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道与德
作者:黃揚略   來源:識港網    2020-03-09 15:40

在浩如烟海的东方文化作品之中,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举世公认的伟大经典。它立足于社会学、行为学去探究哲学,其思想体系,贯穿两千多年中华大文化历史,涵盖文学、美学、医学、史学和政治、军事等广泛领域,一直浸润到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往往从日常生活到经济活动、社会管理等方面,不经意间就接触到了老子学问。

常言“在天为道,在人为德”。我们这就尝试从《道德经》汲取一些做人做事大学问吧。

【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管理的学问】

我们知道,没有管理,就是没有社会。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种管理者希望达到的秩序。小到企业的秩序,市场的秩序,社区的秩序,大到国家的秩序,全球乃至地球之外的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学就是秩序学。

儒学与法学,是中国传统管理学杰出的“孪生兄弟”:其出发点同为“人”,归宿都是“秩序”。如果说,儒学发现了人性的“善”根,通过肯定、弘扬、褒奖,引导人们“恭恭敬敬”走向“秩序”。那么,法学则发现了人性的“恶”根,通过否定、批判、惩罚,“驱赶”人们“战战競競”走向“秩序”。

道学呢,则由“在天”之“道”归于“在人”之“德”,通过启发人们探究自然法则,遵循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轻轻松松”走向秩序——“摒除了主观色彩”的秩序。

《道德经》中,老子总结宇宙事物发展的最高法则是“道法自然”;提出人类社会治理的最高理想是“无为而治”。

他在《道德经》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们要效法“自然”的什么呢?自然,有两层意思:一是抽象的自然——“本来如此”。这是不带任何主观色彩、不经雕饰的客观事物本身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实质上就是“道”。从具象角度呢,《道德经》首先告诉我们:管理方面,应向天地学习。

学天地,学什么呢?我们看:天生万物,地载万物。但天地什么时候说,我要拥有它、支配它?没有。天地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就是说,我生出了万物,却不想去占有它们;我为它们做了许多事,做了也就做了,不恃功自得;事情完成了就完成了,也不去沉溺其中而居功自傲。正因为天地有这样的品德、气度和胸怀,反而没有谁能将其福荫天下的至大功劳夺走,没有人能挑战天地的地位和权威——“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生活中不正是这样吗?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如果整天喋喋不休告诉人们:我是如何如何的辛苦,我做了这样那样的贡献,那么他基本上不懂得管理,他的单位也肯定管不好。依照老子的教诲,人要学习天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追求“无为而治”。

那么,“无为而治”的评价标准是什么?《道德经》给社会管理排了几个层级: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就是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使被管理者根本没意识到有个人在“管理”着你,你只是自觉、本能、轻松地做着“本来该做”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发挥到极致,社会关系也最和谐。

第二等的境界呢?是让被管理者亲近他,赞美他。这在现实中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一有赞美之声,就有了真赞美和假吹捧,甚至有了恶意的“捧杀”。至少,比起第一层次已有很大的距离了。

第三个层次呢,是做不到被人们“亲之誉之”了,能争取让人畏惧自己也不错。这是现在不少企业老板一味追求并十分享受的状况。殊不知,员工在恐惧状态下干的活,会是你和你的企业所希望的吗?

至于第四个层次:侮之,就别提了。任何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管理者,都不希望被人指着脊梁骨数落,甚至当面辱骂。

《道德经》告诉我们,要想做到被管理者“不知有之”,管理者必须做到“无为而治”。那么,怎样是无为而治呢?

