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兒童音樂劇團 山村義教經歷上舞台
作者:何俊輝   來源:大公報    2019-09-18 16:13
香港兒童音樂劇團新劇《揹着希望數星星》,改編自港人霍文蕙多年前到四川涼山做義務教育工作的經歷。劇末提及Sonya(即霍文蕙)替當地村民村童辦了一個「十年相片展」,紀念這段前後長達十年的珍貴友誼。而這些相片於演出前就在荃灣大會堂展覽廳展出,觀眾看過照片可了解一下涼山的風土人情,增強看戲時的投入感。
圖:Sonya(二排右五)往四川涼山義教小孩,令孩子珍惜每一課

【識港網訊】陳力生編導、填詞及由新世紀青年管弦樂團作現場伴奏的香港兒童音樂劇團新劇《揹着希望數星星》,改編自港人霍文蕙多年前到四川涼山做義務教育工作的經歷。劇末提及Sonya(即霍文蕙)替當地村民村童辦了一個「十年相片展」,紀念這段前後長達十年的珍貴友誼。而這些相片於演出前就在荃灣大會堂展覽廳展出,觀眾看過照片可了解一下涼山的風土人情,增強看戲時的投入感。

演出結束,見到Sonya本人穿上村婦的戲服出來謝幕。而劇中飾演Sonya的則是和藹可親、歌聲悅耳的專業演員麥紫筠。除了她之外,全劇只有兩名成年演員演兩個戲份不多的角色,其他大量角色都由小朋友飾演,例如貼上鬍鬚演成年村民吉地哥的林煒樂,而跟Sonya有一場精彩罵戰戲(透過歌曲《拆天拆地》演繹)的校長就由小演員布朗燊飾演,他將一個愛喝酒、無心教學的校長演得入型入格,囂張的嘴臉結合校長封鎖圖書館的瘋狂情節,教人反感;不過,校長亦有他的觀點,他認為村裏學生保持着傳統生活,男的耕田、女的早嫁就可以了,但Sonya(霍老師)卻認為學生們有權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包括走到村外開眼界,這場衝突有助觀眾深思。

山區校內只有一年級與六年級兩班學生、村民靠巫醫治病等,都反映落後的情況。而編導加插少量涉及香港社會面貌的戲劇、歌舞場面做對比,例如歌曲《港孩遊學團》反映部分香港家長有財力供六、七歲的子女到世界各地暢玩,歌曲《荒唐教育》寫香港小學生為應付學業及課外活動競爭弄得太忙碌(不過歌舞的濃厚聖誕氣氛掩蓋了忙碌的壓力),而涼山小學生就要邊上學邊照顧弟妹和尋拾柴枝,都令人看得有點心痛。Sonya為籌錢興建村校飯堂而返港工作卻遭上司辭退,上司的涼薄跟涼山人的熱情長情,就教觀眾深刻感受到涼山雖然落後卻又值得留戀。

此外,劇中有些歌曲很能配合劇情,感動觀眾。涼山女孩子十多歲便出嫁,村中婆婆(成年演員Susanna Tong飾)對Sonya近三十歲仍未出嫁,既驚訝又激動,歌曲《幫她找個家》將山村的生活習慣呈現得神采飛揚,Frankie Ho創作的旋律與編曲,歌詞重複唱出「霍老師快將三十歲都未嫁」充滿山歌味道,演員站在演奏廳高處向遠方高唱,又見有演員走到觀眾席唱歌,呈現環迴聽覺效果的場面設計,切合山村人彼此熟絡得樂於將個人事情分享出去的習慣。

霍老師令村童們初接觸到便利雨衣,揮舞雨衣的場面配合逗趣的旋律、編曲及生動活潑的演奏,恍似卡通片畫面與配樂的效果。而眾演員邊唱《搬磚頭》邊演耗盡力才可搬起磚頭的場面,令觀眾對童公幹粗活的現象感到悲哀。劇首Sonya要走過漫長路途才可進村,麥紫筠及其他演員都投入演繹,其身體動作、走位處理富高度默契,跟長板櫈、閃光、環境聲效等舞台元素融合起來,令開場歌《山區的呼喚》傳達路途崎嶇危機四伏的感染力。值得一提是此歌加插了「呀唶路咯唆呀嘿喲!」等源自涼山彝族語言的歌詞,有助觀眾盡快投入劇情。

劇末Sonya以一句「回家!」表明涼山鄉村就像個大家庭。可惜現實令她只能返回香港的家而未能重返涼山,不過筆者深信就算霍老師與長大了的學生分隔兩地,劇中那份濃厚的師生情仍可維繫下去。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