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撐起創新脊樑 打造科技走廊
來源:香港商報    2019-04-30 14:16
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公布以來,「科技創新」成為粵港澳融合發展、提升經濟質量的「黃金機遇」。
大灣區規劃中的科創中心帶是一次難得的轉型升級機遇,將推動整個大灣區的產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新華社

【識港網訊】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公布以來,「科技創新」成為粵港澳融合發展、提升經濟質量的「黃金機遇」。毫無疑問,科技創新將成為大灣區未來建設發展的重中之重,國際科創中心的建設將穩步推進。其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創新走廊更是撐起大灣區的創新「脊樑」。值得注意的是,港澳廣深四地在科技創新層面均存在各自的優勢和劣勢,而科創走廊正好將讓四地取長補短。可以預期,大灣區打造的「中國矽谷」正蓄勢待發。

多元合作 資源要素全流通

《綱要》中指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攜手港澳加強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科技創新將成為大灣區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它決定了大灣區未來在全球灣區中的地位,也決定了灣區發展的可持續和發展韌性。

談及大灣區科技發展的優勢,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對本報記者表示,大灣區配套產業優勢明顯,並擁有全球少有的較完善的製造業體系;大灣區擁有像華為、騰訊、大疆等一些科技龍頭企業;高校資源密集,優質人才為整個灣區提供了強大的支持,更是為產業轉型、科技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大灣區內如東莞、佛山、江門等製造型城市,為創新能夠實現低成本的轉化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熱土和高科技產業的集聚地。數據顯示,大灣區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2.7%,和美國、德國處於同一水平;大灣區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89萬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國56%。大灣區科創中心有堅實的基礎,更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粵港澳三地在創新功能上優勢互補。

此外,《綱要》提到,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分析認為,科技創新走廊被寄予融合香港、澳門和廣東乃至內地科研合力,推動大灣區變身成為「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的殷切希望。

事實上,早在2017年初,香港和深圳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計劃將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以科創為主軸,建立重點科研合作基地等,以吸引國內外頂尖的企業、研發機構和高等院校進駐。隨著廣深科創走廊進一步延伸至港澳,並最終形成環珠江口的創新環道,延長後的科技走廊更是撐起大灣區的「創新脊樑」。

科創聯動 優勢互補促發展

大灣區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發展潛力巨大,從總量上看,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步入全球經濟的第一方陣。細分來看,各個城市優劣勢明顯,廣州近年來科技創新驅動力表現較弱、經濟結構仍以傳統產業為主;深圳缺乏高校資源,雙方在科研、國際化等方面急需提升;香港和澳門則受限於自身市場空間狹小和缺乏製造業基礎,也需要找到能夠將技術和創意落地的渠道。

不過,差距就是發展的潛力,在「廣深港澳科創走廊」中,四地的缺陷正好能被互相彌補。從產業結構來看,粵港澳大灣區內上下遊產業供應鏈完備,產業之間存在梯度,亦可以互補,從而實現錯位發展。分析認為,香港、澳門擁有雄厚的基礎科研能力卻沒有成熟的市場,珠三角等地擁有完善的產業鏈但相對缺乏國際化對接,這樣的錯位優勢,使得粵港澳大灣區內的科創聯動非常必要。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是國內較早一批研究粵港澳問題的經濟學者,他對本報記者分析稱,廣深港澳作為四大核心科創中心擁有的各自優勢,廣州是頗具競爭力的智能裝備及機器人基地,深圳是中國一些領先科技公司所在地,香港既有人才、商業網絡又有發達的金融貿易,澳門則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合作交流平台。大灣區規劃中的科創中心帶是一次難得的轉型升級機遇,企業應著重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推動整個大灣區的產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為了充分發揮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等資本市場和金融服務功能,《綱要》提出,大灣區要合作構建多元化、國際化、跨區域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大力拓展直接融資渠道,依託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台。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參與大灣區創新型科技企業融資,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新型科技企業進入香港上市集資平台,將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中心。同時,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

 

比肩世界 科技灣區未來可期

以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東京灣區為代表,「灣區經濟」已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領頭羊。縱觀世界其他灣區,東京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率高達80%以上;三藩市灣區則培育了谷歌、惠普、雅虎、因特爾等一批全球知名公司。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目標之一。粵港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中國最有條件建設「灣區經濟」的先行區,具備建成世界一流灣區的基礎條件,有望成為國家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台。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8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深港地區作為創新產業集群,排名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東京-橫濱地區。從發展階段來說,紐約灣區、東京灣區、三藩市灣區基本上處於創新引領發展階段,粵港澳大灣區相比其他3個灣區,區域內發展不均衡,土地和人口等資源錯配,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是過去大灣區發展缺乏國家層面的統籌協調,導致灣區內合作不足、協調不夠,同質競爭、市場分割、各自為政現象較為嚴重,無法擰成一股發展的合力。

隨著《綱要》的出台,這一局面將得到扭轉。「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將整個珠三角最核心區域相連,令珠三角創新、創業集群規模明顯擴大,四大城市科技創新走廊將成為孕育人工智能、大數據、生命科技等尖端科技的熱土。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座教授葉嘉安表示,大灣區創新產業集群一定有希望超越東京-橫濱地區。他指出,創新與投資相關,由於國家加大投入力度,深圳GDP已與香港相若,加之東莞地區工業在逐漸崛起,相信將成為尖端技術產品生產基地。大灣區創科產業將逐步形成以「9+2」城市為核心的完整產業鏈。大灣區在創新影響力方面,憑藉良好的自然、生態、社會、文化環境,初步形成了有利於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創新基礎國內領先。僅香港就擁有5所世界排名200強大學。灣區內擁有30餘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以及獲聘其他國家同等職銜的科學家,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2個。

對於大灣區的未來發展,德勤在報告中樂觀預計,相較於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這3個發展成熟的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級頂級灣區。

內外兼修 機遇與挑戰並存

科技創新能力是國際核心競爭力的基石,能否成功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建設成敗的一大關鍵。目前,在產業基礎、國際知名高校數量、全球知識產權的密集度等方面,大灣區均初步具備了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基礎。但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機遇更有挑戰。

曹鍾雄告訴記者,從大灣區來說,創新科技走廊是未來科技創新的高地,但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不光是「資金過河」等問題需要更多的探索,區域內要素的流動以及重大設備、能源等機制上的對接仍存在一定的障礙。此外,灣區內各個城市之間的協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起來,這對科技創新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制約作用。

中國絲路智谷研究院撰文認為,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至少需要面臨三大挑戰。一是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一直是大灣區創新科技的短板。與日本(約70%)和歐美國家(約30%-40%)的成果轉化率相比,中國約10%的轉化率還有很大上升空間。其二,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利。最後在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還要考慮利益統一,避免重複建設。如果上述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或將阻礙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步伐。

此外,從外部環境來看,目前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今世界經濟仍處於增長低谷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穩,全球貿易持續低迷,這對經濟外向度高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較大外部挑戰。

鄭天祥對記者表示,國際市場上需要更多的良性競爭,像美國設法打壓華為5G技術就違反了市場的發展規律,而目前各國都想把推動自己的科技發展並成為全世界的領頭羊,大灣區發展更應避免類似刻意打壓這種惡性競爭。

對於大灣區未來的發展,鄭天祥建言,灣區內應注重高中低端產業協調發展,不能盲目追求高精尖,「《綱要》中制定了大政方針,但具體落地政策需要依靠各個市以及各行各業制定符合自身的發展規劃,並錯位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而科技創新並不局限在廣深港澳這四大中心城市,未來肯定還有很多發展較突出的城市。」鄭天祥說。

责任编辑:wu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