首先,“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貌似无为”之为,“不刻意”之为。作为社会,是一种宽松自如,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知尧舜的环境;对于个人,是一种充分放松,极度释放主观能动和创造力的氛围。一个单位,一个群体,如此环境和气氛是领导者最成功的管理状态。

一句话:对一个具体单位而言,“无为而治”就是在大家都充分放松状态下实现有序高效的运作管理:

首先,要使被管理者充分放松,必先让管理者自身充分放松。举重若轻,不刻意为之,如鸟在天而忘其飞,鱼在水而忘其游;难想象一个充满焦虑、满头长包的领导者,会让同事和下属放松。再有,必须充分信赖同事和下属,并能轻松地不经意地承担失败责任,使其放手工作。最终让人们工作成为自然的习惯。就像《道德经》说的,“攻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一个整天忙着“找事”、“处理事”的单位,成事也难。

还有,要营造朴素自然环境,不给奸狡投机者机会。让众人明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的道理。同时对众人无论水平高低,一视同仁,营造一种“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氛围。果能如此,管理之能事毕矣!

【谷神不死与虚涵万物——发展的学问】

《道德经》另一个注重研究并要求人们效法的事物和现象,是山谷。

这里有一句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绵绵若牝,用之不勤”。

老子通过研究山谷现象,来印证天地之间的催生万物。“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山谷就好比一个大风箱,一头进来,一头出去,好像永远留不住东西,永远也装不满。但就由于它的“虚冲”,因而充满了生机活力。您看:

山谷本来空荡荡的,但有着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各种层次、不同种类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巨木细草,无不接纳,任其在此优胜劣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而万物欣欣向荣。山谷做了什么?它什么都没做,却什么都做了。咦,又回到了“无为而无不为”!

无妨设想:如果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发展,像山谷一样,“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有一个开放而不是自我封闭的格局,以天下为舞台,天下资源为我所用;同时内部容纳不同个性,不同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的人,形成相生相克、丰富多彩的共生体系。就如一位家长,包容不同情商智商的家庭成员甚至生理残缺的成员,让每个人各得其所、各抒所长。这样的企业,这样的家庭,乃至推论到这样的城市,何愁不兴旺发达!

【上善若水与以柔克刚——处世的学问】

老子认为,世间事物之性状,最接近“道”的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位卑而品高,形柔而气刚。唯其自甘卑位,方能尽纳百川以成其大。“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而唯其不捐细流,静水流深,抟聚力量,方能以柔克刚。“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水的道理如此,万物皆然。“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这里的柔弱,不是真正的弱,而是一种柔和、弹性的外表。表现在处世之中,就是平和,冷静,灵活,从容。所以老子告诫:“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柔中见刚,以柔克刚,才是竞争高手。

【长短相形与守弱恒强——竞争的学问】

可以说,《道德经》是博大精深的哲学书,又是社会治理的工具书。它还是竞争谋略的教科书。在生存竞争过程中,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很关键。老子以客观辩证思维,分析了世间万象的矛盾组合,像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冲与盈,福与祸,巧与拙,曲与直等等,分析了它们相互对立又相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规律。最后给人们一个“法宝”:守柔,守卑,守弱。而且反复强调欲速不达、守弱恒强的道理:

《道德经》里说了: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你老是踮起脚尖想显得高些,能撑得多久呢?你把步子迈得老大老大的,想走快些,如何走得动呢?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是显露自己,人们反而看不见你如何高明;老是表扬吹嘘自己,你的本事反而不能彰显;自己表功,适得其反;自视太高,人家反而不觉得你高明到哪里去。

而且,对自身一般看来的优势,也要留有余地,把握分寸,避免“盛极而衰”,“亢龙有悔”。能看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是装太满了不好,不如留有余地;刀刃磨得太薄太锐利了,反而容易折损。因此,竞争的要旨,反而是“看起来”不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不自现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大概是竞争的最高智慧吧。

《道德经》博大精深,如一丰富无比大矿。我们每位学子,若能从边上拣回一块矿石,便欣喜若狂。但切不可以为自己已掌握了这座巨矿。何况矿主老人家,于自身对于宇宙大道的认识也很客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必须谨记老子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的教诲:明白自己不懂就好,不懂装懂就麻烦了。您明白了不懂装懂是不好的,您就少了麻烦和烦恼啦。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