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音樂劇歌劇 跨界創獨特風格
作者:周凡夫   來源:大公報    2020-01-20 11:31
回顧2019年,「Show must go on」的戲劇界「名言」,亦阻止不了不少戲劇節目的停演,但結合戲劇的音樂劇、音樂劇場,甚至業內稱為「燒銀紙」的歌劇製作,大多數「奇跡般」地按期上演。
圖:香港歌劇院半舞台式歌劇《丑角》中的戲中戲場面

【識港網訊】回顧2019年,「Show must go on」的戲劇界「名言」,亦阻止不了不少戲劇節目的停演,但結合戲劇的音樂劇、音樂劇場,甚至業內稱為「燒銀紙」的歌劇製作,大多數「奇跡般」地按期上演。

事實上,2019年的香港舞台,第一季上演的百老匯粵語版音樂劇便有香港話劇團的《假鳳虛鸞》(1月)、劇場空間的《單身.友.情人》(2月)、香港演藝學院的《青春的覺醒》(3月);一月還有「演戲家族」首演廖富德作曲的原創音樂劇《老子駕到》,「進念.二十面體」製作的胡恩威建築音樂劇場《建築城市》的世界首演,以及百老匯音樂劇《MAMMA MIA!》;歌劇製作除了香港演藝學院的莫扎特《魔笛》,還有香港藝術節邀來德國萊比錫歌劇院演出的華格納歌劇《唐懷瑟》,和旅美華裔作曲家周龍作曲的歌劇《白蛇傳》,都集中在3月推出。

  音樂劇歌劇持續演

4月則有兩個原創歌劇及音樂劇上演,歌劇是Elena Langer作曲的室內歌劇《美麗與哀愁》,音樂劇是黎允文作曲、鄭國江填詞的《利瑪竇》都備受矚目。2020年,《利瑪竇》將演出實錄轉成電影版公開上演,並會推出音樂會版本和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出。

由「香港歌劇之父」盧景文領導的「非凡美樂」製作,2019年除製作了莫扎特的《魔笛》(4月)及《費加洛的婚禮》(9月),還邀來歐美多位歌劇紅伶演出了雷哈爾的輕歌劇《風流寡婦》(12月),成為2019年的歌劇壓軸大製作。

香港歌劇院是香港歌劇製作的旗艦藝團。儘管下半年受「修例風波」影響,取消了10月的《卡門×魔笛》(兩個歌劇同場演出的濃縮版另類製作),但主辦方順利推出了莫扎特的《唐.喬望尼》(5月)半舞台式的《鄉村騎士》與《丑角》(8月)和威爾第的《弄臣》(10月)。

9月三個音樂劇場式原創製作同樣矚目,「一舖清唱」世界首演黃詠詩編劇,伍卓賢作曲的《三生三世愛情餘味》,和「進念.二十面體」世界首演胡恩威擔任導演、改編及設計的建築音樂劇場《美麗的陰暗》(于逸堯擔任音樂總監),都是風格獨特的香港原創音樂劇場式演出。

12月就更熱鬧,除了有春天實驗劇團製作,以米高積遜(Michael Jackson)三十首金曲貫穿整部音樂劇的《鏡中人》,還有柯大衛作曲及文本的原創音樂劇《希望之星》,至於香港話劇團及演戲家族聯手,三度重演的原創音樂劇《四川好人》,則作跨年演出十場,成為2019年聲勢浩大的香港原創音樂劇製作。

  新一代力量趨成熟

8月在香港舞台上演的法語原版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票房難免受到影響,其間還有個別製作未能面世,9月倫敦西區的音樂劇《Matilda》便要取消演出。

另一方面,西九文化區上演的第一齣跨媒體、跨藝術範疇的歌劇《卡門─香港》,亦因社會狀況不穩要延至2020年8月演出。

另外要寫上一筆的是,12月非凡美樂製作的輕歌劇《風流寡婦》,在節目單中刊印的「故事大綱」和導賞文章《維也納輕歌劇的不朽傑出》,由盧景文以英文撰寫,陳鈞潤中譯。刊用這篇1998年的舊文章,旨在懷念於9月13日離世的盧景文。盧景文在過去數十年來和陳鈞潤一起推廣歌劇。陳鈞潤中西融會,橫跨劇壇與樂壇,翻譯創作的劇本超過五十齣,過去數十年來盧景文製作的歌劇介紹及歌詞翻譯,大多均出自其手筆。盧景文還是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的理事,他的辭世,是這一年來讓人傷感的悲痛之事。

不過,過去一年來的多部歌劇製作,無論是台前還是幕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香港新一代歌劇力量走向成熟的階段了。人類歷史就是不斷的承傳,亦是悲喜交集的紀錄,那可是人生的常態,香港的亂局,必然亦如歌劇世界一樣,必然會有落幕迎來掌聲的時候。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