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羅斯福總統夫人 智破白宮謀殺案
作者:杜漸   來源:橙新聞    2019-08-07 09:27
羅斯福總統的夫人安娜•艾莉諾•羅斯福,不只是支持丈夫的精神支柱,可以分擔他的壓力,也是個為他排難解疑的助手。她本身就是個出色的政治活動家,在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都十分活躍。兒子以自己的母親艾莉諾為主角,以他熟悉的白宮為背景,把歷史事實穿插起來,寫成了一系列的「艾莉諾•羅斯福探案」。

【識港網訊】「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這話雖然有點「大男人主義」,不過倒也有一定的道理。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945)的背後就有一個了不起的老婆,安娜•艾莉諾•羅斯福(Anna Eleanor Roosevelt, 1884-1962)這位第一夫人並不是個供擺設的花瓶,她不只是支持丈夫的精神支柱,可以分擔他的壓力,也是個為他排難解疑的助手。她本身就是個出色的政治活動家,在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都十分活躍,因為羅斯福總統不便於行走,經常得坐輪椅,她還充當他的「腳和耳」呢。

羅斯福總統,1941年 圖:Wikimedia Commons

安娜•艾莉諾•羅斯福1884年10月11日出生在紐約市,她的父親是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 Jr., 1858-1919)的弟弟(Elliot Bulloch Roosecelt, 1860-1894),但她很年幼就失去父母,由外祖母撫養。十五歲她被送到英國讀書,開始有了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和責任。她長得並不漂亮,相貌平凡,甚至可以說是又瘦又難看,她認為自己是隻「醜小鴨」,一定嫁不出去的,可是比她年長兩歲高大英俊的遠親堂表哥—法蘭克林•羅斯福卻對她情有獨鍾,他們在1905年結了婚,到1916年,他們一共生了六個兒女,其中一個夭亡,其他的四兒一女都順利長大成人。

艾莉諾是任期時間最長的美國第一夫人 圖:Wikimedia Commons

羅斯福參與民主黨的活動,得威爾遜總統(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1924)賞識,提拔為海軍次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艾莉諾參加過紅十字會的活動,也曾短期到過法國戰場救死扶傷;後來,她漸漸在社會活動方面支持羅斯福的政治主張,較全面地進入了社會生活。她在工會、婦女會、消費者協會和紐約州民主黨的競選委員會工作,到處演說,她不只為羅斯福跑腿當耳目,她自己在社會活動中也開始顯露出才華,贏得群眾擁戴。

羅斯福當選紐約州長,她把最後一個孩子送進學校寄宿後,就開始忙碌地為當州長的丈夫去巡視考查紐約州的醫院和監獄。1932年羅斯福競選總統,正如艾莉諾後來說的,這意味著「屬於自己的任何個人生活的終結」。她很快就變成一個在美國歷史上最受群眾愛戴、最出名的,同時也是受批評最多的第一夫人。

她為報紙寫專欄,在電台做定期廣播節目,談民眾的迫切要求和宣傳新政,所得的收入全部捐作公益。她到全國各地,為羅斯福收集民情意見,她特別關注婦女、黑人和年輕農民,這些人是羅斯福戰勝經濟大衰退的新政所忽視了的社會族群。因為她沒有擔當官職,故能比羅斯福更自由地說話,能深入基層,廣交民眾,很快她就成了社會民眾同官方溝通的主要渠道。她比她的丈夫更強烈地譴責種族歧視和壓迫,為爭取黑人的公民權益而鬥爭。她曾出任過民眾防衛部副部長,但她並不適合當官,在1942年大受國會批評後辭官,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當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更為國家出力,她記性很好,經常當總統的特使,為總統把重要的機密情報記在腦子裏,帶去轉達給將軍、海軍上將,甚至別國的國家元首。她還常到英國、歐陸和太平洋地區,為軍隊打氣和視察紅十字會機構,她的確是個女中豪傑。1945年羅斯福去世後,她打算退休過平靜的晚年生活,但杜魯門總統(Harry S. Truman, 1884-1972)任命她出任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代表,她擔當主席,起草完成的《世界人權宣言》,並於1948年為聯合國大會通過。在1952年艾森豪威爾(Dwight D. Eisenhower, 1890-1969)當選總統後,她辭去了聯合國的職務,但仍為美國在聯合國的國際互相了解和合作協會工作。

艾莉諾及由她起草的《世界人權宣言》 圖:Wikimedia Commons

六十年代初,甘迺迪總統任命她出任聯合國代表,擔任和平部隊的顧問和婦女地位委員會的主席。不過這時她已年邁,精力大不如前了。1962年11月6日,她在紐約去世,享年七十八歲。她著有一本《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Eleanor Roosevelt, 1961),包括:《這是我的故事》(This is My Story, 1937),《我的回憶》(This I remember, 1949)和《談我自己》(On My Own, 1958)。

