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英資財團】香港傳奇李嘉誠(上)
作者:馮邦彥   來源:橙新聞    2020-01-31 09:36
1979年,和記黃埔被華商李嘉誠收購,李嘉誠成為入主英資四大行的第一位華人。自此,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壟斷地位漸漸被打破。

來源:橙新聞

【識港網訊】1970年代後期,羽翼漸豐、雄心勃勃的華資財閥開始覬覦英資公司的控制權,正面挑戰英資財團至高無上的權勢。1979年,和記黃埔被華商李嘉誠收購,李嘉誠成為入主英資四大行的第一位華人。自此,英資財團在香港經濟中的壟斷地位漸漸被打破。

開創收購外資公司先河

李嘉誠,廣東潮安人,1928年出生於家鄉,11歲時因日軍侵華,隨父母舉家南遷香港;14歲時因父親病逝,只好輟學外出謀生,很快成為出色的塑膠產品推銷員。1950年李嘉誠以自己多年積蓄及向親友籌借約5萬港元,創辦了長江塑膠廠,邁開其創立日後宏偉基業的第一步。工廠取名「長江」,據李氏的解釋,是「長江不擇細流,才能納百川歸大海」。1957年,長江塑膠廠重組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其時公司已初具規模,年利潤已達1,000萬港元,李嘉誠成為香港有名的「塑膠花大王」。

50年代的塑膠業工人。李嘉誠早年曾經營塑膠業,是香港有名的「塑膠花大王」 圖:三聯書店提供

1958年,李嘉誠看好香港地產業前景,開始涉足地產業,同年他在北角購地興建了一座12層高的工業大廈,作為進軍地產業的第一步。此後,他陸續在港島北角、柴灣,及新界元朗等地區發展工業大廈,規模越做越大。1967年,香港地產陷入低潮,李嘉誠利用這千載一時的良機,大量收購價格低賤的地皮物業,奠定了日後在地產界大展鴻圖的基礎。1971年6月,李嘉誠創辦長江地產有限公司,1972年8月改名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並將它在香港掛牌上市。

1977年,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進入一個新紀元。這年,長實擊敗老牌英資置地公司,奪得港島中區地鐵中環站和金鐘站上蓋的物業發展權。經此一役,長實的聲譽作三級跳,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地位大幅提高。資深的股評家甚至預測,長實的實力有可能超越置地。這時期,香港的地產市道已頻頻創出新高,香港政府正實施高地價政策,官地只作有限度的供應,每次賣地幾乎都會創出高價,通過競投官地或收購舊樓重建已不易為。

長江實業集團主席李嘉誠,是開創收購外資公司先河的首位華商 圖:三聯書店提供

然而同期內,香港股市仍然疲弱,一批持有龐大優質土地的英資上市公司,因經營保守而股價長期偏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批公司的大股東持股量均不足,對公司的控制權不穩。李嘉誠憑著他敏銳的商業目光看到集團發展的新方向,他決定動用大量現金收購這些潛質優厚的英資公司,為集團在80年代的大發展未雨綢繆。

1977年,李嘉誠小試牛刀,以2.3億港元收購美資的永高公司,開創了香港華資公司吞併外資企業的先河。永高公司擁有港島中環著名的希爾頓酒店,以及印尼峇里島的凱悅酒店;不過,其時公司盈利停滯不前,峇里島的凱悅酒店正在虧蝕之中。當時,普遍指長實出價過高,認為不值。然而,事後證明,長實對永高的收購極為成功,因為要在同樣地點興建同等規模的一流酒店,再多用1倍的資金也做不到。

收購九龍倉功敗垂成

初露鋒芒之後,李嘉誠即將收購的目標指向九龍倉。九龍倉創辦於1868年,當時稱為香港九龍碼頭及倉庫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經營九龍的碼頭及倉儲業務,在尖沙咀擁有龐大土地。九龍倉的創辦人是著名英商保羅.遮打爵士及怡和洋行,因而亦同時兼任九龍倉主席。因而長期以來,九龍倉一直是英資怡和洋行旗下的置地公司的聯營公司,由怡和主席兼任公司主席。

20世紀40年代,九龍倉已發展成香港一家以效率著稱的大型碼頭倉儲公司,其碼頭能夠同時停泊10艘遠洋巨輪,貨倉能儲存約75萬噸貨物。60年代末以後,香港碼頭業掀起貨櫃化革命,九倉遂將碼頭倉庫遷往葵涌、荃灣,在尖沙咀海傍碼頭貨倉舊址興建規模宏大的綜合物業海港城,業務搞得有聲有色。

