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從例戲《香花山大賀壽》看香港粵劇歷史
作者:岳清   來源:橙新聞    2020-02-03 08:45
粵劇傳統例戲《香花山大賀壽》是一齣「神誕戲」,因為省港班帶來種種變革影響,搬演機會日漸減少,令到劇中許多曲詞、唱腔、功架都漸告失傳。

【識港網訊】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藝術瑰寶,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理應珍而重之,好好保育。所幸的是,在香港有一班有心人致力記錄粵劇歷史,言傳身教,將粵劇精髓授予年輕一代,傳承之餘,亦盼發揚光大。岳清便是其中一位出心出力的表表者。本文由岳清撰寫,深入淺出地道出粵劇在香港的歷史發展與藝術特色,更輔有相當珍貴的照片。
粵劇例戲

粵劇傳統例戲有《六國大封相》、《玉皇登殿》、《天姬大送子》、《香花山大賀壽》等。於1920至1940年代,粵劇戲班會按傳統演出這些例戲,以顯示戲班人才濟濟,各種行當演員都羅致其下,讓觀眾看到該班的實力。其中,太平、覺先聲、興中華、勝壽年等著名劇團都會於慶祝先師寶誕的日場上演《香花山大賀壽》。

按粵劇傳統,在特定的節慶、場合,戲班例必要搬演特定的劇目,作為正式演出前的「開場戲」,這些特定的劇目,就是例戲。粵劇傳統例戲大多與祭祀、酬神有關,有趨吉避凶的寓意,除上述例戲外,還有如《祭白虎》、《八仙賀壽》等。有些例戲是在特定神誕專演的劇目,稱為「神誕戲」。《香花山大賀壽》便是一齣「神誕戲」。

粵劇例戲傳演已久,例戲的唱、做、唸、打等表演方法,都依靠口傳身授,傳予下一代演員。可謂各師各法,故演出常有歧異。其中,《香花山大賀壽》因為省港班帶來種種變革影響,搬演機會日漸減少,令到劇中許多曲詞、唱腔、功架都漸告失傳。

蘇少棠、陳寶珠、文千歲、任冰兒、梁素琴、梁翠芬等參演〈觀音得道〉 圖:岳清提供

《香花山大賀壽》本事

《香花山大賀壽》(以下簡稱「《香》劇」)是專為戲神誕辰而演的例戲,每年會在華光師父誕、田竇二師誕、張五先師誕和譚公誕演出。《香》劇源於明代傳奇《香山記》,該傳奇分為〈觀音得道〉和〈觀音誕辰〉兩部分。前者搬演妙善宮主出家得道成觀音的故事,後者則敘述群仙向觀音賀壽的盛況。《香》劇的故事主要取材自《香山記》的下半部〈觀音誕辰〉,講述群仙向觀音賀壽,故事角色全為膾炙人口的神仙道佛人物,塑造了一個溫情、熱鬧、等位分明的神仙世界,這一切都為觀眾帶來濃厚的親切感。

《香》劇屬提綱戲,相比於今日常演的鴛鴦蝴蝶劇,全劇可說無甚曲折「劇情」,然而其特點正在於此。它藉着一個故事框架,讓演員及龍虎武師大顯本領、盡演絕活,其中有「觀音十八變」、「降龍架」、「伏虎架」、「韋陀架」等傳統功架,亦是觀眾欣賞《香》劇的焦點所在。

全劇原本可演出一整天,是典型的「吉慶劇」,目的是透過吉祥喜慶的情節,為節慶營造熱鬧、祥和的氣氛。《香》劇在傳統功架的表演上,再加上一些神仙幻化的特別情節,如「爆桃」、「灑金錢」等。其中「灑金錢」一節,舞台上下互動,觀眾爭相拾取象徵吉祥的仿古錢幣,為全劇的熱烈氣氛帶來高潮。

八和主席梁醒波於底層中央,與眾位龍虎武師表演「插花」之「砌大山」 圖:岳清提供

《香花山大賀壽》的傳承

1930年代,省港班多於每年3月23日為田竇二師誕做《香》劇,如新中華的白玉堂、肖麗章,覺先聲的薛覺先等。若然落鄉做此戲,主會必須多補戲金。一般於早上九時開始,演出觀音得道的故事,到中午十二時多,待花旦「擺花」、打武家「插花」完畢後,停鑼鼓,開午飯。