作家小羅斯福•艾略特(Eliott Roosevelt, 1910-1990)是羅斯福總統夫婦的兒子,雖然生於富貴之家,深得父母鍾愛,但羅斯福夫婦對兒女的要求卻相當嚴格,使他們受到良好的教育,絕不讓他們有特殊的待遇。艾略特同普通人一樣應徵當兵,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曾在空軍服役並晉升到上尉。戰後他當過記者,也做過廣播電視製作的工作,曾一度從政,後來卻去經營牧場和礦場。他和妻子定居加州,有八個子女。因為他當過記者,愛好寫作,得作家哈靈頓(Donald Douglas Harington, 1935-2009)的指點,在艾莉諾還在世時他就開始寫作推理偵探小說,其中有的手稿還是獻給母親的呢。

小羅斯福(左)和他的母親(中),右為小羅斯福的兒子,1962年 圖:Wikimedia Commons

他以自己的母親艾莉諾為主角,以他熟悉的白宮為背景,把歷史事實穿插起來,寫成了一系列的「艾莉諾•羅斯福探案」。艾略特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發表這套「探案」系列小說,到他在1990年去世時,已經出版了七本,還有很多本已經完成而尚未發表的手稿,在他死後得以陸續出版,這套「探案」直至2001年總共出版了二十本,另外還出版了兩本以波士頓銀行家恩迪科特為主角的偵探小說。

這二十本「探案」小說的時代背景,從1933年一直跨越到1943年,這十年正是美國經歷了大蕭條後,羅斯福上台實行新政,致力於經濟復甦,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段歲月,艾莉諾居住在白宮,身為總統夫人,在她身邊不時發生離奇的命案,有些還涉及到國家、外交和戰爭的機密,由於她生性好奇,富於正義感,故不時會充當起業餘偵探的角色,以總統夫人的身份過問案情,執行任務的警務人員自然盡力對她加以協助,而羅斯福最討厭聯邦調查局那個愛出鋒頭的局長胡佛(John Edgar Hoover, 1895-1972),不希望讓他介入白宮發生的案件,故而她在處理這些案件時,既要不失身份,又要合情合理,而且還要顧及各個方面的微妙關係。憑著她的智慧,也藉著她身為女性的直覺和同情心,往往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連羅斯福也笑稱她是「業餘大偵探艾莉諾•福爾摩斯」。

艾略特的文筆生動流暢,寫人物能抓住性格特點,在他的這些小說裏,出現了很多真人實事,這些歷史人物大部分都是他認識和熟知的,當然小說中也有虛構的成分,但他仍是以歷史事實為根據的,在這個基礎上加以合理的想象和虛構,因此這一系列精彩感人的小說可以當作推理小說來看,也可以把它們當作歷史小說來看,讀者可以從其中得悉不少罕為人知的內幕秘聞,而這些秘聞並非作者的幻想虛構,而是有事實根據的,因為他最熟悉的母親和父親就是當事人。

在他筆下的父母也不是完人,有人性的弱點和錯誤、人的愛與惡,他不只是正面地寫他們,也寫出他們政治上的野心和抱負,更寫他們面對生活時的壓力和無奈。在生活細節的描寫和人物性格的刻畫上,這些小說都能給人以真實的感受。這些小說在寫作技巧上相當高明,能不落窠臼,案情往往在最後幾頁會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突然轉變,而在最終揭開謎底時,你會認為的確合情合理,無懈可擊,令人拍案叫絕。

介紹推理偵探小說的方法,跟介紹其他品種的作品是不同的,我不能把故事的結局講出來,否則讀者再也沒有興趣去閱讀那些小說了。有關這十多本小說(編按:以下選取五本介紹),我只能寫下這幾段簡介文字,希望它們能幫助讀者了解這十幾本有趣的書,而不會磨滅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謀殺案和第一夫人》(Murder and the First Lady, 1984):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蘭前夕,白宮發生了一宗命案,一個會計員被毒殺,聯邦調查局逮捕了第一夫人的一個秘書彭美拉,因為死者是她的情人,而且是喝了她調的酒被毒死的。只有艾莉諾相信她是清白無辜的,她為了主持正義,要深入調查,卻受到胡佛的阻撓,因為死者是極右的國會議員的兒子,胡佛是為了維護那位參議員,而不讓他的兒子的醜聞公諸於世。但這件事涉及死者曾在英國參與的一件盜竊大宗珠寶的案件,英國蘇格蘭場派來了褒頓爵士參與偵查。艾莉諾親自出馬,和華盛頓的警長合作,到賭場會見三教九流人等,終使此案水落石出。此書有出人意表的轉折,真兇直到最後才露面,不讀到最後,讀者根本就猜不出誰是真正的元兇。

