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家教】培養孩子精英氣質 敢於與人不同
作者:梁鶴年   來源:橙新聞    2019-12-13 09:18
精英不是追求高人一等,是敢於與人不同。關鍵在「敢」。與人不同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是獨立思想的體現。關鍵在教孩子敢於獨立思想,也就是「求諸己」──一種「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情操。

【識港網訊】每個家庭的背景,每個父母的閱歷,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同,教孩子哪有萬應靈丹。就算同一個家庭裡的孩子,也要因材施教。教的手法人人不同,我家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精英氣質,從老大開始。患抽動症的孩子容易被人視為怪物,是被人欺侮的孩子的典型。久而久之,心理會扭曲,或憤世,或苟且,或陰險,這怎麼會幸福?我和妻要他保持自信和良好心態,給他灌輸精英思想。

精英不是追求高人一等,是敢於與人不同。關鍵在「敢」。病是與生俱來,不能改變的命運,不是可以用意志去克服的。但它不代表要消極地接受命運,而是要積極地掌握命運。我們很佩服西方某些人的積極:癌症的患者「不是患上癌症在等死,是與癌症一起過活」(not dying of cancer, but living with cancer)。癌症的事實不能改變,癌症的心態一定要克服。抽動症使他被視為怪物,他反而更要上進,去讓人尊重他的才華,去欣賞他的性格。與抽動症一起過活的積極人生態度,使他從抽動症的奴隸變成主人。

人是群體動物,與人不同往往令人恐懼,恐懼被歧視、受排擠。老大天生頑疾,是被動的與人不同,或許可以得到群體的同情。而精英是主動的與人不同,難免與群體發生張力。這種情況發生時,只有三種結局:離經叛道,被群體拋棄;曲高和寡,與群體脫節;攀高一級,走前一步,在群體不感到威脅下創新局面、開新境界。

我家幾十年住着同一個小房子。1979年,我從英國回加拿大,到女王大學工作。先到金斯頓,妻和老大、老二則住在多倫多朋友家(那時是老三待產),待我找到房,才接他們來。計劃是由房屋經紀人先挑選,妻在週末來查看,如果沒選中就下一個週末再來,直至找到。頭一次跟經紀人見面,這位形象非常專業的中年女士非常認真地說:「你有沒有階級觀念?」我吃一驚,問她為甚麼,她說:「我知道你從英國來,如果你重階級,我就不會帶你去看公主街以北的房子,那邊住的大多是勞工階層。」我們後來看中的雖然不是在公主街以北,卻是一幢由政府蓋的廉價福利房轉成的商品房。以當時的標準來看,是面積偏小的小平房,只有120平方米左右,以現今的標準來看更是蚊型了。幾十年來,就是在這麻雀雖小的房子裡營造我們的家。

在加拿大,典型是5到7年換一次房,越換越大。部分是隨着家庭孩子的增加和成長,但更實在的是追求地位的象徵。很多加拿大人既自諷也自傲地感歎:「一生做房奴,不停交抵押。」

我家決定住「小房」,原因有幾個。首先,大小是相對的。我家的房子跟人家的比確實小,但按實際空間需要來衡量也屬足夠。進住時我家是四人,房子有三間臥室,足夠用了。孩子逐漸增多,小時睡在一起,上下床,熱鬧之極。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是沒有一個怕黑。孩子逐漸長大,作息時間開始有別,需要分房了。首先是我的書房變臥室,後是地庫有窗的部分也改建為臥室(地庫臥室很多加拿大家庭都有,很多孩子都想住,因為離父母監管稍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間,何需換屋?

其次,屋子小,打掃料理都比較容易。更有意思的是不會亂買東西。從衣物到雜物,從廚具到家具,都要考慮有沒有地方放。慢慢地會發覺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生活也就比較簡單。況且,屋小人氣多。很多家庭只有吃飯時在一起,現在越來越多連吃飯也不在一起,家還有甚麼意思?

屋小,「碰」的時候自然就多,早上上廁所要排隊,出門上學、上班要擠在門口穿鞋穿衣,冬天衣服臃腫更是轉不過身。人與人的感情是碰出來的。在愛的家庭裡,哪怕有時碰歪,也有助感情的成長。西方重私隱,孩子把房門關上,裡面幹甚麼家長「不敢」管。我家也尊重孩子的私隱,但不視之為孩子的權。屋小人多的好處是,門外走動的人多了,孩子在裡面也會自動地檢點些。無形的「監管」培養了孩子的自重。我家只有一部電話,放在廚房,孩子沒有養成不停打電話的習慣。

此外,屋小貸款就少,可以早點還清,我們既不換大房(也就沒有新的抵押),就有餘錢供孩子旅行。很多加拿大家長把錢放在換大房子,死後留給孩子多點遺產,我家把遺產「先付」(pay forward),供孩子去換知識。若是他們拿得真知,相信也不會在乎我們死後的幾文錢。對死後遺產的分配,我和妻的宗旨是:「仍有需要的,不值得給;值得給的,不會有需要。」(Those who need it, don’t deserve it; those who deserve it, don’t need it.)

以上這些原因,在買房的時候,妻和我都大致想過了。雖然也知有點與人不同,但絕不是因為想做「精英」。那位房屋經紀人竟然把我當作那些階級觀念重(通常也包括有錢人)的另類精英。

母乳餵嬰、不設電視、孩子做家務不給酬,我家往往與人不同。與人不同非但吃力,而且不知道自己是走在前面還是與人脫節,更或是追求虛名。我要聲明,我家保守、從眾,對傳統、主流都非常尊重,因為傳統是前人智慧的累積,主流是今天眾人的選擇。雖然我們不會為了與眾不同而與眾不同,但是傳統與主流仍只是一般性的準則,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家庭、所有孩子。而且,傳統與主流也在不斷更新,而精英往往是這種改變的起步器或催化劑。

與人不同不是目的,也不是手段,是獨立思想的體現。關鍵在教孩子敢於獨立思想,也就是「求諸己」──一種「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情操。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就是我家要求的精英氣質。建立在獨立思想上的與人不同才算精英。獨立思想就是「求諸己」。「求諸己」是需要方向和原則:方向是小時做好男孩,大時做好男人;原則是慷慨、正派與服務精神。這些父母也要身教、言教。

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家有四男:從好男孩到好男人的成長記》

《家有四男:從好男孩到好男人的成長記》

作者:梁鶴年

出版社:中和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2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2/11/010134109.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