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反華包圍圈現雛形 中國怎防突變?
作者:凌鹍   來源:經濟日報    2020-07-15 15:15

最近美國打壓中國的行動層出不窮,而且看中香港問題成了美國遏制中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令中國處於前所未有的險境。中央必須顯示出有足夠的危機感及「底綫思維」的實踐。

五眼聯盟成核心 歐日漸靠美

近日美國不斷在經貿、科技及香港、新疆事項上出招打壓中國,勢頭有增無已。當中有兩項尤其值得注意:一是針對新疆問題的制裁首次涉及政治局委員(新疆黨委書記),二是針對香港的制裁,據報可能涉及限制美元兌換及聯滙制。

前者或許只具象徵意義,但後者卻很易引發中美金融戰,而禍及全球。多家中資銀行已開始研究可能影響,也有外資銀行要檢視中企客戶,中外銀行均可能被捲入中美惡鬥。

此外,國際形勢最近又出現了對中國不利的重要轉折:美國努力建設的「反華包圍圈」終見初步成果,雛形漸現。這包括:

(一)五眼聯盟成為包圍圈核心。英澳加等已全面配合美國,採取了對香港的制裁行動,新西蘭看來也快要被迫跟隨。行動還可能跟隨美國「指揮棒」逐步升級。

(二)新八國聯軍開始形成。在五眼聯盟外,歐洲及日本本來相對中立反應溫和,但最近就香港、新疆及5G等事項,日益走近美國。如歐盟已對香港進行制裁,日德等亦高調表達了對香港國安法的關注,公然干預中國內政。G7則早已如此做法。日本還放風稱不想習近平按計劃於今年內到訪,態度惡劣。

印度邊境挑釁 西面軍力牽制

(三)印太地區的美日澳印基於民主政體的「反華聯盟」更為具體,反映特朗普廢棄小布殊「重返亞洲」戰略,而代以「印太戰略」的基礎漸穩。最近在美日澳三國會商後,日澳又另行商談,明確表示對中國在香港、南海及東海的政策不滿。

印度雖在表面上未參與協商,實際上應已與美國有所默契,從西面以軍力牽制中國。最近中印軍方達成協議,雙方自邊綫後撤以免再爆衝突,但這最多只會帶來「短暫的平靜」。印度此次精心部署挑起戰邊境事件,目的除了轉移國內政經亂局的視綫外,還有兩大國際意義:

(一)告訴美國,印方已準備好配合美方夾擊中國。

(二)在國內為與中國開戰,做好政經準備。在邊境衝突後,印方乘機挑起國內反華情緒,和禁制部分中企投資及中貨入口,此乃2018年「洞朗事件」時也沒有者,顯見印方是有預謀、有計劃地惡化中印關係。

(三)據報印方已傳令軍隊不再遵守「中印邊防不先開槍」協議。因此若再有衝突,必然更為血腥、嚴重。解放軍也有退休將領建議,若印方再生事端,應越境還擊。總之,印方正在等機會;當美國在東面生事時,印軍將在西面有所行動。

台海行動不降溫 恐擦槍走火

美國搞事的日方子,恐怕愈來愈近。《環球時報》近日一篇社評便提出了警告:若美台不為台海行動降溫,將等着「擦槍走火」。無疑美國對台軍售頻密化及規範化,和美國機艦頻密進入台海,已成為危險的挑釁常態。

事實是美國內外形勢變化,都正促使美國遏華動作不斷升級。須防美國突然使出極端性挑釁手段。

在國際上,更多盟友及印度等「朋友」參與反華,令美國更「放心」出手。在美國國內,疫情及經濟狀況惡化,前景不明,又令特朗普的選情蒙上陰影。

美國疫情出現了大反彈,日增確診曾突破7萬(中國至今確診只八萬多)。疫情不斷,勢必拖長經濟低迷時期,加上由此凸顯的社會不公平問題和引發的社會運動,已令共和黨內部深感不安,「換馬」之想自悄悄傳開。

值得注意者是前共和黨總統小布殊及其國務卿賴斯明言不支持特朗普,另一共和黨前國務卿及名將鮑威爾更聲言支持拜登。還有傳媒放風說特朗普自知會落敗,並暗示若選情再惡化應退選,乃背後政治暗流的反映。

特黨內鐵票多 常規「換馬」不易

惟特朗普在黨內基層鐵票仍多,要以常規手段「換馬」不易,何況他不會輕易就範,因此,美國國內出現非常規政爭的機率日高。特朗普在巨大內政壓力下,更可能採取「非常規對外手段」轉移視綫、扭轉敗局。他已全面倒向極端反華鷹派,且反華乃兩黨及美國主流政治共識,令中國最有可能成為目標,故意製造「擦槍走火」乃可能手段之一。

在「反華包圍圈」漸顯和美國壓力日大下,中國須認真防範突變出現,且這早有預兆。目前虎門橋怪震,乃回應180年前,虎門銷鴉片後至割讓香港之事,而香港因國安法重新成為中西鬥爭焦點。1976年唐山大地震預示中國政治路向大變,日前的唐山地震是否又有類似預示?

事實是在新八國聯軍下,中國的戰略已不得不變。120年前的八國聯軍標誌了中國歷史發展低谷,今天的新八國聯軍又將標誌甚麼?

歲逢庚子多兇險,風雷激盪看今朝!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