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我可成佛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3-26 10:54
活佛開示:“佛是覺悟了的人,人是未覺悟的佛。”——與第四世東嘎仁波列敦•卻吉嘉措。
「以佛為伴,以法為用,以僧為友」在遼寧拜訪楞嚴禪寺圓山長老(右一)上海龍華古寺照誠大和尚(左一)。

我可成佛?開什麼玩笑,凡夫俗子,一介小生,也能成佛?這不是我瞎起哄,是佛祖說的。釋迦牟尼說:人人有佛性,人人皆成佛。曾聽西藏的高僧說:“佛是覺悟了的人,人是未覺悟的佛。”人人可以成佛,也就是說,人人可以覺悟,能夠覺悟就能成佛。

常不輕菩薩所說:“我不敢輕慢爾等,因為爾等都該當做佛”。凡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成佛,都是未來的佛。但成佛的遲早有不同,這就要看他們發菩提心、利益眾生、教化眾生、成就眾生、與眾生結緣的多少,也就是說,要看想修道成佛的人的功德。

一位活佛開示我,佛教旨在尋求苦惱的根源,消除痛苦的辦法,通過不同的方法以達到離苦得樂、心曠神怡的悟境。佛並不神秘,佛不是會呼風喚雨的神,而是一種內心既有的光明境界。信佛就是要努力修行,破除自己的執著與妄見,重現我們本身所具有的真性。佛教傳到中國以後,與中國流行的種種迷信融合,慢慢被神化了。當今社會上,非常流行拜佛,好像學佛信佛都是受了刺激,想消極避世,遁跡空門;好像信佛念經,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超度升天。其實這都有悖於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初衷。學佛信佛,關鍵在於悟道修行,明心見性, 讓人活出智慧活出境界。

人人悟道皆可成佛。究竟什麼是“佛”?華嚴經雲:“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也講: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能德能,只因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世間萬物,一切為心所造,成不成佛,是不是佛,不就是我們自己的心態和感受嗎?一個人倘若能夠真正自自在在而生存,那不就是成了“佛”嗎?“觀自在”是觀世音菩薩的另外一個名號,意思是說,只要能觀照自己,能認識自己,只要我心自在,一切自然就都能夠自在了!人生在世,即使錢再多、權再大、名譽再榮耀,但活得渾身不自在,甚至成為負擔、困擾或煩惱,那人生又有什麼樂趣可言?如果能擁有眾多的財富名位而又能夠自在地生存,那當然最好;如果不能,那又何必呢?能在“自在”中生活,那可謂是人生最為成功的“極樂”。

學佛成道,根本在於“覺悟”,要怎麼個“悟”法?悟,就是要明悟、醒悟。一個人面對煩惱及痛苦,只要做到心能靜、行能正,以開朗、平和、包容的心態面對現實中的一切,就能逐漸不斷地悟出人生之真諦。我們常說“積重難返”,人世間一切醜陋邪惡,就像人的壞脾氣,是一天天累積起來的,很厚、很重,一下子改不了,要慢慢去除,漸漸去修,就如醫生醫治慢性疾病一樣,急不來。當你經風見雨,能參透人生,悟出道理,剷除心中迷妄,病就好了,心靈也就會平靜乾淨,靈魂自然而然地昇華了。這對於人於已於社會都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多年前,在青海塔爾寺,見到許多一路走一路俯身朝拜而行的藏民,一位年長的喇嘛說,他們不是祈求改變現在,他們是在祈求自己心靈的淨化,祈願自己的來生,別看他們現在好像很苦,很髒,其實他們感到自己很安寧,很幸福,因為他們的心是純淨的。也許你覺得他們很可憐,但他們卻覺得你更可憐,他們感到自己的精神很愉快,心靈很充盈,他們感受到的一切,你們根本無法體味得到。我很贊同他的說法,也十分羡慕他們能如此以純潔寧靜的心境,專心致志做自己嚮往的事。滾滾紅塵,我們的心受太多功利的熏擾,往往對名利、得失看得過重,過於執著地去追求,忘記節制自身的欲望,而造成心理失衡,浮躁不安,心身疲憊,導致本該平靜幸福的生活,過得異常苦澀和艱辛,常常要做一些自己不願意做而不得不做的苦事蠢事違心事。

佛說,成“佛”即“覺悟”,覺悟的標誌是“無我”,只要去掉心中偏執迷妄的煩惱,心境淡泊,波瀾不起,寧靜自然,物我兩忘,就可感受到捨棄小我而成就大我,解脫根本煩惱的意境和情趣。人生如此,即可成佛矣。是啊,一個人要是能參悟透人生的奧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看得透,坦坦蕩蕩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慈悲人生,仁愛生活,快樂自在,那就是人間的“佛”了。

佛家認為,讓人悟道成佛,修成正果,可進入極樂世界。我不敢奢望能進入佛教中美妙的極樂世界,但作為現實中的人,我們完全可以安靜祥和的心態,修行自我,爭取成為人世間一名自在的“佛”。

2006.7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