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抗戰起點」北大營舊址陳列館揭牌
作者:大公文匯網記者 于珈琳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1-12-24 15:54
依原址復建的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日前舉行揭牌儀式,並於23日開始對公眾開放。

【識港網訊】

原址復建的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記者于珈琳 攝)

依原址復建的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日前舉行揭牌儀式,並於23日開始對公眾開放。大公文匯網記者隨首批觀眾實地探訪了這座佔地1.1萬平方米的陳列館,了解到其中首次展出了多件東北軍以及日軍的重要文物,從多個側面佐證了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武力侵略中國的陰謀。同時,10多位民間收藏家向陳列館捐贈了照片、郵票等文物史料,北大營舊址的最早發現者、瀋陽文物保護愛好者鄭英傑也現身捐贈現場,講述這座百年歷史建築的發現始末。

陳列館在23日迎來了首批觀眾。(記者 于珈琳 攝)

「戰績」明信片成不可辯駁的侵略鐵證

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的陳列館中設有歷史陳列展、復原陳列展、主題臨時展等展覽,通過400餘幅歷史照片、200餘件歷史文物以及電子地圖、場景復原、全景沙盤、主題雕塑、繪畫作品、影視播放、幻影成像等多種現代化手段,展現北大營獨特而厚重的百年歷史。

復原的北大營營房內景象。(記者 于珈琳 攝)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館內展出的多件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展出的一件日本發行的木質紀念明信片則無聲的記錄了日軍對侵華罪行的炫耀。據介紹,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在所謂的「爆破現場」設立了一塊長條形的木質標誌牌,並建立了「北大營戰績紀念碑」和「北大營戰績紀念館」,用以炫耀發動侵略戰爭的所謂「赫赫戰功」,此木質明信片就是由「北大營戰績紀念館」發售的。正面繪有彩色日軍建北大營戰績紀念碑的圖像。這組文物是2019年由日本友人池宮城晃贈給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並在今日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不可辯駁的罪證,在陳列館中展出。

 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紀念章、紀念銀杯等文物。(記者 于珈琳 攝)

由「北大營戰績紀念館」發售的木質明信片,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不可辯駁的罪證,在陳列館中展出。(記者 于珈琳 攝)

此外,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紀念章、紀念銀杯,以及東北將領、九一八事變時任東北軍第七旅參謀長趙鎮藩使用過的物品等文物均在陳列館中一一展出。同時展出的《百年風雲北大營》歷史陳列展,則以獨特的視角,全面展示了北大營作為清末守疆護邊的兵營、辛亥革命的早期策源地、奉系整軍經武的大本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首役戰場、二戰盟軍戰俘首押地的百年歷史。

北大營舊址的最早發現者、瀋陽文物保護愛好者鄭英傑向陳列館捐贈了北大營舊址的老照片,並在現場講述這座百年歷史建築的發現始末。(記者于珈琳 攝)

文保愛好者最早發現遺迹原址

瀋陽北大營建成於1907年,至今已有114年歷史。作為瀋陽近代歷史的縮影和見證,它經歷了清末、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不同的歷史時期,見證了辛亥風雲、東北易幟、九一八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1931年9月18日,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並以此為藉口炮轟東北軍駐地北大營,駐守北大營的部分愛國官兵不顧「不抵抗」命令,奮起抵抗,打響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第一槍。

十餘位瀋陽民間收藏家捐贈給陳列館的文物。(記者 于珈琳 攝)

最早發現北大營遺址遺迹的瀋陽文物保護愛好者鄭英傑在接受大公文匯網採訪時回憶,2010年他通過衛星定位與比對瀋陽城市歷史地圖,鎖定了北大營的位置,並經過前後1年的實地走訪、陪同文物專家現場論證等工作,終於確定了如今北大營營房的原址所在。「青磚、鐵皮瓦、火牆,還有大長廊,當時一找到這個地點,一看到這些元素,我就能判斷這絕對不是普通的民居。」鄭英傑回憶。至今,他已參與過30多項城市歷史建築的尋找、論證工作,「我時常會來北大營走走,看到陳列館的建成、開館,我由衷的高興。」

2019年,北大營營房舊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在九一八事變爆發九十周年之際,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文物史料徵集工作同步展開,並實現了「當年立項、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開館」。陳列館相關負責人表示,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作為瀋陽重要的抗戰遺址遺迹,下一步將致力於傳播抗戰文化、傳承抗戰精神。

據悉,由於疫情防控要求,瀋陽北大營舊址陳列館開通了個人網絡實名制預約通道,每天限額參觀觀眾400人。

原文鏈接:https://www.tkww.hk/a/202112/24/AP61c49d9de4b07ec0fc477474.html

责任编辑:l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