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發展河套香港莫再唱慢板
作者:何潔霞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2018-12-14 12:39
創科浪潮席捲全球,勢不可擋。科技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經濟和人們的生活,香港絕不能落後於大形勢。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較早前提出了打造“深圳河兩岸創新走廊”,在落馬洲河套地區試行便利兩地科技人員交流的政策措施及便利出入境的安排等建議。
[識港網訊]創科浪潮席捲全球,勢不可擋。科技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經濟和人們的生活,香港絕不能落後於大形勢。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較早前提出了打造“深圳河兩岸創新走廊”,在落馬洲河套地區試行便利兩地科技人員交流的政策措施及便利出入境的安排等建議。廣東省政府聽到這等建議後也馬上回覆說,深圳市現正編製完善《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8~2035年)》。蔡冠深有此提議,其實看到香港方反應好像有點慢,才發出這些建議,希望港深雙方加快推進合作區總體規劃研究和相關工程,並爭取有關政策支持,力爭在知識產權保護、區域協同創新、國際科技研發等方面造大造強。

蹉跎廿年未發展反映兩地不同思路做法

說真的,河套地區的發展正好說明港深兩地的不同思路與做法。河套地區是深圳河拉直之後,中央政府1997年將原來位於深圳河中間的一塊沖積而成的三角地產權劃歸香港,河套地區如何發展由深港兩地商定。由於這塊荒地位於香港邊境地區,回歸10年後仍然撂荒,直到2007年,特首施政報告才宣佈要探討使用河套地區的可行性研究,從此又再蹉跎10年,河套地區仍然是一塊荒地。
落馬洲河套地區將會打造成未來創新特區(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深圳河兩岸的景觀變化,以天壤之別形容並不誇張。深圳河北側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一個大都會,高樓林立,燈火通明,而香港一側,依然是人煙稀少,黯淡無光。雖然香港在10年前開始將邊境禁區的範圍縮減,從2800公頃減到400公頃,但目前仍然有13條村落屬邊境禁區,市民進出還要申請“禁區紙”。過去兩地將邊境地區列為禁區,是為防範內地人偷渡來港,而今深圳一方已將一線二線全部放開,而香港一方仍然嚴防死守,卻未見對此政策有何說明。
深圳一方不但放開禁區,還加以充分利用。位於河套對岸的福田區,整體發展不說,單是福田保稅區的突飛猛進,就令人刮目相看。保稅區原是為加工生產和貿易服務的,而今“寶地寶用”,已經有樓高68層的寫字樓,中芬(蘭)設計園,還銳意發展“保稅展示+跨境電商”,多家商品展示中心已進駐營運;“保稅+檢測維修”,內地多家知名企業在此設立售後維修中心。深圳市政府也為此規劃交通配套,將來會有三條地鐵線在保稅區周邊設站。
河套地區將分為三大區塊,A區歸香港規劃,香港政府撥款7億元做規劃工作,目前還在做前期工程,爭取不遲於2021年初把首塊土地用來作研發中心等工程。
C區歸福田區規劃,而深圳一方沒等河套地區真正發展起來,就充分利用深港合作的概念,吸引全國知名大企業和國際機構進駐。目前已經簽約引進“中國-以色列國際創新中心”,以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創新及技術中心”,並與南方科技大學簽約共建“南科大-香港大學聯合實驗室”等項目。

盼深圳河兩岸同樣璀璨

其實,深圳雖然在高科技發展方面先拔頭籌,但香港仍然有很多優勢,香港高等院校對基礎科技的研究,領先於華南地區,香港的資金雄厚,人才濟濟,對國際標準的理解與執行,都可作為深港合作的籌碼。深圳的優勢是可以吸引全國的資金、人才,寬鬆的經營環境能吸引民企和外企進駐。
粵港澳大灣區是要三地各自發展優勢將餅做大,共同享受發展成果。合作的同時競爭也無可避免,港深兩地目前仍有各自的優勢,優勢充分發揮,兩地從中獲益,但競爭存在不進則退的規律,深圳過去和現在都在高速發展,如果香港的進展步伐不如深圳,就會落後於人。所以港深能緊密合作,應該看到的是深圳河兩岸同樣繁榮,同樣燈火璀璨。
記者於較早前,在深圳一個展覽會上採訪了三位同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博士,分別是李坤、孫立發、鍾靜華,他們三人師出同門,都是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系主任蒙美玲教授門生。他們師兄妹三人都是從內地名牌大學畢業,然後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博士,也都有海外著名企業工作的經歷,孫立發在蘋果公司工作,李坤曾在IBM工作,鍾靜華則是在微軟。李坤專攻的是人工智慧和語言學習方向,是全球首批將深度學習應用到語言學習的學者之一,他的論文榮登2017IEEE/ACM Transactions封面,擁有五項國內國際專利。孫立發專攻的是語音轉換,他2016年獲得國際頂級會議ICME最佳論文獎,是2018年國際語音轉化比賽全球第五名。鍾靜華則專攻聲紋識別,2016年國際聲紋識別大賽排名15。
他們三人於2015年於香港成立聲希科技,2016年在深圳正式註冊。如今他們的辦公室選在深圳福田保稅區裏面的長富金茂大廈。孫立發說,站在公司大廈的樓頂,就能看到一河之隔的香港。這裏屬於深港創新特別合作區,我們得到了深圳政府的支持,辦公室租金只是市價的三分之一。聲希科技已經初具規模,我們推出了一個糾正用戶英語發音的APP,正在打磨語音轉換和聲紋識別的產品。
李坤說,製造業薄弱且發展受到人工、成本、土地、市場等因素的限制。珠三角地區,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的基礎和優勢,有一批在國際市場有很強競爭力的企業,又有內地市場作為後盾,拓展潛力巨大。所以兩者各有特色,形成了很強的互補性。
記者問既然已經在香港及海外有學習工作經歷,為什麼創業還是選擇回到了深圳呢?孫立發回答說,有兩個原因,一是成本,另一是人才。“我們在香港創業也可以獲得數碼港的支持,但相比之下,香港的租金成本還是比這邊高很多。”
孫立發說:“另一方面,深圳這邊特別容易找到需要的人才。比如在香港,你想招聘IT工程師這樣的職位很難,但在深圳卻特別容易得到滿足,因為這裏匯聚了全國各地的人才。”
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科技合作,鍾靜華非常看好城市之間的科技合作交流。她說:“以香港為例,香港的大學裏有很多厲害的技術,都是發了論文之後就不了了之,沒有進行產業化。讓香港的高科技技術與灣區其他城市的製造業相結合,這條路的前景非常廣闊。”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一項項高科技項目正從象牙塔裏走出來,如一灣春水在福田保稅區裏流動,在這一股活水的滋潤中,一個個實驗室、科技園等科研成果轉化項目正在迅速落地成型,一個個新生代的如孫立發等人正在香港科技園及福田保稅區間行走,在科研產業化的道路上奮進。也許,正如蔡冠深所言,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打破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各種障礙,讓河套地區升級至國家戰略平台,成為第一個科技創新主導的跨境合作區。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進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原文鏈接:http://www.jdonline.com.hk/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id=41795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