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灣區就業倒逼香港教育改革
作者:熊貓哥哥   來源:識港網    2021-07-14 16:50
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只是港人尋覓工作的一個場所,更應該是港人實踐個人抱負、參與國家崛起進程的重要平台。這些意識,皆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去引導、激勵。也只有做到這些,港人才會真正地自覺地參與到大灣區發展的進程中來。

近來,官方關於大灣區就業的舉措多多。7月5日,廣東省事業單位拿出逾9000個應屆生崗位向港澳生開放。港府也從7月15日起,一連4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教育及職業博覽2021」,面向應屆港生介紹灣區就業情況。這些引導舉措,自然是因應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卻也反映出當前香港教育所面臨的新方向。

港英時代,殖民政府對香港教育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於是官辦、私立、教會辦學各式各樣,理念、學制、方法、教材各異。在這種自主模式下,香港地區並未形成一致性的教育範式。進入新世紀,香港地區的教育開始進行改革,大大地轉變了教育的方向與實施。到了2009年9月,香港開始全面推行「三三四」學制(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本科),告別過往英國的「三二二三」學制(三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預科、三年大學本科),與中國內地、美國、加拿大等學制同軌,這為香港學生面向更多中國內地高校及西方名校提供了可能。在新學制設立後,香港教育也逐步擺脫傳統「填鴨式」教學,更重視提升學生獲得知識的體驗感。

改制後,港府按計劃于2012年施行統一的DES考試。此次考試難度較之從前大大降低,低分段大減,充分顯示教改成果及今後的發展趨勢。然而,正當港府認為學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準備繼續深入改革之時,「反國教運動」爆發,徹底阻斷了這一良性改革進程。期間,反對派煽動逾萬人上街遊行,令政府承受極大壓力,教改中的重要一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徹底停擺。當教改陷於政治化的泥潭,也陷入停滯狀態。今天,我們看到的那些黑衣暴徒、「港獨」分子、中學生恐怖份子,或多或少都與當年的改革失敗有些關聯。

事實上,由於長期的殖民教育薰染,香港社會民族國家意識本就不強。特別是在香港各類深層次矛盾疊加的當下,青年對於民族國家的疏離感,必須引起重視。過去,反對派為了一己一派之私,無中生有地攻擊香港教育制度改革,所有肯定內地制度、讚揚共產黨治理的就被污蔑為「洗腦」。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專業教育團體不無責任。紛紛攘攘中,激情掩蓋了理智,歪理代替了常識——「一個國家的教育,不可能致力於培養一名不愛國的公民」,這一最基本的常識並未得到尊重。

今天,在香港國安法下,隨著政治生態的好轉,教育問題再度被提上議程。特別是「光城者」事件後,香港教育亟待改革的呼聲日益走高。在這種背景下,香港要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充分吸引港青到大灣區就業,應從根子上解決長期以來困擾教育的泛政治化問題。近來,港府全面啟動通識科改革,新課程設置四大主題加強港人對國民身份的認同。同時,去「黃毒」工作也進展順利,「黃師」被開除、「黃教材」被查禁,這些都令我們看到香港教育生態轉變的良性跡象。但這些還遠遠不夠,香港需要一場更為徹底的教育改革。

這場改革,必須觸發香港教育界廣泛的「自我革命」。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以開放式的心態面對今日內地的政治經濟制度,摒棄意識形態及地域偏見,在課程設置、評價標準、教學方法上建立新的範式,徹底去除「黃毒」,還教育一個清朗的空間。粵港澳大灣區,不僅僅只是港人尋覓工作的一個場所,更應該是港人實踐個人抱負、參與國家崛起進程的重要平台。這些意識,皆需要新的教育理念去引導、激勵。也只有做到這些,港人才會真正地自覺地參與到大灣區發展的進程中來。

本網評論員 熊貓哥哥

责任编辑:wangcc