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他們才是正港原居民:香港四大民系
作者:蕭國健   來源:橙新聞    2019-10-17 11:16
香港有四大民系,分別是廣府人、客家人、鶴佬及蜑家人。他們自秦漢期間,從中原地域轉輾南遷,至宋明時才定居境內,而南遷主要為逃避戰亂,亦有因原居地生活艱苦、謀生困難之故。

【識港網訊】香港有四大民系,分別是廣府人、客家人、鶴佬及蜑家人。他們自秦漢期間,從中原地域轉輾南遷,至宋明時才定居境內,而南遷主要為逃避戰亂,亦有因原居地生活艱苦、謀生困難之故。

四大民系的民風、語言、習俗等各具特色,今日在香港仍可看到他們的生活痕跡。

自稱本地人的「廣府人」

廣府人俗稱本地人,為香港境內操粵語系的居民,本是中原人士,自秦漢間遷入古代廣州府屬各地,在宋朝時,為避戰亂,而陸續南遷,散居新界西北部肥沃的平原地帶,以耕種為業,亦有經營商業。宋元間,入遷境內的姓族,可稽考的,有鄧、文、廖、侯、彭、陶、吳等姓族。此等人士,因自中原南遷時,最初先居停香港鄰近的廣州府屬地域,其後才再遷入香港境內,故稱他們為廣府人,即廣州府屬人士。又因香港地區在明清時原屬廣州府轄管,故居民稱本地人。

新界廣府農人

反客為主的「客家人」

客家人,為香港區內操客家語的居民,本是中原人士,自秦漢間遷入粵北地域,元明間始為避亂而遷入香港境內。這些自中原遷居粵北的人士,因晉元帝時曾下「給客制度」詔書,使能定居新遷地域,與該地的原居民雜處;他們最初雖為「客」,但因長久客居後,已不自知為客,變成「反客為主」;且把宋以後由他地南遷的漢人,稱之為「客」。因此,客家人實由中原南遷的各民系所混成。

客家人入遷香港境內,始自宋末元初,主要是為了逃避蒙古人的壓迫。其後,清初復界,朝廷為充實境內人口,特別獎勵墾殖,廣東東北部、福建和浙江等地部分居民希求改善生活,遂整批地遷入香港地域。由於他們入遷該區較遲,故大多只能聚居山地,從事農耕,或製作陶瓷等手工物品;部分入住本地人地域,佃地耕作,藉以謀生。他們在新界分佈甚廣,因從不同地域遷入,故保存了不同的風俗習慣,而且各供奉其原居地的神靈,因而廟宇林立。

水上人「鶴佬」

鶴佬原稱福佬,為境內操漳潮語系的居民,本是中原河洛人士,唐朝時避難南遷,定居閩南,亦有部分人繼遷廣東潮汕地區。此等居民原稱河洛人,後來變音誤作河佬、福佬及鶴佬。

鶴佬大多為水上居民,宋朝時,已自閩潮南遷香港東部沿岸地區。他們南遷,主要因戰亂及原居地土壤貧瘠之故;加以其地居民造船技術獨步全國,且善航海,故以航運及捕魚為業。他們自福建遷入潮汕的,分新舊兩族:舊族指遷自莆田者,新族為來自漳泉者。他們短暫駐足潮汕後,部分繼沿廣東海岸南移,至海豐、惠陽、東莞,甚至遠達雷州、海口等地。

他們除聚居香港地區東部的水域外,亦有人移居上岸,開村立業,從事商業貿易。

長洲學佬巷

艇上居民「蜑家人」

蜑家,亦作「蛋」或「疍」,為百越民族的一分支,初不限於水居,也有陸處。昔年秦攻越,越為所敗,其民多入叢薄,與魚獸相處,亦有避居河泊間,是為蜑。唐宋時,蜑人多散居閩粵濱海地帶,以採珠及捕魚為業。廣東的東莞、增城、新會、香山及惠潮濱海地帶尤多蜑家人。

蜑家人保持古百越民風,圖騰為「蛇」,自稱龍種,稱龍戶,以船為家,入水時常披髮繡面文身,以像蛟龍。最初不服中央管轄,至唐時才開始向朝廷輸糧;明初被編入戶籍,漸多陸居。

香港沿海的灣港,舊有蜑家艇戶頗多,尤以后海灣、青山灣、大埔海、西貢沿岸及離島的海灣最多,大都以捕魚及航運為業。近年都市發展,沿岸大事填海,頗多蜑民由政府安排,遷住陸上。如今,仍居艇上者,為數日減。

西貢彎畔蜑家艇

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香港古代史新編》

《香港古代史新編》

作者:蕭國健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0/08/010128256.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