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的理念根源
作者:彭玉文   來源:橙新聞    2019-10-23 10:27
我長大後較有系統地認識香港生態史地,依賴第四位前輩饒玖才先生一系列香港風物、民俗、地名的專著,奠定我的基礎,才有膽量向學生朋友解說,才有勇氣翻譯香樂思作品。

【識港網訊】生態史地歷奇課程的設計理念,受到很多博物學家(Naturalist)前輩的影響。其教學目的,是引發學員對地方生態史地價值觀上的以致行動上的改變,由冷淡疏離而致熱愛親近;在教學方法上,是親身經歷、動之以情。

自然寫作及保育大師Rachel Carson除了以巨著《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對抗化工生產商,促成全球禁用危害生態的殺蟲劑滴滴涕(DDT),更總結教養侄兒經驗,1952年在雜誌Woman’s Home Companion撰文《幫助子女驚奇去》,身故後在1965年以書名The Sense of Wonder獨立出版,歷奇之「奇」,來自她對此概念教育價值的闡釋:

觸動學生對美的感動,遇上新識方物的驚艷;憐愛與傾慕之情油然而生,便要求知。一時感悟,情義終生。

Rachel Carson 圖: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The Sense of Wonder風行至今,影響力不下於《寂靜的春天》。西非塞內加爾(Senegalese) 森林工程師Baba Dioum得其精粹,在一個適當的地點及配合的時間,即1968年全球天然資源保育大會(IUCN)上,予以發揮,變成一句廣見於世界各大博物館及環保機構的動人標語:

追根究底,我們只會去保育我們珍愛的事物;我們之所以珍愛,是因為我們理解;之所以理解,是因為受到教導。

在教學內容上兼採生態及史地兩者,除了是自身興趣,原來亦暗合於美國一種新興的教育趨勢。曾在愛達荷州州立大學(Idaho State University)任教的Matt Sanger,近年改行成烘焙師,他在1997年的碩士論文中提到:

地方感或地識(Sense of Place)是一個人對其所生活的地方因親身體驗其物候、社區、歷史而建立的親密經驗。地方感教育是人文與自然元素的一場對話。

Matt Sanger 圖:Idaho State Business Journal

近年「地方感教育」發展成「地方為本教育」(Place-based Education),David Sobel(2004)指出它有時也稱作體驗教育(Experiential Education)、社區為本教育(Community-based Education)、可持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 、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其特色是,走出教室,放下教科書,首選校園或鄰近社區、城鎮獨特歷史、環境、文化、經濟、文學、藝術為教學資源,學生對哺育其成長扎根的社區建立地方感,建立不為外來要求、為滿足他者慾望而學,而為發自內心的興趣與志向而學的態度,建立正確的求知態度與技能,稍後自然接通超越地方局限且更廣更遠的科目,反過來又加深其對地方知識的了解,進而有轉化地方的可能。

David Sobel 圖:North Yarmouth Academy

作者在教育學院主修中文、經濟及公共事務,學士論文研究學校微政治,碩士論文研究真實性評估,對讀者反應理論及教育戲劇在語文科的運用亦有著述刊行,怎麼會走上「地方為本教育」的路?反思再三,尋得來龍,是十三四歲時狂熱捧讀的一本雜誌,名為《野外》,裡面有三位作者,對我之成長影響頗巨。第一位是李君毅先生,早於1967年已有如此恢弘論述:

旅行以求樂、求知、增廣見聞為目的……在窮求遠方之前,該徹底認識自己的地方。如香港教育家洞明香港山水之美……則自由活動空間(Free Movement Space)可擴大,民眾身心健康可以增進,惡習可革除,休閒教育可發展。康樂旅行是社會教育重要的一環……一般旅行集中在少數熱門地點吃喝玩樂,亦浪費青年心志精力,亦屈沒了境內奇山異水,未能盡用。

李君毅(右)於婚禮上與證婚人豐子愷(中)合照 圖:野外動向 HK Discovery

第二位是朱培正先生,李君毅先生曾讚譽「環顧今世,在香港言,如朱氏者,罕有其匹。發香港行友之輝光,接前輩莊嚴之步武」。1976年有文可證:

在郊野遠遊的日程中,實在無一物不可賞,無一物不包含着歷史和學問……旅行過程中了解社會各方面情況,山水拓擴胸懷,渡越難關,增益靈智,提高思想。

第三位是讀了李君毅先生《登山臨水篇》而激發無限對香港野外熱情的李衍坤先生,朱培正先生讀他脫俗疏狂的少年心性,對郊野風情的思慕,大為觸動,稱「至今仍是一花獨放,未有同齊。」他在1981年完成下文不久後,在一次流動露營中遇難去世,我認為朱評至今適用。

水潭、沙灘、山澗、山峰,都有新奇事物供體驗……世上同時具備以上條件的地方只有香港,但港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或不加享用,或視而不見,或因趕路而錯過,更甚者是加以破壞……今日旅行隊很多已變商業,改變話題境外旅行,然而如果沒有愛山、愛水、愛野外、愛新奇刺激、愛增廣見聞的熱情,踏遍天下,畢竟一無所有。

李衍坤遇難消息報道 圖:資料圖片

三位文章,與「地方為本教學」精神相通,每見驚艷、憐愛與傾慕,珍愛、求知、人文與自然元素的對話、為己之學等主題,惜受制於專欄版式,未成系統,除李君毅先生《登山臨水篇》今年11月會出版外,另兩位未有成書,用李先生的說法,是「屈沒了境內奇人異士,未能盡用。」

我長大後較有系統地認識香港生態史地,依賴第四位前輩饒玖才先生一系列香港風物、民俗、地名的專著,奠定我的基礎,才有膽量向學生朋友解說,才有勇氣翻譯香樂思作品。

饒玖才(中) 圖:資料圖片

如果我未曾讀過以上四位前輩的作品,我便不會走上今天的路。

_________

彭玉文,香港生態史地歷奇著述者。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0/21/010129421.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