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清靜自在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3-26 10:45
清靜自在 朱正文篆刻
青海土樓觀喇宗靜道長說,心靈虛寂達至極點,萬物返回本根叫清靜,清靜複歸於生命叫自然,循自然,順天道,方能安周全。

道家葛洪“無為自化,清靜自在”,是在下多年來自我心儀的境界。“清靜無為”乃道家之本,寫完“無為”,似乎也應說說“清靜”。深知無為固然難為,清靜其實也難真靜。平生性子急,對清靜倍感仰祟,常常為一時的躁動而懊惱不已,備感“靜”之難能和可貴。

說起清靜,不由讓人想到柳宗元的名作:千山鳥飛盡,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鉤寒江雪。一幅萬籟俱寂,空曠虛靈,清幽恬靜的詩情絕景,令人感受到至清至靜的天地人合一的完美和諧。

老子雲:“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道家認為“萬物生於靜”,清靜是道的根本,萬物清靜,“則道自來居”,“無念則靜,靜則通神”。幾年前,曾到青海省西寧土樓觀,拜訪喇宗靜道長,討教“致虛清靜”之諦,道長說,心靈虛寂達至極點,萬物返回本根叫清靜,清靜複歸於生命叫自然,循自然,順天道,方能安周全。因為,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古往今來,凡聖人賢哲立德立業沒不以靜為修從靜入手,不能靜就不能成大器。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了就聰慧清醒不會糊塗就能幹大事成大業。可見,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我們常說“每臨大事有靜氣”,不動聲色的靜其實是一種高智慧的淡定。只有不急不躁的理性的靜,才能靜觀其變,搞清楚變的動因,把握住動的趨向,最終達到以靜制動,“於無聲處聽驚雷”的目的。梁啟超說:“每天靜坐一兩個小時,求其放心,常使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夢劇不亂,寵辱不驚。他日一切成就都基本上是這樣。” 所以,不論你想幹什麼或在幹什麼,只要你想有所作為有所成就,首先就必須培養自己清靜淡定的良好素質和能力。

清靜是一種很高的生活境界。我們時常感到活得很累,這好大原因是由於我們活得不夠清靜。現代人最大的精神隱患莫過於整天患得患失、斤斤計較、追逐名利、貪求無度,神經高度緊張,什麼股票跌了房價長了,什麼誰又升官誰又發財了,誰又娶了一位比他女兒還小的姑娘做老婆。唐朝司馬永楨有兩名句:“靜則生輝,動則生昏”,一切浮躁和欲望都是來自不清靜的心,不清靜的躁動只會導致人心理上的不滿足、不平衡,從而產生悲觀失望和仇恨感,讓人生活在煩惱和痛苦的孤獨之中。其實,心靜則情不動,外界就算滄海桑田,全世界的男人都娶上小老婆又與你何干?只要我們自己內心能保持清靜自然,少私寡欲,情緒不受外界的誘惑干擾,我們就能心清一身輕,過得輕鬆,活得自在。陶淵明有詩雲:“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定居在人聲擾攘的鬧市,但聽不到任何車馬的喧囂,為什麼能這樣呢?先賢說“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心靈倘能真正的清靜,精神上就能徹底解脫。“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倘若整天陷身於人事紛擾之中,只能帶給人無窮無盡的煩惱和痛苦。靜超天地外,不在無有中,心靈上遠離了世俗,住的地方也自然就偏僻安靜了。

清靜也是一種傳統的養生之道。先哲認為,人養生首在治心,治心先於安靜,心不能靜就會無所安,心不能定就會無所守,心無所守就會心煩意亂,心一亂就會百病叢生,現代社會為何患神經病、變態狂和心理障礙的人越來越多,城市自殺率逐年上升,這都是由於人們心裏太複雜靜不下來的緣故。因此,人只有保持清靜平淡泊的精神情志,才能心清體健,泰然自在。當然,清靜並非叫人萬念如灰,什麼也不想,而是應當順其自然,順時而動,動中求靜,行止有常,飲食有節,心神安定,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皆平和安寧。清靜在於意念安靜、恬淡虛無,排除干擾,使人五臟平衡,六腑和諧,分泌協調,使人的身心變得美好、強健、壯實,擺脫躁動、苦惱、不安和氣虛力乏的狀態。從而達到祛病養身,延年益壽,發揮人體內在潛能,提高人的精神力量的目的。

“清靜自在”,也就是說只有“清靜”才能“自在”,清靜中別有天地,別有世界。人,只有心靈上的徹底清靜,才能真正享受輕鬆安然,自由自在的美好人生。

2005.2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