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人走茶涼
作者:秋風   來源:識港網    2019-03-19 11:40

報載:曾經叱吒風雲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過生日時,只收到4張賀卡和幾件休閒服,離開唐寧街後,帳戶還嚴重透支,晚景似乎過得很淒涼。在香港與一些受過英國教育的商界朋友談及此事,他們大都有不以為然:再大的官退休了就是普通人,普通人過普通生活很正常,這才詮釋了英國平穩、順利發展的奧秘,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人走茶涼,過期作廢,世態炎涼,人情如紙。這是不少下了臺失去權的人常哀歎的失落感,社會上也確實存在著趨炎附勢的勢利小人和現實。然而,對許多為官者來說,你也不妨想一想,當你身處高位,神氣十足時,往往只顧自己威風而忘記了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的古訓,忘記了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有的更是以官嚇人以權卡人以勢壓人,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那些平時敢怒不敢言的民眾,當你一旦不在位沒有權,不再敬你“熱茶”也就不足為怪了。遭到“茶涼”的大爺們,大可不必肝火攻心、拍案罵娘,而是應該捫心自問,你在位時,你為別人做過什麼好事?你對人何恩何德,值得別人去心懷感激,始終熱情如一去敬奉你?

古人說:“世態炎涼,古今如此。”人情勢利,固然不好。但就“人走茶涼”而言,真是值得暗忖一下。正如陸文夫先生說的,人走了如果茶不涼的話,誰來向茶杯裏續水?每個走了的人都還要保留一杯茶,而且是杯熱茶,新來的茶客坐在哪里?喝別人的茶喝慣了,久而久之就會上癮,一沒有熱茶喝就會無精打采,睡不著覺。遺憾的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是人總要離開那個座位,放下那只茶杯。人一走,茶就涼,實際是人一走,茶就沒了,連杯子都被收掉。如果人走了,茶還熱著,這不是浪費嗎?再說,如果每個人都照舊供奉一杯熱茶要去哪兒找那麼多的茶杯和座位?可見,想人走茶不涼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已經走了的人,又何必悶悶不樂,滿腹怨氣呢?

說實在的,一個人如果只喝自己的“茶”而不去喝別人的茶,在不少人看來似乎沒什麼本事。但當“人走”之後,不管走得再遠,走得再久,也決不會有 “茶涼”的悲傷。也就是說,當自己有權有勢的時候,別老指望別人給自己麼好處,在公家那裏撈到什麼便宜,一旦卸任了就不會有失落感。感歎“人走茶涼”的人,大多是喝慣了別人的“茶”的人。

“人走茶涼”不但被見慣了笑臉喝慣了“熱茶”吃慣了馬屁已經下臺了的老爺們所憎恨,也是為即將下臺的大人們所擔擾。如何使“人走茶不涼”,權力“過期不作廢”成了時下不少人頗為費腦筋的追求。一些想“人走”了以後還照樣有熱茶喝的人,千方百計利用手中的權力,根據自己的好惡、利益和感情,封官賜爵,提拔重用自己的心腹親信。這樣,即使自己下臺了,權力還在掌握自己人的手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新當權者自然要犬馬相報,要孝敬提拔他們的人,關照他們的子女親屬。自己官當不成了,也可以到這個企業兼個“名譽董事長”到那個協會任個“顧問”,到處泡泡會,吃吃福喜,或利用老臉皮和舊關係幫一些企業或個人打通關節,辦理正常管道難辦或辦不到的事情,發發“餘熱財”。這樣“人走茶不涼”、“過期不作廢”成了為官者的最高境界而令他們趨之若鶩。

從人之常情來說,“人走茶涼”的確是卑鄙小人、忘恩負義之舉,是傳統美德的倫喪,是人情的荒漠。有道是:“人人有老時,莫嫌他人老”。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灘上”。後浪的力量往往是前浪的無奈和傷痛。但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後浪的推動又何來川流不息的滔滔長江?歷史要發展,社會要進步,新老更替是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喝慣了熱茶,看慣了笑臉,聽慣了掌聲的人對茶水的溫度是十分敏感的。現實中茶水不可能總是熱的,“人生再活五百年”也是不可能的,都讓你活夠了,別人不用活?人走茶不可能總是熱的也不應該是熱的,“人走茶涼”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就社會的發展而言,“人走茶涼”是有益的,是社會的開明與進步,值得推崇。

人走茶涼,好!

2006.2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