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體育大有可為
作者:馬飛   來源:識港網    2021-08-02 16:39
可見,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體育運動事業發展成就已是有目共睹,整個發展的體制亦已完備,相信未來隨著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香港體育將與全國體育更加有機地整合,無論在精英體育抑或平民運動都會有長遠發展。未來,大有可為。

7月26日,中國香港運動員張家朗在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決賽中,擊敗義大利選手奪得金牌,為中國香港代表團奪得歷史上的第二塊奧運金牌,隨後「女飛魚」何詩蓓分別于二百米及一百米自由泳賽事拿下兩面銀牌,這讓香港和內地各界都感到振奮。

今年港隊整體成績優秀,不少人成功晉級及刷新紀錄,自回歸以來,香港在多個體育項目上都有長足發展,並完成奧運金銀銅牌的全面突破,體育成就已遠超回歸之前。

回顧香港多年來參與奧運的情況,香港於1952年首次參加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奧運會,當時派出4人參賽,揭開香港奧運史序幕。1996年以前,香港參加了10屆奧運會,但獎牌顆粒無收。直至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奧運會,帆板名將李麗珊奪冠才實現香港奧運獎牌零的突破。自1997年回歸以來,香港以「中國香港」名義參與國際體育賽事,包括奧運和亞運會,並於當年首次參加了全國運動會。也是從那時起,香港運動健兒開始在大型賽事上嶄露頭角。

據統計,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從2000年的悉尼到2016年的裏約,中國香港代表團在連續五屆奧運會中奪得1銀1銅。此外,從1998年的曼谷到2018年的雅加達,中國香港代表團在六屆亞運會共奪得37金69銀90銅。

香港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內地的持續大力支持。其中最直接的,是內地不斷向香港輸送高質量人才。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被稱為香港「乒乓孖寶」的李靜和高禮澤在男雙乒乓球專案中勇奪銀牌,令香港特區區旗首次在奧運頒獎台升起,而這兩名運動員來自廣東。此外,比較突出的內地轉港選手還包括前河南隊乒乓球選手帖雅娜,她多次登上世錦賽領獎臺,並收穫亞運會冠軍;前上海選手王晨,三次拿下羽毛球亞錦賽女單冠軍,七次當選香港傑出運動員;前武漢羽毛球手胡赟,多次在國際大賽殺入前四。在香港體育優勢專案運動隊中,也常能找到來自內地的教練員。香港自行車隊總教練沈金康曾是內地著名自行車選手,1994年受國家體委公派到香港執教,先後培養出黃金寶、李慧詩、郭灝霆、張敬煒等世界級名將。中國香港隊是如今亞洲車壇頂尖強隊之一,這離不開沈金康一手打造的訓練體系。包括今年東京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張家朗,他的前教練汪昌勇和現任香港擊劍隊總教練鄭兆康,都來自內地。

除了輸出人才和技術到香港,多年來,香港體育學院在精英培訓層面與內地也有非常緊密的交流。目前,內地奧運金牌運動員代表團在奧運會結束後訪問香港,已成為多年來的傳統。香港多個體育專案,如自行車、體操、擊劍、乒乓球、游泳、武術等運動員,經常與國家隊及不同省市的運動員進行交流,並得到內地集訓機會。

此外,國家在支持香港舉辦大型賽事上也不遺餘力。其中,2008年,香港順利舉辦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分享了作為奧運城市的榮耀。2009年,香港舉辦第五屆東亞運動會,讓香港再次走到全球聚光燈下。近來亦傳出廣州有意與香港及其他大灣區城市,以大灣區名義申辦下屆全運會的消息。

可見,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體育運動事業發展成就已是有目共睹,整個發展的體制亦已完備,相信未來隨著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香港體育將與全國體育更加有機地整合,無論在精英體育抑或平民運動都會有長遠發展。未來,大有可為。

本網評論員 馬飛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