午飯後,開鑼鼓,就是八仙、四海龍王、三聖母等眾仙,來紫竹林向觀音賀壽。眾仙為求看觀音法力無邊,要求她施展一下。後來於菩提岩前,大頭佛、降龍、伏虎等表演功架,接着韋陀上場,表演「韋陀架」。觀音上場時,表演七手八臂,每一隻手都持有法寶。繼而演出「觀音十八變」,實際是十種變身,即「龍、虎、公、侯、將、相、漁、樵、耕、讀」。每一次變身,都要入場換服,出場起牌子曲,每次演奏的牌子曲都不同。

觀音都由正印花旦扮演,到了變身完畢,便輪到曹寶上場,還有「開桃心」環節,就是於大型道具蟠桃內藏有一人。讓桃擘開,內藏飾演桃心之演員現於舞台。於是曹寶就大灑金錢,此處是全劇最高興、熱鬧的時刻,《香》劇便完結了。

香港於淪陷時期,人力物資都十分貧乏,但有戲班仍然堅持演出《香》劇。1943年10月25日,小生王白駒榮領導義擎天,於高陞戲園,演出《香》劇,唐滌生、鄭孟霞、白雪仙登台客串。

二次大戰結束後,只有少數戲班可演出《香》劇。1950年代,《香》劇幾近消失於香港舞台。1954年2月,花旦王芳艷芬領導新艷陽劇團,於普慶戲院日場上演過《香》劇。

吳君麗表演「觀音十八變」,右邊男孩是現今著名文武生李龍 圖:岳清提供

《花月總留痕》彌補文字紀錄

直至1966年11月10日,在九龍城沙埔道大戲棚,香港八和會館慶祝華光先師寶誕,舉行歷年來最盛大的一次活動,動員全體八和子弟參與大會串,籌備八和福利經費。這次演出大型例戲《香花山大賀壽》、《加官》、《天姬大送子》。為了表示隆重,加演《觀音得道》於前。演出共動用演員六七十位,龍虎武師也需五十人以上,音樂、佈景、檢場等人員達數十人。

筆者幸得三聯書店責任編輯鄭海檳與書籍設計師吳冠曼的協力構思,把1966年《香花山大賀壽》的提綱劇本,完整地呈現於《花月總留痕》內。難能可貴地配上當年演出的罕有彩色照片,令後世人可以多一種角度,來欣賞經典版本《香花山大賀壽》。

粵劇是不斷改變的,自1920年代開始,由官話改為廣州白話。1930年代,紅船班漸漸消失,而省港班隨之興起。與此同時,粵劇「十大行當」演變為「六柱制」,編劇、粵曲亦相應發展。1950年代後,名伶首本戲寶相繼湧現,名班屢出,粵劇發展到興盛輝煌的階段。《花月總留痕》就從這一段歷史講起,涵蓋抗戰前、淪陷時和抗戰後三個階段,輔以豐富的報章資料和劇照影像,對各時期的名伶、名劇、重要事件都做了鋪陳,名伶如薛覺先、馬師曾、白玉堂、桂名揚、陳錦棠、新馬師曾、任劍輝、芳艷芬、白雪仙、紅線女、何非凡等,事件如「薛馬爭雄」、粵劇改良、新型戲院落成、粵劇義演救亡、避難澳門、名伶大匯演等。

「難記興亡事,花月總留痕。」此書資料翔實,許多圖片還是第一次公開,希望以此呈現粵劇藝人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如何勇敢挑戰命運、竭盡全力保存自己的藝術生命,也可作為一部粵劇發展史,幫助普羅大眾走近粵劇,認識文化保育。

《香花山大賀壽》提綱劇本,顯示花旦「擺花」部分 圖:岳清提供
著名花旦高麗(左)與師傅鳳凰女,帶領眾花旦演出「擺花」 圖:岳清提供

《花月總留痕──香港粵劇回眸(1930s-1970s)》

作者:岳清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1/31/010138359.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