然而,九龍倉的投資策略有兩個致命弱點:其一,是以發行新股的方式籌集發展資金。1973至1974年期間,九龍倉為籌集發展海洋中心及海港城的龐大資金,先後多次發行新股及送紅股,令公司股數從990萬股急升至8,501萬股;1975年5月及1976年10月,九龍倉再發行1.2億港元的8厘息可兌股債券及2億港元7.5厘息附有認股證債券,結果不少九龍倉股東拋售股票籌集資金收購債券,令股價偏低,股票大量流入散戶之中。其二,是九龍倉興建的商廈,以出租用途為主,現金回流極慢,盈利增長低,這亦是造成九龍倉股價偏低的一個重要因素。1978年初,九龍倉的股價最低見11.8港元;期間,香港地價不僅沒有回落,而且大幅飆升,地處繁華商業區的尖沙咀更是寸土尺金。

這個強烈的反差立即被資深的香港股評家察覺,當時,《信報》資深股評家思聰就以「九倉業務開始蛻變,未來十年盈利保持增長」題,指出九龍倉的股價極之偏低,且手上資金足夠尖沙咀發展之用,值得大大看好。

1978年1月24日,思聰在《信報》「香港股市」專欄,重估九龍倉資產,他根據當時尖沙咀一幅官地拍賣的成交價為4,700萬港元,指出九龍倉的每股資產高達39.04港元,而當時九倉股價徘徊在12港元水平,認為十分「抵買」。然而,比股評家更敏銳的是李嘉誠。當時李嘉誠得到一項情報說,只要購入20%的九龍倉股票,便可挑戰置地的大股東地位(事實上,1978年底,置地僅持有九龍倉約10%股權)。因此,他不動聲色地大量購入九龍倉股票,從每股10餘港元一直買到每股30多港元,共吸納了大約1,000萬股九倉股票,約佔九倉已發行股份的18%。

隨著九龍倉股份不尋常的飆升,香港各大財團以及升斗市民均開始意識到有人正打九龍倉主意,紛紛蜂湧入市,將九龍倉的股票進一步炒起,1978年3月,九龍倉股價飆升至每股46港元的歷史最高水平。這時,李嘉誠有意收購九倉的消息已外洩,一時間,香港股市流言四起。1978年7月26日,李嘉誠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對有關傳聞斷然否認,顯示他精密部署的收購計劃已經中止。至於突然中止的背後原因,至今仍撲朔迷離。

據傳,當時怡和得悉李嘉誠有意收購九龍倉,知道大事不妙,無奈怡和在70年代中前期大規模投資海外,導致盈利停滯不前,資金短缺,雖然在緊急部署反收購行動之後,也到市場上高價收購散戶持有的九龍倉股票,然而為時已晚,資金有限,只好轉向滙豐銀行求助,由滙豐主席沈弼(M. G. R. Sanberg)親自向李嘉誠斡旋。而當時出任滙豐董事的「世界船王」包玉剛亦正計劃部署其「棄船登陸」的策略,亦有意問鼎九倉。

面對錯綜複雜的激烈競爭局勢,李嘉誠審時度勢,覺得眼前仍不宜與歷史悠久且實力雄厚的怡和公開較量,不宜得罪滙豐,必須妥善地處理好與「世界船王」包玉剛的關係,既要避免劍拔弩張的局面,又要謀取實利並為長實的長遠發展留下迴旋餘地,幾經反覆思考,李嘉誠終於決定鳴金收兵,將所持九倉股票全部轉售予「世界船王」包玉剛。

1978年9月5日,包玉剛宣佈他本人及家族已購入15%至20%九龍倉股票。兩日後,《明報晚報》刊登李嘉誠的專訪時解釋說:「他(李嘉誠)本人沒有大手吸納九龍倉,而長江實業的確有過大規模投資九龍倉之上的計劃,是以曾經吸納過九倉股份。他本人安排買入九龍倉全部實收股份35%至50%,作穩健性長期投資用途,但到了吸納到約1,000萬股之時,九龍倉股份的市價已經急升至長實擬出的最高價以上,令原定購買九龍倉股份的整個計劃脫節。結果,放棄這個投資計劃。」此後,李嘉誠約賺取了6,000萬港元利潤,全身而退,將九龍倉的爭奪戰留給包玉剛接手。

____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香港英資財團(1841-2019)》

《香港英資財團(1841-2019)》

作者:馮邦彥

出版社: 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20/01/29/010138082.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