《謀殺案和第一夫人》是第一夫人探案系列的首本著作 圖:資料圖片

《海德公園謀殺案》(The Hyde Park Murder, 1985):羅斯福在紐約的老家是位於海德公園的高檔住宅區,他們的一個股票商鄰居因被控貪污而自殺,但艾莉諾同情他的兒子和一個年輕姑娘的愛情,出馬查探此案,發現股票商是被謀殺的,而且牽涉到德國在美國通過非法股票活動套取數百億美元的罪案。

《合卡烏別業謀殺案》(Murder at Hobcaw Barony, 1986):第一夫人應邀到總統顧問巴魯切在南卡羅連納(State of South Carolina)的別墅度假,她以為這次假期是和一批荷里活明星共聚一堂,能釣魚騎馬,但在第一晚,電影製片家帕特里奇突然被炸死。這是一宗謀殺案,在場的有很多荷里活的大人物,包括堪富利•保加、鍾•歌羅福(Joan Crawford, 1905-1977)等大明星,他們每個人都有殺死帕特里奇的動機和理由,個個都有嫌疑,到底誰是殺人兇手?第一夫人要破案可得跟兇手進行一番鬥智了。

《白宮廚房謀殺案》(The White House Pantry Murder, 1987):1941年,美國人民準備過聖誕節的時候,首都的注意力已轉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白宮的屋頂架起了高射炮,羅斯福夫婦準備迎接英國首相邱吉爾(Sir Winston Leonard Spenser-Churchill, 1874-1965)和他的隨員到訪。儘管保安嚴密,但仍發生了一件闖入事件,一個神秘人物被發現死在白宮廚房的大冰箱裏,他是被人用針狀利器刺進後腦而死的。艾莉諾擔心有人行刺羅斯福和邱吉爾,她這次得要同內外的敵人鬥智,粉碎納粹軸心國的行刺陰謀。

《白金漢宮謀殺案》(Murder at the Palace, 1987):1942年艾莉諾作為特使奉命訪英,接受英皇接待,住進白金漢宮。她每日行程緊湊,既要同同盟國要員會談,又要到各個美軍基地慰問軍人。但在白金漢宮中英皇的侍從哈定爵士被謀殺,疑團重重。當晚他開雞尾酒會,邀請的每個客人都有理由想要殺他,他們聚齊在客廳等哈定爵士,卻發現他倒斃在隔壁房中。艾莉諾當仁不讓,充當偵探,她發現哈定過著雙重生活,既在宮中當侍從享受特權,又在黑社會中胡混,每個客人都可能行兇殺人,要查出誰是兇手,可不容易。

其他第一夫人探案小說:

《橢圓辦公室謀殺案》(Murder in the Oval Office, 1989)

《玫瑰園謀殺案》(Murder in the Rose Garden, 1989)

《藍室謀殺案》(Murder in the Blue Room, 1990)

《頭等艙謀殺案》(A First-Class Murder, 1991)

《紅室謀殺案》(Murder in the Red Room, 1992)

《白宮西翼謀殺案》(Murder in the West Wing, 1993)

《東室謀殺案》(Murder in the East Room, 1993)

《皇室謀殺案》(A Royal Murder, 1994)

《行政大樓謀殺案》(Murder in the Executive Mansion, 1995)

《法國莊園謀殺案》(Murder in the Chateau, 1996)

《午夜謀殺案》(Murder at Midnight, 1997)

《地圖室謀殺案》(Murder in the Map Room, 1998)

《喬治鎮謀殺案》(Murder in Geogetown, 1999)

《林肯睡房謀殺案》(Murder in the Lincoln Bedroom, 2000)

《總統睡房門前謀殺案》(Murder at the President’s Door, 2001)

總的來說,這一系列探案小說是很能吸引讀者的,它們既有歷史的真實性,又有推理小說的趣味性,年輕一輩的讀者在充滿趣味的閱讀體驗之餘,可以從中獲得很多歷史的知識和趣聞。而跟我年齡相若,曾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那個年代的人,更能走進歷史長廊裏,獲得懷舊的回味,故此可以說,這系列小說不只是能幫助讀者鍛煉思考能力的推理小說,更是能給人以藝術享受的,藝術性相當高的好作品。

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偵探書話》

《偵探書話》

作者:杜漸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7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8/06/010123188.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