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月賺近十萬覺痛苦 古琴手棄功利尋生命意義
作者:黃展豪   來源:橙新聞    2019-10-31 14:52
小娟到北京交流時遇到了古琴,「古琴的歌曲大多慢條斯理,而且愈慢愈好,寧慢莫快,我彈奏古琴的時候好似去到一個可以靜心的空間中,構建一個思考國度。」古琴及身心靈治療早已給她擺脫了「窮人思維」。

【識港網訊】曾經從事金融業月入近十萬,但小娟覺得飾演善良的一面來做生意,是一種痛苦。她在彈奏古琴中尋找到一個寧靜的國度,給她思考人生,認識到清心寡欲的生活,才是引領愉快生活的前提。

父母離異衍生「窮人思維」

小娟說:「士人無故,不設琴室。」中一開始學古箏,大學開始學古琴,今日以教授古箏古琴為其中一項謀生工作;琴,是她的緣,「如果我從無遇過古箏古琴,我生命裏可能只有文學,讀書讀書,然後考取資格做一個老師,但生命肯定沒現在精彩,沒有樂器表達情感,就不能用音樂的魔力感染自己,感染別人。」

緣來之前,必然有因。小娟回想十歲的時候父母離異,跟媽媽生活的她在單親低收入家庭成長。媽媽年輕失婚,渴望下一段愛情,小娟認為媽媽愛陌生男人多於自己,因此有個念頭自此萌芽:「我沒有經濟依靠,內心很沒安全感,覺得所有事情只可以靠自己,因此產生一種「窮人思維」及內心萌生恐懼,迫自己學習很多東西,以為失去這個資格,還有另一個資格可以搵食,簡單來說是渴望賺多些錢,令人生變得好過。」讀中一的時候學校實行「一人一樂器」計畫,小娟記得電視中彈奏古箏的女演員優雅非常,決定學習古箏。及後獲全額資助入讀大學,小娟以教琴等兼職賺取生活費。

發現未療癒的自己

在小娟眼中,古箏表演及感染力強,像年輕人在舞台上表現活力與青春。小娟坦言較年輕的時候性格急躁,「喜歡要型要威」,而且自我中心,永遠覺得錯的是他人,對的是自己。也許愛表現及逞強的性格有助她彈奏感染力較強的古箏,然而現實生活中,性格強勢使她與母親的關係日差,「小時候自己不理解媽媽趁後生想尋覓一個伴侶,所以經常與她爭執,有一段時間經常要會見區議員及社工,甚至上大學入住宿舍後有好幾年沒有與她見面。」

入讀大學的時候,因琴而來的緣開始有點變化。她到北京交流時遇到了古琴,「古琴的歌曲大多慢條斯理,而且愈慢愈好,寧慢莫快,我彈奏古琴的時候好似去到一個可以靜心的空間中,構建一個思考國度。」古琴教她停頓與思考,彈奏出的留白除了是詩意與意境,亦是耐性的鍛煉,在停頓的節奏中聆聽自己的心。加上開始接觸身心靈治療,她性格開始變得平和,理解到焦躁及與母親的惡劣關係,原因是現實與自己之間存在着一個「未有療癒的自己」,「藝術是一個情感紓發的出口……學識接納自己,心境如何拿捏出一個中庸之道,你會拿出一個平衡,從彈奏古琴中理解人生。」

為做生意飾演善良一面

大學畢業之後,小娟做過老師,亦短暫做過高薪厚職的金融行業。她記得自己當時從事金融行業加上兼職教琴,月入曾高達「接近六位數字」。然而古琴及身心靈治療早已給她擺脫了「窮人思維」,當她賣力工作銷售金融產品時,「身體好誠實,會給我不舒服的反應」。有一次她在高鐵站遇到一個蹲在街邊的男人,對方說想到銀行開戶口,小娟憶述:「因為當時我從事金融業,我為了可以做單走去親近他,發現他原來是上司公司主席,他正在等候他太太……我向他們介紹自己喜歡古箏古琴及中文,想出書,又談夢想。他很欣賞我,但其實我表達這麼多,背後動機就是博取他們的信任,給我買單。」她續說:「我竟然用飾演善良或純真博取信任,達成功利的目標,這感受令我很痛很痛!」她哭過、掙扎過,最終還是和聲色犬馬、紙醉金迷的金融業分手,「我出差到廈門的時候還去探望他們,因為與他們建立了出於功利的友誼,令我有更大決心離開這個行業,真真正正從事身心靈交流的工作。」

清心寡欲 活得開心

小娟的家有很多書,通往閣樓的樓梯不少書都是有關身心靈和哲學。她說賺錢沒有問題,只是花那麼大心機和時間來換取金錢,她覺得有點「浪費時間」,「生命最終目的是要認識自己,認識生命意義在哪兒。生命首先要過得平安,然後療癒及將愛帶給其他人。」

對現在的小娟來說,金錢是中性,是一種用來維持生活的工具;一般人聽起來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甚或虛偽及可笑,但小娟曾經渴望金錢,亦賺過不少錢,對於金錢的欲過,她是一個過來人,「人生其實可以活得很簡單,只需要清心寡欲,人就會活得開心。」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lifestyle/system/2019/10/31/010130373.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