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退三步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3-19 12:00

仲秋時節,我來到了神往已久的粵東最高峰鳳凰山,陪我們上山的是原潮州市委書記林錫榮。鳳凰之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名揚四海的鳳凰單叢茶葉、鳳凰之巔天池和鳳凰山秀麗的景色,而是林錫榮的一席話。這位年逾古稀而行動矯健的老書記,多年來為鳳凰老區的發展傾注了極大的心血,當他得知有關方面將在鳳凰山頂建什麼監測站時,急了,問當地負責人為什麼要同意。負責人說:對方有來頭,不敢不應承。林錫榮吼了起來:對方有來頭頂不住,你為什麼要自己赤膊上陣去頂人家的槍口?你上面有領導還有領導的領導,為什麼不退三步再說?說到底就是自以為是,自己太把自己當一回事了。你如果退三步,人家打不著你;退三步,可給自己留點餘地,有迴旋的空間;退三步,你就能冷靜理智,不會草率表態;退三步,你就可以不用負你不該負的責任!

林錫榮的“退三步”,讓我想起了小說《羊的門》中的主人公呼伯。當任縣長的侄子呼國慶碰到困難回村裏討教時,呼伯對他說,做事不能滿打滿算,應給自己留有餘地,就像挑擔子一樣,你能挑一百斤,你一下子挑了一百三,一時看是好看,但走不到多遠你就會累趴下來。如果你能挑一百斤只挑八十,走起路來悠哉悠哉,不累還能啍曲小調,多好啊。你為什麼非要一下子把自己迫上沒有退路的死角?

林錫榮和呼伯的話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行文至此,我又想起一個典故。蘇格拉底在與朋友聚會時常常會凝視空酒瓶,有一回拍拉圖忍不住問他:“老師,你為什麼老看著空瓶子?”蘇格拉底說:“因為空瓶能裝酒”。拍拉圖沒明白過來,蘇格拉底又說:“酒瓶滿了就不能裝酒。”拍拉圖恍然大悟,空瓶子可裝最好的美酒,有空間才好使用,才會有後續的發展。就像老人家說的,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可寫最新最美的文章,可畫最新最美的圖畫,空白其實最偉大,何謂空靈,有空才有靈。有空間就可造乾坤,就能有作為。可見,“退三步”其實是一種成功的哲學。

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老子4章》)。“盈”就是滿,月盈則虧,水盈則溢。水與月都是大自然最有道的事物,連它們都不能太滿,何況是人?人滿則損,一損百損,損名、損利、損態、損壽……。

有位先哲說:“福不盡享,話不說盡,事不做絕。”因為,福享盡了則福無久享,話說過頭了自己也就沒有迴旋的餘地,同樣事情做絕了,也等於把自己迫上死角沒有退路。所以,凡事不能太過,要有度,任何事情太過了就容易犯錯,以致失敗。這正所謂“過猶不及”,正如你肚子很餓,面對著一桌擺滿珍饌佳餚的“滿漢全席”,如果你細嚼慢咽,認真品嘗,吃它個七八分飽。可能會回味無窮,留下美好的印象;假如你狼吞虎嚥,吃得太飽太撐,不但享受不到美味和營養,還可能會吃傷腸胃,讓你作嘔拉稀進醫院。本來是令人垂涎的美食,因為沒有把握好度,給自己的腸胃留點空間,使自己承受不下消化不了,結果適得其反。吃東西是這樣,為人做事又何嘗不是這樣?

“退三步”是一種智能。在競爭的時代,人尤其容易顯示出自己的勇氣,豪氣和野心來。有些人往往為了面子,為了逞強,為了表現自己,死撐硬頂,竭盡所能,打腫臉充胖子。雖可贏得一時之好看和讚賞,但沒多久就會頂不住退敗下來,敗得比以前更難看、更慘重,得不償失。中國有句俗語:「出水才見兩腿泥」,西方也有同樣的話,“誰笑在最後,誰就笑的最好”。古往今來,大凡能成大事的人,皆善於謙恭退讓,懂得給自己留下迴旋的空間,都明白先聲奪人,狂躁激進,赤膊上陣,意氣用事,魯莽行為,這不但是匹夫之勇,於事無補,更會露拙於人,授人以柄,成為眾矢之的,最終只能功敗垂成,半途而廢。所以,凡事要給自己留有餘地,顧大局,看長遠,順其自然,該退則退,該讓則讓,不急不惱,以躲為閃,以守代攻,給別人退讓一大步,為自己留出一片天地,在退讓的天地中休生養息,保全自己,蓄勢待發。“退三步”還能幫你解一時的急脫一時的困,當你處在風口浪尖和矛盾的焦點上,負重受壓時,你不妨向後退三步,跳出這圈子,把自己當局外人,讓自己輕鬆、冷靜並清醒下來,用理智參悟自身,以求更大的發展。

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真的能做到“退三步”,那真的能退出一片廣闊的天地來,廣闊天地,大有可為。“退三步”,你不妨試試看。

2005.5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