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瘋狂「呃like」背後 是認同成癮在作怪?
作者:Trista Luo    來源:橙新聞    2019-12-30 09:25
心理學家方婷的新書《呃like心理學》,從「呃like」現象出發,談到童年、青少年及成年的認同之路,分五個章節,詳細為讀者介紹了何謂認同成癮,以及如何治療認同成癮。

【識港網訊】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朋友嗎?明明約好一起吃飯聊天,對方卻忙著拍食物、自拍,隨後便匆忙將照片調色上傳,全程等著來自社交媒體的點讚和回復,卻忽略了對面坐著的大活人……

心理學家方婷也注意到了這樣的現象:「我見到很多人用很多時間、很多方法影相、拍片,可能他們的工作不是做這些,但很希望能把這些內容擺在社交媒體,我覺得這個現象很有趣:為什麼這些人會花如此多時間、精力,甚至和其他人在吃飯,做事時,都不理身邊的人事,而是想到如何拍到一些照片、影片呃like?」

圖:《呃like心理學》

虛榮心?炫耀?求關注?方婷提供了更專業的解答:「當我們總是做一些呃like的動作,背後一個動機是希望其他人認同我們做這些事是好的,內心的動機是希望可以多一些人來認同,當過度追求時就會出現認同成癮的問題。」

在方婷的新書《呃like心理學》中,方婷從「呃like」現象出發,談到童年、青少年及成年的認同之路,分五個章節,詳細為讀者介紹了何謂認同成癮,以及如何治療認同成癮。

方婷 圖:李家明

為什麼會有認同成癮?

「認同成癮聽起來是心理障礙,但其實不能稱作是一種病。」方婷說。

她介紹稱,認同成癮只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一些人特別需要認同,猶如一種上癮行為。那麼人們為何會有認同成癮的問題出現?她表示,認同成癮源自人們覺得自己內心並不豐盈,需要其他人的認同、支持,才覺得自己做過這件事是值得欣賞的。

「需要被認同」這件事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與我們如影隨形,書中也用了三章內容,分別講述「認同成癮的緣起——童年時期」、「走出被認同的控制——青少年時期」與「停止被別人的認同牽著走——成年時期」。

圖:《呃like心理學》

具體來說,小時候父母師長會告訴我們什麼行為是對的、哪些容易得到社會獎賞,「比如請我們吃東西、帶我們去玩,或者是心理獎賞,比如讚我們乖,都是一些正面的推動力。」

到了青少年時期,大家會關注來自身邊朋友的認同(peer pressure),也會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對外與別人溝通上,這個時期也是自我性格和身份認塑的過程。

圖:《呃like心理學》

成年之後,大家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會投入到工作或者伴侶關係中:「身邊不同的對象,上司或者伴侶的認同,對於我們覺得自己重不重要,是否感覺到被愛,或者可不可以有能力展示自己的才能、優點,都是很重要的指標。」

方婷解釋稱,如果我們一路以來都可以得到其他人的認同,就會有較高的自尊感,也會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覺得自己想做的東西有能力做,是得到其他人支持的。

何謂自我效能感呢?用簡單的語言來說,就是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否有能力處理一些問題、完成一些事和目標。自我價值感低的人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行、不如人,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對自己很有自信,相對需要別人認同的情況就沒有那麼嚴重了。

書中還特別講到著名發展心理學家Erik Erikson提出的「人生八階」成長理論:把人生分為八個階段,分別是嬰兒期、幼兒期、學前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和晚年期,每個階段都有一些發展的「任務和挑戰」,若我們可以完成使命,危機便會解除,人格得以順利健康發展,產生效能。

圖:李家明

如何治療認同成癮?

