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賈樟柯新紀錄片本年上映 以文學尋根鄉土
來源:橙新聞    2020-02-27 12:24
賈樟柯日前攜同新作《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現身柏林電影節,他在發佈會上表示,時隔十年再推出紀錄片(上一部為2010年的《海上傳奇》),是希望藉此「尋找歷史的證人」。

【識港網訊】賈樟柯日前攜同新作《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現身柏林電影節,他在發佈會上表示,時隔十年再推出紀錄片(上一部為2010年的《海上傳奇》),是希望藉此「尋找歷史的證人」。

電影海報  圖:資料圖片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講述的是大時代下文學與鄉土的故事。全片分為18個章節,從中國當代鄉村出發,採訪了莫言、蘇童、賈平凹、余華和梁鴻等多位作家,其中,又以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的賈平凹、60年代的余華和70年代的梁鴻為主要敘述者。為何以文學為故事主線?賈樟柯認為:「優秀的作家是優秀的信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告訴大家。為什麼他們的反應這麼迅速?因為文學是最古老、最便捷的表達方法,所以我們總是從文學中最早知道世界發生了什麼。」社會變革令農村天翻地覆,但是關於鄉村的回憶,卻在數十年來透過文學的形式被儲存下來,這些作家都是歷史的見證;鄉土的故事,也是一場中國文學的尋根之旅。

電影劇照  圖:《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電影劇照  圖:《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電影劇照  圖:《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影片從數十位作家參與於鄉村舉辦的呂梁文學季開始,以紀錄片的形式,追憶馬烽、講述賈平凹、莫言、余華等作家所經歷的時代。例如余華談及自己兒時在鄉間接觸死亡的經歷,也分享了自己的文學之路:起初多次投稿失敗,後來被《北京文學》選中並到北京改稿,一路艱辛,因緣際會終漸漸成名;片中唯一的女作家梁鴻,自小在貧窮家庭成長,父母也付不起她上學的學費,當作家在鏡頭前回憶時,也不禁哽咽動容。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的原名為《一個村莊的文學》,去年平遙電影節時才改為此名。名字源於電影裡的一段:余華走在海邊,回憶兒時的課本說海水是藍色的,現實的海卻是黃色的。因此他想著一定要向前游,直到海水變藍。

賈樟柯日前也提到,如今正是中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候,這個時候電影應該堅定地存在。「如果說2003年的SARS是我們第一次摔倒,那今年就是我們第二次摔倒,我們需要去反思,這同時需要我們去站起來。我們帶這部電影來,就表明我們中國電影工作者在站立着。」

國際版海報由知名設計師黃海設計  圖:資料圖片

本片的國際版海報由知名海報設計師黃海操刀,畫面中幽暗的海面波瀾壯闊,除了向片名執意,更在波浪中央豎起了一支鋼筆。筆尖似燈塔一樣放射出金色光束,詮釋了「過去是照亮今天的燈塔」的含義,同時用筆向反映時代的作家們表達敬意。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將於今年陸續在各地上映,上映時間可留意官方下一步公佈,可按此進入微博瀏覽。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2/26/010141109.shtml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