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生態史地歷奇】三渡橋謎題考(6)
作者:彭玉文   來源:橙新聞    2019-09-18 09:08
1906年建成的板樑橋,橋面有三分之二保留古貌,橋墩及分水尖之外形、結構、物料竟與三渡坑石橋相似,那就是位於東北窮鄉僻壤的新娘橋。新娘橋是三渡坑石橋的微縮版。

【識港網訊】慶幸有一座在1906年建成的板樑橋,橋面有三分之二保留古貌,橋墩及分水尖之外形、結構、物料竟與三渡坑石橋相似,那就是位於東北窮鄉僻壤的新娘橋。新娘橋是三渡坑石橋的微縮版。新娘橋橋碑指捐款中有來自到美國金山打工的同鄉,也有來自鄰近鄉村的村民,其實主要款項,來自曾經在這裡做過田土登記的一位英籍理民官──當時已升任助理輔政司兼兩局秘證書,在中環上班,後來更成為總督的金文泰。我在另一篇文章推斷,新娘橋未修築前,舊橋由烏蛟騰李氏族人建造,限於資金及技術不足,經常被山洪沖斷沖塌,導致新娘遇難。金文泰以父母官之心,可能也為了與村民保持良好關係,延請工匠來造抗洪石橋。

右圖採自〈大埔老照片〉臉書

新娘橋橋碑,第一句竟然是:

             橋之名也,呼為三渡;橋之造也,祁以萬古。

因為這一句,有人以為此橋名三渡橋,大概因為上面的「新娘橋橋碑」橫刻大字被泥塵覆蓋所致。按照常識及發揮想像力,在下這樣語譯這十六字:

舊橋之名字呀,途人稱為三渡橋,橋建得並不鞏固,名字也是隨口說的,沒有刻碑為記;今次建造新橋,祈求它不似舊橋那樣毀於洪水,因沒有正名而湮沒,願她能流傳萬世。

最後要解破的謎,是為甚麼新娘橋前度被呼為三渡橋,與林村三渡坑石橋可有關係?在窮鄉僻壤,百姓自資興建之橋,只求實用,不識字沒雅興的村民,建橋後沒閒情剩資為橋鑿碑起名,所以此橋本無名,但被提起時,要成為地標指示物,總得有個一聽便會意的呼名,約定俗成,以便溝通。林村三渡坑之呼名,來自「有三個渡口的坑」,或是「位於第三個渡口的深坑」;三渡坑石橋,如果要有呼名,簡稱為「三渡橋」,是否一聽便會意?橋名據該橋所在地命名,合乎常識,羅湖橋、沙田橋、橫洲橋、以致青馬橋、珠江橋、金門橋,莫不如是。

客家李姓大約在遷海令發佈前後才來涌尾烏蛟騰拓殖,不及宋明時期已來林村定居諸鄉歷史悠遠,三渡橋當在三渡坑石橋之後才建造,甚至是李姓村民到林村觀摩後仿造,或僱當地石匠來造,甚至有可能連名字也照搬?

在下的推斷是,新娘澗,照鏡澗,兩澗匯合形成涌尾澗,三澗各有石橋橫越,在這片狹小谷地形成三個渡口,其中貫通吐霧港與沙頭角海的那一渡,商旅最多,遂呼為三渡橋。一定要稱呼全名,便是「在有三個渡口或三道橋的狹小谷地中最多人使用的那一度橋」。

邱東(1999)前輩提及的三渡坑石橋橋碑,是否也刻字祈以萬古?建碑者會想到,把它湮沒的不是滔洪水猛獸,而是政府部門?我不知道當局是否因三渡坑石橋已被水泥化,再沒古跡價值而被下令淹埋;但我清楚,距三渡坑不遠的粉嶺塘坑麻笏河上,曾有一座美不勝收的完美石砌三孔橋,是嘉慶《新安縣志》內列出的位處今日新界的八道古橋之一,其中六道已湮滅,只剩下便母橋與它,它比便母橋精緻很多,抵禦洪水數百年不倒,卻倒在1970年代初政府推土車下。《粉嶺舊時月色》作者張麗翔女史,對此十分惋惜,慨歎:

講求功利、崇尚虛榮、貪新厭舊、生活步調急促的現代人,往往不明白文化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不懂得品味生活細節;看似擁有很多,其實失去更多。

李奧帕德(A.Leopold, 1925, 1990)說同一番話,更一針見血,語帶激憤:

保留鄉郊,於國民性與國民健康上的利益,都大於經濟收入。破壞郊野,表示我們只對後者感興趣。

我知道在注重文化素養的先進地區,當代政府對古橋珍而重之,萬般呵護,儘管橋墩石柱被沖走甚至沖斷,也會尋回復修重建。我十年前帶學生參加韓國斧山生態教育交流營,導遊出示十多幅名勝照片,給團友選擇下一個目的地,大家不約而同都選擇了重建的板樑橋。

斧山市郊板樑橋,外表看不見任何水泥

人同此心,若政府重建的項目不是或不止是快樂亭,而是三渡橋或塘坑三孔橋,我以為一定是今日大埔區、粉嶺區有文化素養遊客的打咭熱點,有助本地旅遊發展。

塘坑三孔橋,白金攝,見《良友畫報》1963年4月106期

可悲的現實卻是,新娘橋古雅的大塊花崗石柱棄澗中如廢物已超過半世紀,新娘橋因為有三分一橋面用鋼筋混凝土補砌而列為二等文物,不會獲得最佳保護。烈士紀念碑對下健在的三擔籮古石橋,年代比新娘橋更古老,很可能是新娘橋前身三渡橋同型設計,它甚至是三等文物也不是,快將沖塌。

圖左:相片遠方是新娘橋,下方為花崗石柱 圖右:三擔籮古石橋

香樂思曾拍攝林村谷,題名「通向浪漫之門」(The Gateway of Romance)。香氏愛林村谷之熱切,驅使他在1946年5月29日,向政府申請在林村土地建屋居住,希望與妻女重過戰前在碧麗園山頭田園牧歌與鳥獸為伍的生活。香氏1948年5月在如日方中時辭退拓展局長一職舉家回英,但經他推介,慈善家嘉道理兄弟,創辦慈善事業,在林村谷繼續香港農業發展大計,協助貧民自力更生,歷屆港督任內亦一直保存此谷淳樸鄉郊環境。世紀末新政令全谷化作地產項目,田園牧歌消聲。毀滅的不單是古物古作,更且是港人最後一扇「通向浪漫之門」。香氏如若得知,心痛程度,可要比張麗翔女史強烈。

The Gateway of Romance,香樂思攝,見G.S.P.Heywood, Rambles in HongKong p.31

_________

彭玉文,香港生態史地歷奇著述者。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9/17/010126583.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