方婷介紹稱,人們通常不會僅僅因為認同成癮的問題來求助,「因為很難覺察到自己認同成癮」,而最明顯的表癥,或最多人展現出來的,是他們覺得自己在一些關係裡面總是不開心,比如一些情感關係、人際相處關係,他們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質問為何自己總跌入不好的關係、每次拍拖都不如意……慢慢發現,原來源頭在於自己很多時候需要其他人的認同。

如果想要治療認同成癮,覺察其實是第一步:「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有這個問題,我們會倚賴別人、或者過分倚賴其他人,會令其他人感到有壓力。」

圖:李家明

覺察之後則需要接受:接受自己存在這樣的狀態,而不是嘗試去否認和壓抑。其後,試圖去接受了解自己,追根溯源,看看這個問題是何時開始出現,或者細心覺察,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問題出現。

第三步則是尋找一些方法來改變。「例如自我效能感對自己自尊感、自信心的問題,我們可以藉助培養一些不需要和其他人比較的興趣,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情,專心投入去做,開始慢慢欣賞自己,由此找到更多機會去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興趣。當不再需要什麼都和人比較、爭取其他人的認同時,我們對自己的信心就會慢慢增加。」繪畫、填色、練字、種小植物……都是不錯的排解和建立自信的方式。

圖:李家明

到了最後階段,人們便可以慢慢放下對自我認同的執著:就算知道有人不喜歡或者不認同自己的行為和處事方式,對自己也已經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或困擾。

融理論於故事的實用心理書

方婷讀傳理系出身,在創作劇本、寫人物故事的過程中對心理產生了興趣。修讀短期心理課程後,她進一步學習獲得心理系理學士學位,成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隨後更創辦了自己的心理治療中心,目前已經做了七、八年的心理諮詢工作。近年她出版了不少心理相關書籍,除這本《呃like心理學》外,還有《做自己的心理催眠師:圖解催眠自療》、《做自己的失眠治療師:圖解失眠自療》與《別再恐懼自己的恐懼:25個恐懼治療與自療》等。

方婷的作品常以簡短理論配以生動的求診故事,讀來趣味十足又富知識含量。她表示,自己會特意在書中將文學與實用內容結合,嘗試用更多的形容把故事的前因後果講清楚,使不同的讀者在閱讀時產生各自的主觀感受。

「題材的選擇上希望貼近生活,所以我會用真實的個案,不過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個案,而是包含很多不同真實個案的情況」,她笑。「這個處理的原因在於,第一我要保障我的個案的私隱,第二是可以盡快讓讀者了解相關的明顯特征。因為通常我們見個案可能會見很多節,未必將所有內容都寫在同一本書中。」

圖:李家明

由於坊間可見大量應用心理學的書籍,加之影視作品的影響,不少普通人以為心理學的學習很簡單,而心理學家具備跟人聊寥寥幾句就能洞悉一切的能力。方婷笑著「闢謠」:「讀有趣的應用心理學的書,與實際去學心理學最大的分別就是,學心理學真的是要讀和背的——心理學在應用之前,必須了解它的原理是什麼。這些原理由很多不同科學驗證的實驗方法創造出來,成為理論,所以應用之前必須要經過很艱深的過程,就是認識基本的理論,到底人如何理解社會,人的行為和不同狀態。沒了這些理論,分析只不過是自己的空想。」

而至於「一眼看破天機」,方婷也表示,首先心理學家需要有動機了解對方,其次因為沒法直接深入腦部,只能透過觀察人的行為來推測、輔以提問進行一連串分析,所以「平時可能會更容易觀察到你的狀態,但會不會講兩句就知道很多東西,我也希望能有這種能力(笑)。」

方婷目前在嘗試將電影融入到心理諮詢與治療的過程中,而目前她最想研究的是「寂寞心理學」:「很多研究都說寂寞對人的心理、健康有一些負面的影響,我就很想收集一些故事和研究,出一本書專門講寂寞」。相信有朝一日,當《寂寞心理學》成書,也能讓不少自感寂寞的人在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方婷

出版社:非凡出版

出版時間:2019年2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2/27/010135381.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