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從「魷魚遊戲」到「香港加油」
作者:馬飛   來源:識港網    2021-11-03 16:02
從「魷魚遊戲」到「香港加油」,或許這些形象符號的背後各有因由,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成為縱容、鼓吹暴力的工具,暴力和撕裂讓人只會走向滅亡,希望各位年輕人玩歸玩,但對生命和基本的行為道德理應心存敬畏。

近來南韓劇集「魷魚遊戲」大火,據說已有超過1.4億人收看。在剛剛過去的萬聖節上,魷魚遊戲亦成為今年主流,全球各地變裝派對都出現不少變身成劇中角色的民眾,聚在一起自拍。南韓梨泰院街頭更瞬間擠滿參賽者行刑人,甚至還有最經典的木頭人娃娃。

不過,亦有政府質疑該劇過於暴力,恐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英國、比利時、澳門等先後批評南韓劇集「魷魚遊戲」太暴力,美國早前更有學校禁止學生穿著此劇角色服裝進入校園,認為這些服裝會鼓吹暴力行為。無獨有偶,同樣是萬聖節,在開往「全球最繁忙車站」新宿站的東京地鐵京王線,一名打扮成電影「蝙蝠俠」中「小丑」角色的男子在列車上無差別斬人,其中一名60歲男子大量失血昏迷正送醫搶救。此外,該男子還在第5節車廂潑灑不明液體並點燃,將部分座椅燒毀。

可見,影視劇服裝等帶有標誌式的形象確會對部分人產生心理影響,引誘人作出與形象符號含義所代表的行為。不難想像,若是這樣的影視形象長期以往存在於生活中,或會讓人分不清生活現實與影視虛構的界線,對社會穩定發展並無好處。聯想到前段時間在馬拉松賽事出現的「香港加油」服飾事件,若單純以「香港加油」四個字來論當然冇問題,但因為在修例風波期間,「香港加油」得到黑衣人廣泛接受、吹捧,再加上那個由台灣設計的雙體字樣,當中政治含義正如黃雨傘、黃絲帶,對亂港黑暴分子均深具政治暗示性含義,何況有勁黃勁黑成衣商人在馬拉松賽事前大搞派衫?儼然視乎在進行政治宣傳,將此服裝所代表的深層含義進行推廣,挑釁香港社會得來不易的穩定,當然不妥。

從「魷魚遊戲」到「香港加油」,或許這些形象符號的背後各有因由,但無論如何,都不能成為縱容、鼓吹暴力的工具,暴力和撕裂讓人只會走向滅亡,希望各位年輕人玩歸玩,但對生命和基本的行為道德理應心存敬畏。

本網評論員 馬飛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