇口工業區廣泛采用超產獎勵制度,極大激发工人生產熱情,工廠車間開足了馬力。深圳全市重點行業流轉稅源數據顯示,1980年到1991年間,服裝、鞋帽、日用品等輕工業在生產環節流轉稅中的佔比迅速上漲,從37.3%攀升到了91.2%。

40年後,脫胎換骨,深圳的經濟支柱早已從「三來一補」的加工業,變成金融、物流、文化、高新技術等四大產業。其中,最大的一極是高新技術。

眾多高新技術企業中,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是深圳第一家北斗GNSS衛星導航定位芯片設計公司,也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背後堅強的「芯」支撐。公司副總經理彭小軍介紹說,「中國芯」的成長,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引導和稅費優惠的支持。截至2020年8月,企業已享受增值稅留抵退稅188萬元(人民币,下同),2019年研发費用加計扣除高達555萬元。就在前幾天,稅務局的工作人員又上門詳細解讀了最新出爐的《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政府的政策支持,為深圳華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圖為深圳灣畔的華僑城歡樂海岸。 中新社

40年間,深圳誕生了中國平安、華為、正威國際、恒大集團、招商銀行、騰訊、萬科、深圳投控8家世界500強企業,近30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投資。西南財經大學教授湯繼強分析,深圳始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充分发揮作用。除了全球500強,深圳還培育了大疆、華大基因等幾十家獨角獸公司,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7萬家。

積極发揮市場作用的同時,深圳也更好地发揮了政府作用。以稅收為例,1982年深圳出台政策,特區「三資企業」可享受所得稅減按15%的低稅率和兩免三減半、三免四減半等優惠政策,並對進口生產所必需的生產資料免徵工商統一稅。政策的傾斜給最初的特區賦予了特殊的定位,使深圳的发展擁有了「特優」的條件和「特快」的速度。

圖為深圳市民中心夜景。 中新社

特區政策逐步與全國統一後,深圳並沒有裹足不前。湯繼強說,在稅收方面,深圳用足國家政策,積極創新徵管手段。針對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企業所得稅的政策,深圳稅務機關向企業廣泛宣傳,紮實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工作,讓盡量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創辦之初就能享受到國家扶持政策,為企業成長壯大創造了更大空間。

經濟與稅收的良性互動中,深圳迅速躍升現代化大都市,GDP從1979年的1.96億元攀升至2019年的2.69萬億元。深圳的地方財政收入也從1979年的0.17億元提升到2019年的3773.21億元。如果把中央級收入也計算在內,深圳每平方公里的稅收產出達到4.1億元,高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分析,深圳的市場化程度高,經濟迅速增長創造了更多稅收,讓政府有更多資源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政府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更好地協調,讓市場主體有更多的積累、謀求更好的发展。它的創新、便利以及市場與政府之間的協調關係,都值得在全國推廣。

研究深圳多年的李旭紅說,從全國各地涌向深圳的優秀人才,更想謀求更好的发展環境。他們前瞻性地看到,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以滿足市場主體需求,政府才能獲得更多稅收,才能為企業、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