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抒情抽象派創始人香港首展
來源:橙新聞    2019-11-14 09:27
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21日,納哈邁德當代畫廊(Nahmad Contemporary)與貝浩登(香港)舉辦已故法國藝術家喬治·馬修(1921–2012)的作品主題展覽,本次展覽為藝術家在香港的首次個展。

【識港網訊】納哈邁德當代畫廊(Nahmad Contemporary)與貝浩登(香港)舉辦已故法國藝術家喬治·馬修(1921–2012)的作品主題展覽。馬修是抒情抽象派的始創人,亦是行為藝術的先驅,帶起了「導管主義」(tubism)、「滴彩」(dripping)、「巨型主義」(gigantism)及「速畫」(speed)的創作技藝。

Adversité généreuse 寬宏的逆境,1990,布上油畫,146 x 114 cm | 57 1/2 x 44 7/8 in ©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19 圖:藝術家與貝浩登

本次展覽為藝術家在香港的首次個展,透過展示作品向他與亞洲相當悠久的連結致敬。展覽為今年瑞士巴塞爾藝術展及倫敦弗里兹大師作品展(Frieze Masters)中特設展覽的後續,前者更標誌著兩間畫廊對藝術家的全球獨家共同代理之開始。這亦將是2020年3月在貝浩登(上海)舉辦的展覽之前奏。屆時藝術家的英文專論亦會同期出版。

書法的流動性是馬修的作品中一個重要標誌。1940年代,他是構想抽象書法理論的首位藝術家, 更提出符號可以先於其意味的原則。1950年,將任於法國總統戴高樂時期的文化部長暨知名作家安德烈·馬爾羅 (André Malraux)曾宣言:「終於有一位西方書法家了!」藝術史學家赫伯特·雷德爵士(Sir Herbert Read)於1954年讚揚馬修「無疑相當清楚中國書法的法則」,並發揮了「出色書法的兩個要素」,即「模擬活物的筆法與作品佈局的動態平衡」。

Vision révolue 過往影像,1990,布上油畫,97 x 130 cm | 38 3/16 x 51 3/16 in ©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19 圖:藝術家與貝浩登

馬修在藝術生涯發展初期即確立其作品與中國書法的呼應,兩者最明顯的共通特點是「即興性」。1956年6月11日,馬修參與國際美學研究中心(Centre International d’Etudes Esthétiques)主辦的講座,與當時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常任代表Chou Ling博士及書法大師張大千對談後,出版了題為「抒情類非具象畫與中國書法的多面向相關性」(Rapports de certains aspects de la peinture non-figurative lyrique et de la calligraphie chinoise)的論文。他在論文中引用了自己以及波洛克(Pollock)、克萊恩(Kline)、德哥特(Degottex)及韓泰(Hantaï)的作品,並主張,最自由奔放的抒情抽象作品迥異於西方模仿性的書法藝術, 而和遠東書法歷經同樣的下筆過程,包括「落筆速度為首要」、沒有任何「既定的形態」、沒有任何「預設的姿態或手法」,以及「入迷的狀態」。

Cruautés déroutées 殘酷轉向,約 1980,布上油畫,114 x 146 cm | 44 7/8 x 57 1/2 in ©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19 圖:藝術家與貝浩登

1957年馬修抵達日本,在大批觀眾面前進行了幾次即興創作,在當時不僅具突破與前瞻性,更在行動繪畫歷史留下關鍵的一頁。早於此行前數個月,以白髮一雄為首要代表之一的具體派發布宣言,指其成員「高度看重波洛克及馬修的作品。他們的作品展現出物質自身的高呼,那是顏料與瓷釉的吶喊」。將馬修與波洛克相提並論,反映了馬修在1950年代何等顯赫超群,這不僅是就國際名聲而言,更在於他在藝術和歷史上不可抹滅的地位。

Plénitudes insensées 毫無意義的豐足,約1980,布上油畫,146 x 114 cm | 57 1/2 x 44 7/8 in ©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19 圖:藝術家與貝浩登

這次展覽探索馬修豐富多元創作中的其中一個斷面——1980年代,更明確地說是1983至1991年間。於這時期藝術家已在法國和意大利極富盛名,而現時在亞洲正出現迴響。在經過1960與1970年代多次嘗試幾何變化與應用藝術的實驗後,馬修來到1980年代的轉捩點。有人形容為「宇宙風格」,有如圖像化的「星際戰爭」;有人則指是「蠻荒」時期。1980年代馬修亦回歸反幾何的抒情主義,及他在 1950年代採用的書法語言,不過以全新的形式再現,除了強烈的肢體演繹、斷續的線條、顏料與色彩的爆發、對比鮮明的顏色,更不時配以過目難忘的深邃背景。

Abîme absolue 絕對深淵,1990,布上油畫,100 x 81 cm | 39 3/8 x 31 7/8 in © Georges Mathieu / ADAGP, Paris, 2019 圖:藝術家與貝浩登

歸結於此,馬修的作品提供了一套藝術家語言,傳達給我們;這套既嶄新又抽象的語言造就了我們與作品的對話。

法國藝術家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香港首場個展

展期: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21日

地點:中環干諾道中50號17樓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1/13/010131509.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